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

秉承三世家学、突出调养特色、研发养生产品,年轻的国医馆焕发生机——

树德堂:立足养生 多元发展

时间:2016-10-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柳

    位于北京朝阳区呼家楼的树德堂国医馆成立于2013年,将防、诊、治、调、养融合为一体,走出了一条以开发养生保健产品为突出特色的经营道路。

    用“树德”为名源于这座医馆由中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焦树德的后人及弟子共同发起,秉承老先生“树德为怀、精研岐黄”的济世宏愿,是为继承、发扬和推广焦树德先生等名医的优秀临床经验而搭建的学术、科研、诊疗平台。别看树德堂成立的时间短,其背后却有着百年的传承历史,“三世医”的深厚家学是其最大亮点。树德堂馆长陈勇是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当代中医泰斗、肝病圣手关幼波的大弟子,他被称为国内“中医计算机第一人”,开发出了国内第一个“胃脘痛计算机诊疗系统”软件。

    陈勇表示,焦树德先生是自己的岳父,“开始学医是家父引我走上了中医之路,是师父教我当‘明医’,岳父扶我上讲台。”如今,树德堂国医馆的董事长由陈勇的女儿陈咏梅担任,作为中医世家的传人,她为医馆的运营尽心竭力。陈咏梅表示,树德堂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很多运营方式都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满足患者需求、不断创新、适应市场规律的理念始终不变。

    养生产品推市场

    为传播中医与经济效益并存,树德堂广采良方、挖掘验方,开发了极品秋梨膏、阿胶糕、养生茶饮、中药香囊等养生产品,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为树德堂赢得了生存发展的资本。陈咏梅表示,树德堂在2015年和厂商进行了合作,开发出了一系列迎合市场需求的中医养生产品,可以根据用户体质进行个性化配置,深受患者欢迎。

    “树德堂谨遵宫廷御医传人陈东阜‘医者父母心,药者效之魂,凭良心做良药,存善念做善人’的训示,对中药的采购、炮制、调剂等层层把关,与企业进行择优合作机制,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野生绿色道地药材,最大限度地保证用药效果。”陈咏梅表示,“不论炒、浸、泡、炙,或是其他的加工方式,树德堂的用药都十分讲究,老药工们只需一看、二闻、三尝,即能察知药之优劣真伪,从而确保药材的真、纯、净、全、廉,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

    点开陈咏梅的微信朋友圈,看到宣传中医药知识的图片和小视频,还有不同节气的养生提示。她说,这是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中医药宣传的重要方式,直观地为大家展示养生方法。“同时,会随时记录下我们医馆的医生为病人理疗的片段,并用浅显易懂的文字来告诉大家养生功效。这样不仅宣传了中医文化,也为树德堂代言,或可为民营医馆的一种市场化探索。”

    为了迎合新媒体时代的宣传,树德堂会定期进行产品推广活动,馆内有16位名医专家分别参加过《中华医药》《养生堂》《健康之路》等电视节目。同时,树德堂还开设同名微信公众号,推送养生知识和保健常识。为研发出一款拳头产品,树德堂挖掘酒中“三国”——国医、国瓷、国酒元素,与茅台酒厂携手研发养生酒,将中医药元素全面展示;还根据中医体检适宜人群推出的综合健康体检诊疗卡系列。

    传承创新重调理

    师古而不泥于古,树德堂在传承经典的同时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遵循《黄帝内经》“调、养、治”的主张,儿童体质中医调理、亚健康中医调理、孕前中医调理等项目都非常成功;“五术八法”排毒综合疗法是名医陈宝仁首创的“和气血、调内外、治身心”的排毒祛疾综合疗法,同时树德堂最为成功的理疗项目还有焦树德独家配方的药拓疗法,经十余道工序精心研制,将药拓入锅加热,待热透后在患病部位、穴位等处循经推熨及手法梳理,适宜于宫寒、阳虚、关节病、尿频等虚寒性患者。中医驻颜疗法对痤疮、黄褐斑、肌肤衰老等调内养外,治养结合,药术共施,标本兼治。

    在树德堂,最具特色的整脊疗法是从台湾引进的常规理疗项目,通过整体调整脊椎从而达到人体自我恢复、解除病痛和提高免疫力的目的。在接受理疗的患者告诉记者,经过几次理疗后,自己的疼痛得到了很大缓解,还要将这样的理疗坚持下去。

    除了极具特色的理疗项目外,树德堂聘的专家,70%以上均在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以上级别,其中国医大师2名、国家级名老中医9名、博士生导师14人等;树德堂还拥有类风湿、强脊炎等14个病种的权威诊疗水平和6个优势科系。

    时至今日,树德堂已经走过三个春秋。陈勇表示,父亲陈宝仁对弟子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孝心的厨子,仁心的大夫”,仁心仁术伴随着树德堂的成长,已经融入医馆经营的细枝末节中,“未来的道路一定不好走,但我们始终不忘初心,为的就是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服务。”陈咏梅表示,相信在医德医风与经济效益并存的道路上,树德堂会越走越远。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