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揭晓,屠呦呦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位女性科学家

时间:2017-01-10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作者:胡彬

  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结果公布。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79个项目、7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149项;授予5名外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发现青蒿素的关键性突破。屠呦呦及其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起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屠呦呦及其团队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2011年获美国拉斯科临床医学奖,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次也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授予女性科学家。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两类科技工作者:一是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是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该奖项自2000年设立至今,已有27位科学家获奖,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500万元。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人——屠呦呦研究员

  屠呦呦

  Tu Youyou

  中国中医科学院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

  屠呦呦,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55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屠呦呦的科学贡献是发现青蒿素。她从中医古籍中得到启迪,改变青蒿传统提取工艺,创建的低温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位的方法,成为青蒿素发现的关键性突破;率先提取得到对疟原虫抑制率达100%的青蒿抗疟有效部位“醚中干”,并在全国“523”会议上作了报告,从此带动了全国对青蒿提取物的抗疟研究;她和她的团队最先从青蒿抗疟有效部位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一成分“青蒿素”;率先开展“醚中干”、青蒿素单体的临床试验,证实了其治疗疟疾的临床有效性;并与合作单位共同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为其衍生物开发提供了条件。她和她的团队按国家药品新规,将青蒿素开发为我国实施新药审批办法以来第一个新药。

  青蒿素是与已知抗疟药化学结构、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新化合物,改写了只有含N杂环的生物碱成分抗疟的历史,标志着人类抗疟药物发展的新方向。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以青蒿素类为主的复合疗法(ACT)作为治疗疟疾的首选方案。现已为全球疟疾流行地区所广泛使用,近年来ACT年采购量达3亿人份以上。据WHO《2015年世界疟疾报告》,由于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包括ACT的治疗,从2000年全球疟疾发病2.14亿例、死亡73.8万人,到2015年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下降37%和60%,挽救了大约590万名儿童的生命。

  屠呦呦及其团队因研制青蒿素获得多项国内外重要奖励。1978年她领导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表彰,1979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屠呦呦以“发现了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又以“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青蒿素,开创疟疾治疗新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近年来,屠呦呦研究团队在开展青蒿素功效的拓展研究方面,获得了新进展。

  其中,中医药领域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1项)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证治规律与诊疗关键技术的创研及应用”

  主要完成人:陈香美,蔡广研,王永钧,邓跃毅,司徒卓俊、唐海涛、彭佑铭、郑丰、冯哲、孙雪峰、陈洪宇、张雪光、谢院生、朱斌、陈万佳

  主要完成单位(完成人所在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推荐单位(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宣传要点:

  慢性肾脏病是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常见疾病。我国约有1.2 亿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加。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是IgA 肾病,是尿毒症的首位病因。由于IgA肾病进展机制和中医辨证认识不统一,中西医临床诊治不规范,缺少有效治疗手段。创建优于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IgA 肾病中西医病证结合理论体系与创新治疗技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该成果为中西医结合典范,引领中西医结合发展。项目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发明点:1.建立国际上首个IgA 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生物信息资源库:2.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揭示IgA 肾病进展新机制,被国际认可:3.创建IgA 肾病中医、西医与生物标志物相结合的辩证精准评价体系:4.成功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IgA 肾病新方案:治疗IgA肾病的新药黄葵实现产业化。成果推广至全国3000 余家医院,推动了诊治规范化,惠及患者数千万。建成肾脏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该项目历时二十余年,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与团队建设。使中国IgA 肾病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学术价值及社会经济效益得到国内外公认。

  二等奖(4项)

  1、国际化导向的中药整体质量标准体系创建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果德安、钱忠直、吴婉莹、郑璐、叶敏、宋宗华、石上梅、陈明、孙仁弟、谢天培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药典委员会、北京大学、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诗丹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中草药DNA条形码物种鉴定体系

  主要完成人:陈士林、宋经元、姚辉、王一涛、韩建萍、庞晓慧、石林春、李西文、朱英杰、胡志刚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澳门大学、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教育部

  3、益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显性蛋白尿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人:李平、王义明、梁琼麟、刘建勋、罗国安、张特利、张浩军、赵婷婷、李靖、严美花

  主要完成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清华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推荐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4、中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体系的创建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林洪生、花宝金、侯炜、李杰、张培彤、王沈玉、解英、贾立群、杨宇飞、李萍萍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推荐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