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

葛琳仪:大道至简 成就名中医楷模

时间:2017-03-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向佳 章关春

  “小马你来啦,最近怎么样?睡眠好点了吗?”在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名医工作室门诊,葛琳仪抬头看到患者便亲切地问。

  推门进来的“小马”,是一位头发花白的75岁老者。“好多了,谢谢葛院长!”

  “她患的是焦虑症,是我十多年的老病人了,‘小马’叫习惯了。”确实,在85岁高龄的葛琳仪面前,“小马”名副其实。

  患者习惯称葛琳仪为“葛院长”,因为她曾先后担任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和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院长等职务。如今,已经很难将这位慈祥的耄耋老者与曾发起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女强人联系在一起,回顾她的一生,可谓一览浙江省中医药事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历史缩影。

  成长之路:中医院校教育的“黄埔一期”

  时针拨回60年前的1956年,新中国成立后率先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地成立了第一批中医药院校。当时身为浙江省建德第三康复医院护士的葛琳仪,经过刻苦努力,一举考入上海中医学院,成为中医院校教育的“黄埔一期”学生。

  当时的上海中医学院只有一个中医系,共120名学生。“那时对中医一无所知,只是听从母亲灌输的‘中医好’理念便学了。”葛琳仪笑称自己与中医结缘有些“误打误撞”,但在每个学期3~4次的小见习中,葛琳仪受到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良师的教诲,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中医的临床疗效,让她逐渐全身心地入了中医门。

  “当时的教学楼是一幢大楼里租来的其中两层,教室就在寝室对面,每天就是争分夺秒地学习。”就这样,葛琳仪废寝忘食地完成了6年的寒窗苦读。

  当时,身为中医院校教育“黄埔一期”的学生,葛琳仪和同学们从二年级开始便渐渐认识到,西医正逐渐普及,有其优越之处,同样需要学习。后来经过大家建议,上海中医学院连同北京、成都、广州四所中医学院一起,统一添加了西医基础课程。1962年,葛琳仪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至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工作至今。

  幸运的是,葛琳仪刚从学校毕业就遇到了自己另一位重要的导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吴士元主任中医师。

  “吴士元主任不仅临床经验丰富,引经据典地帮我们分析病人,我感到进步很大。”葛琳仪回忆道,当时作为医院中医病房主任的吴士元每天查房时由中西医师各自发表意见,诊断、检查由西医提出,治疗则以中医为主。“特别是刚毕业就到中西两套、治疗以中医为主的病房锻炼了三年,收获极大。”葛琳仪说,这些经历也为她后来管理病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术建功:倡导“三位合一”中医思辨模式

  从医60年来,葛琳仪从未间断临床工作,如今85岁高龄仍坚持每周4个半天门诊,并带领学生临证抄方。葛琳仪病人众多,擅治肺系、脾胃、内分泌及疑难病、老年病。

  临床上,葛琳仪倡导“三位合一”中医思辨模式,融辨证、辨病、辨体(质)为一体,强调辨体论治在中医治未病中的思辨优势。如“喘病”缓解期,病有宿疾,但刻下症征不显,须体病同辨。其次,她主张谨守病机,“正本清源”为要,认为求治中医患者以慢性病、老年病及疑难杂症居多,多属虚实错杂之证,应“正本清源”,主张“攻补兼施”。如治疗“喘病”采用贯穿“清法”的四部分治法。而在用药上,葛琳仪以简练、轻重有度为特点,主张以中为主、衷中参西。如诊治特禀质“哮病”,常以七叶一枝花配蛤壳,在清肺平喘同时,佐以徐长卿、僵蚕等祛风解痉之品,取现代药理抗过敏之效。

  197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葛琳仪主持了“浙江省防治慢性气管炎协作组”工作,先后对七叶一枝花、侧柏叶等52种药物进行了临床与药理研究,在对上万名慢性气管炎患者治疗基础上,制定了慢性气管炎临床分型及治疗规范,筛选出多种有效单味中草药及药对。

  在60年的行医生涯中,每次遇到社会上突发的各种疠气疫毒,如1988年甲肝大流行、2003年“非典”、2008年手足口病等,葛琳仪总是挺身而出,亲率省内名老中医根据疠毒之气致病特点,结合地域特征,研讨、制定出行之有效防治中药处方,为有效地防治这些流行病的发生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医院管理:开创浙江公立医院中医急诊先河

  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原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肖鲁伟看来,葛琳仪的工作经历一直是顺应国家对中医的扶持政策,开拓前行。“葛老的决策总是走在时代浪潮的风口浪尖,不但有创新、有突破,而且总是坚定地执行。”

  其中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在当时西医力量很强的浙江省级医院推行中医急诊工作,“那是非常难的事情”。

  原来,葛琳仪所在的医院原为浙江省省立医院,1956年由一所西医综合性医院改成。1980年11月,浙江省政府正式下文将该院改为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成为附属医院后,葛琳仪等提出并实施了建院三大方向:第一,明确办院方向必须临床与教学并驾齐驱,且应以中医为主;第二,扩大中医师队伍;第三,完善中医科室,开展中医急诊,实现中医在医院的全覆盖。为此,时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的葛琳仪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从1981年开始,葛琳仪提出中医病房必须有70%以上的病例单用中药治疗,还规定使用抗生素需要经过批准,万不得已才上西药。1982年,该院中医病房全年出院978人,危重病人占29%,其中医治疗均在70%以上。

  随着病房中医急诊的开展和疗效的显露,葛琳仪大胆提出急诊科也必须有中医的参与,个别西医师当即否决了她的提议。面对反驳与压力,葛琳仪坚定信念,“中医古来便有急诊,病房能做,急诊怎么做不来?”坚定的语气和急诊时见到的疗效让人心服口服。

  尽管困难重重,但葛琳仪的坚持最终获得显著成效。她领衔在省内开展中医急诊研究,并担任浙江省中医急诊协作组临床组组长,研制了“止血一号”等七种治疗出血、高热、疼痛及急性菌痢等的急诊有效药物;其中“止血一号”获1992年省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2年,浙江中医学院迎来了文革后的第一批学生毕业,葛琳仪大胆挑选25名佼佼者充实到附属医院,其中11人进入中医内科,次年再次大批挑选中医毕业生,其中中医内科9人。两年的人才补充壮大了中医队伍,为该院的中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西医人员比例结构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完善。

  此外,葛琳仪力倡中药剂型改革,她率先在浙江省级中医院设置中药制剂室,挖掘、开发各学科名老中医的验方验药,创立院内制剂100余种,成果转让4项。

  学院院长:实现全国首家高校异地搬迁

  如今位于杭州市钱塘江南岸的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文校区,占地面积400多亩,规划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一批批的莘莘学子在这里享受着良好的环境、高质量的教学,而这一切,都源自20年前葛琳仪颇有远见的一份提案和发起的数项改革。

  搬入现址以前,浙江中医学院位于杭州市庆春路原浙江大学旧址内。“占地只有30多亩,被戏称为‘马路大学’,周围都是民房,完全没有发展空间。”葛琳仪回忆道。

  为改善办学条件、解决办学实际困难,葛琳仪多次牵头调研并起草了学院“移址建校”的议案,1997年,浙江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此项议案。至此,浙江中医学院成为全国第一个通过土地置换移址迁校、从根本上改善办学条件的高校,同时也开创了全国高校“移址建校”的先河,此后全国的高校逐渐开始进行的“移址建校”,大多都效仿葛琳仪当年创新的模式,实现了全国高校的迅速扩张。

  而从根本上推动浙江省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改革远不止这一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葛琳仪陆续在学院增设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药学等专业,结束了浙江中医学院24年单一中医专业设置的局面,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此外,她倡议并设置了外事工作组,随后逐渐发展为外事处,从此开启了浙江中医学院的中医文化对外交流和对外高等教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为强化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后期临床教学的质量,葛琳仪率先提出“院系合一”的医教结合模式,对教学、科研、医疗等人事及管理制度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完善了学院各系部、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内涵建设,实行医、教、研一体化,尽管当时阻力重重,但也为浙江中医学院二级学院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名中医研究院:创新“浙江模式”引领潮流

  多年来,葛琳仪对中医教学与科研倾注了大量心血,在担任附院院长和中医学院院长期间,更是十分重视人才培育。身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多年来,葛琳仪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培养并指导海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学术继承人58人。

  “葛老对医院的名老中医尊重有加,对名中医的培养和学术传承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推动。”她的一个弟子自豪地说,葛琳仪任内不仅先后有21位专家被评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及省级名中医,还支持并培养了全国省级中医院第一位中药学工程院院士李大鹏。

  2005年,葛琳仪从附属医院退休,但名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弘扬工作始终是她牵挂的事。为此,葛琳仪发起并筹建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2007年2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在全国成立首家“名中医研究院”,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致电祝贺,葛琳仪出任院长至今。

  “名中医研究院并非一个松散的组织,葛老带领我们做的工作非常务实。”浙江中医药大学医院管理处副处长陈华介绍说,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集省内102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级名中医,以促进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和培养优秀中医人才为主要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中医药学术研究与传承工作。

  建院以来,名中医研究院先后组织举办了“名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与创新研究论坛”“中医经典(温病学)学习班”等30余场大中型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协助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做好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授课,促进和繁荣中医药学术。

  名中医研究院还开设名中医门诊,并在其中2间名医示范工作室安装了先进的声像采集系统,能够把老中医“望闻问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记录下来。

  此外,研究院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选派名中医到基层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医疗合作和学术交流,形成研究院与地市联动模式,巩固合作网络体。

  目前,葛琳仪领衔的名中医研究院创新的“群师带群徒”“师生同临床”和延伸基层“建立工作站”等模式,已成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浙江模式”,引发各地的热烈反响和纷纷效仿。

  淡泊名利德艺双馨:我只是个普通的医生

  尽管曾经是一位主导改革的风云人物,但几乎所有葛琳仪身边的学生、同事和患者们都用“低调”来评价她。这位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医院校毕业生、正厅级干部明明有着“傲娇”资本,却对荣誉、名利处之淡然。

  葛琳仪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一骑就是25年。“这是我每天强制锻炼的方式。”葛琳仪笑着说,直到一次下雪天滑了一跤,家人不让她骑车了才作罢。

  “评奖从来都让给别人,大多时候都是我们学生偷偷帮她报的。”“医院一说上电视、登报纸宣传,葛老总是摇摇手,让给别的专家。”……而葛琳仪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唯一心愿就是回到临床,继续做一名普通医师。

  对于患者,葛琳仪60年如一日地倾情投入、尽心诊治,加号延诊、垫付药钱,更为常事。

  “作为中医人,葛老集医道技于一身的。”葛琳仪的带教徒弟、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夏瑢说,老师开药非常实在,不需要的药物绝对不会给病人开,诊疗中不光是开药,葛老还常常教导患者如何保健、锻炼,全方位为病人好。

  “到我这个年纪,能看病的时间也不多了,也没什么要求和想法,就想尽自己所能再多看几个病人,病人好了我就很开心。”葛琳仪的大道至简成为后学之楷模。

  耄耋之年的葛琳仪,仍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在临床上遇到用药效果不佳的疑难病例,她总是多方请教、认真查阅古籍。“没把病人治好我们医生心里也着急,疾病谱也在不断改变,当医生必须不断学习。”葛琳仪说。

(责任编辑:姜洁冰)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