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应加快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

时间:2017-03-0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树峰 李静华 赵印涛 王春旺

  自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以来,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其理论研究、临床实践、预防保健、学校教育等,都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尤其在各级中医院及社区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不断深入,中医治未病能否作为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全面系统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如何构建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中的重大课题。

  学科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能够提升中医的防病治病能力,更好改善提高城乡居民体质和健康素养,是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推进整体社会“医养结合”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中国智造”走向世界和健康产业国际化的需求。把中医治未病纳入国家学科体系建设内容,可以更加全面系统地深入研究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实践方式方法,探索中医服务效果及评价手段,制定中医治未病服务规范和标准,推进并完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和中国特色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

  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可促进“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建设的核心内涵,是提高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学科作为支撑,将治未病纳入学科建设,符合大学学科建设发展的要求。中医治未病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特色鲜明,发展潜力巨大。

  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是推动各级中医院治未病中心(科室)发展建设的需要。自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以来,全国各级中医院都先后成立了中医治未病中心或科室(门诊),已形成一整套独具特色的诊疗服务、学术研究体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科归属的定性、定位不清楚,学科内涵不明确,严重影响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的深入开展。既然中医治未病中心(科室)在医院立了“门户”,就应在中医学科建设领域“上户口”,明确其学科定位,不然势必会从学科学术这一发展的根基上影响、动摇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实施与推进。

  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有助于相关学术团体的发展。中医治未病及各相关学术团体,通过学科建设可以更好地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以团体的各个专业建设为抓手,协调合作,促进并规范学术交流、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

  中医治未病有独立知识内涵

  继承和创新是学术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医药发展的生命线,把治未病纳入学科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能更好地推进中医治未病这一国家工程。

  中医治未病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在基本理论方面,历代医籍、医家,如《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孙思邈、朱丹溪、叶天士等一系列相关论述为代表形成了较完整的知识理论体系。近年来治未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其理论体系,基本知识理论包括历史源流、学科概念、基本理论、科学内涵及外延、学科范式、适宜技术及规范等。

  中医治未病理论体系具有独立内涵,主要包括健康未病态、欲病未病态、已病未病态及愈后康复,即未病先防,养生保全;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既病防变,防止疾病传变;愈后调摄,防止疾病复发。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指未患病之前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在疾病无明显症状之前就采取措施,避免机体失衡状态继续发展;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指疾病已经出现,要及早诊断治疗,防止发生脏腑间的传变;还有瘥后调摄,防止复发。

  目前,各省、市级中医院都有治未病中心,县级中医院有治未病科室(门诊),其机构和人员编制、基础设备、临床路径、规章制度、专业文化等都有别于其他科室而自成体系,部分高校也正在探索以中医治未病为培养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及学科建设。

  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相关理论、科学内涵、防病治病理念及运用的适宜技术,可将中医治未病纳入中医学二级学科管理。本学科最大特点和优势是集中医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将中医的服务范围由过去的以治疗为主,拓展为预防、保健、养生、医疗、康复等领域,其中以中医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重点,类似于西医的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但又有别于前者,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独特性、适宜性及简、便、廉、验的特点。

  多方举措共促学科体系建设

  加快中医治未病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笔者结合中医治未病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在学科定位方面,建议发展目标定位,构建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以中医养生、适宜技术及药食调摄为主要措施,使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及病后尽快康复、康复后不复发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在服务对象方面,要以健康养生为先导,以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人群、特殊人群为主体,把中医的服务对象由病人拓展到亚健康人、健康人,服务范围由医疗拓展到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方面,从而让更多人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促进全民健康。

  在基地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各中医药院校、各级中医院应成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制定相关发展规划。高等院校应重点做好学科、学术带头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各级中医院则着力为社区及乡镇等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时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不同类型、规模的健康服务机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化、规范化基地及人才培养体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抓住当前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机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继续支持中医治未病相关课题研究,设立并加大专项资金、尤其是重点项目的资助力度,推进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应用。

  在学科管理方面,建议按照新型学科、交叉学科、特色学科的要求,将中医治未病像中医内科学、外科学那样纳入二级学科管理。

  在具体的适宜技术及健康管理方面,建议进行中医体质、经络、脏腑、气血等健康状态评估数据采集,结合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与方法,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模式。(张树峰 李静华 赵印涛 王春旺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