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辨证论治要有相对统一的标准

时间:2017-03-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启廷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院  戴美友整理

  中医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医治病有着肯定的疗效,这是中医长盛不衰的根源。但中医诊疗处方却因人而异,所谓辨证论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强调个性化治疗,一人一方,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规范有效的处方药物标准,这也使得中医理论发展相对缓慢。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先理清思路,统一思想,制定相对规范统一的辨证论治标准。

  “有是证便用是方”

  虽然有的中医学家强调中医治病秘诀是“一人一方”,个性化治疗,但笔者认为这不是中医的发展方向。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医治病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是以病因证治决定方药,一人一方不适合一般大夫处方,也难保证每方都有疗效。二是一人一方会给一些人毫无章法地用药,开大方、开杂方带来诡辩依据。

  虽然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但若锁簧相同,即便不同的锁也可用同一把钥匙开启。治病与开锁一样,只要是病因病机相同,任何人发病、症状、治疗方药都应该是一样的,不可能一个人一个症状,一个人一个方药,要说不同只有症状的轻重缓急不同。如果出现别的症状,那就不是这个病了,当然处方也要随之变化。因此,一人一方不符合临床实际,应该是一证一方才是临床工作所需要的,所谓“有是证便用是方”。

  三因制宜不是辨证论治依据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的基础,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上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有其合理性,但决非绝对真理,只可决定药物的轻重缓急等方面。如一般急病药物用量重,缓病用量轻;成人用量大,小儿用量小;冬季用量大,夏季用量轻等等。又如脑炎,表现为发热、痉挛、呕吐等,无论大人小孩都是这样表现,用方都可选白虎汤加减,只是用量变化而已。所以中医治疗要病证方药一致,若出现合并、并病,可根据情况加减药物。如《伤寒论》桂枝汤治太阳中风,若素有气喘病,又病太阳中风,当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疗。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所谓“三因制宜”,其实不能作为辨证论治的依据。辨证论治是按照望闻问切四诊进行的,是根据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变化确定的。所以把辨证论治扩大化是没有意义的,只能给中医增加更多不确定性,让人如坠云烟,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和疗效的提高。

  中医发展需要统一思想观念

  社会发展需要上下同心,统一思想,中医发展也是如此。其实,中医发展《伤寒杂病论》方证论治观已经给后世确定了思想方向,把中医发展思想统一到张仲景思想上,中医可能就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健步走下去。张仲景的“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以证统方,方证对应,就是中医发展的方向。

  一方通用,就是一种病,无论什么人得,都可以用一个方治疗,而且疗效快捷,方便实用,能体现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也可说是辨病论治、专病专方专药。这是中医临床经验的结晶,也是中医理论指导下辨病与辨证结合,以症为先导,以病为基础,以证定治,以治立方,以方组药,充分发挥药物专效的特殊功能。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许多方剂只有3~4味药,80%方子不超过8味药,12味以上的方剂很少,而且组方严谨,君臣佐使分明,流传至今,可谓是方证统一、专病专方专药的典范。(戴美友整理)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