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发展中兽医药 保障食品安全的战略选择

时间:2017-05-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超中 赵志耘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随着农业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依赖单一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支撑发展的模式已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兽医药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日益成为共识。综合来看,应当根本改变“重西轻中”现象,尽快在我国农业领域实施“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形势下,把中医药发展战略“前移”到保障食品安全领域,“下移”到农业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新优势,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上推进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的深化改革,实现卫生和农业的紧密衔接,势必大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

  •要切实改变中兽医药在管理、科研、标准、教育、学术和产业机构等方面全都隶属于现代畜牧兽医的局面,应当首先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的相对独立的中兽医药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兽医药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措施。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实现“全民健康”和最终建成“健康国家”成为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在这份以卫生与健康为主题而制定的纲要中,农业成为健康领域亟待治理的短板,保障食品安全和强化重大动物源性传染病的源头治理等都需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值得重视的是,在推动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卫生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农业治理开启了新思路。调研表明,以充分发挥中兽医药的独特优势为重点,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兽医药事业发展,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新路径和战略选择。

  

  单一现代农业科技手段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农业的“重西轻中”现象严重

  与卫生领域相比,我国农业领域的“中医药”是指传统的中兽医药,“西医”是指现代畜牧兽医。尽管中兽医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为保障动物健康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农村体制的变化,原来完整的兽医防治体系逐渐瓦解,特别是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引进,中兽医药一直被排斥在主流养殖模式之外,从而造成我国中兽医药事业的急剧衰退。与一级学科畜牧兽医学相比,中兽医药学只是三级学科,从属于二级学科预防兽医学。调研表明,我国农业院校教授中兽医药教师的总人数只有200人左右,尚不及一所中医药大学。由于人才匮乏,导致难以在国家层面组织起规模性的“兵团”投入重大战役,致使我国保障食品安全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效果大减,甚至“非典”式的现象在养殖领域特别是养鸡行业一现再现。

  目前,随着农业污染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依赖单一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支撑发展的模式已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中兽医药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日益成为共识。综合来看,应当根本改变“重西轻中”现象,尽快在我国农业领域实施“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农业转型应遵循“中西医并重”方针

  在健康中国建设视域下,农业成为卫生的基础。由于动物、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因此农业在逻辑上就成为卫生和健康领域中“治未病”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挥中医药的“主导作用”则成为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主题。事实上,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并实现了几千年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农业具有许多优良传统,如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辨土肥田的地力观、种养三宜的物性观、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和御欲尚俭的节用观。上述思想观念至今仍然具有启示价值和意义。

  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的转型发展来看,可以说,正是由于多年来忽视了传统农业科技特别是中兽医药的作用,单纯强调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才逐渐导致农业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积重难返,加大了农业健康治理的复杂程度,而从中国农业的传统中汲取智慧,复兴中国的农业文明,已成为有效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选择。事实上,在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在发展政策上长期忽视我国传统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致使原来能够支撑国家发展的传统农业科技体系势单力微,必须加大扶持和促进发展的力度才能满足我国农业转型的需要。借鉴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原则,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科技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平衡发展,保障农业科技供给体系的多样化应当成为我国农业治理的基本方略。

  中兽医药将开辟农业转型发展新路径

  实现食品安全目标

  近年来,特别是自2008年“三鹿事件”之后,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下大力气解决的国计民生问题。2013年3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组建,相关行政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逐步健全。基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源性食品安全问题,种植业土壤污染和化肥农药滥用问题,养殖业抗生素、激素和兽药的滥用问题等也逐渐暴露出来。调研表明,中兽医药是有效破解食品安全问题的利器,充分发挥中兽医药的优势,能够迅速扭转食品安全困境,为我国养殖业的转型发展开辟新路径。例如,被称为“畜禽中兽医药及药食同源动物保健技术和方案”的新养殖体系已经在建立中,通过调理动物亚健康状态,在饲料中杜绝添加化药、抗生素,在生态、福利环境下生产安全优质动物产品,猪肉品质及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自2007年以来,全国各地自发把中兽医药理论和产品应用于现代养殖模式并取得成功的事例层出不穷。广州市饲料工业协会开展改善猪、鸡、鱼风味的“三个一工程”曾经获得2007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创新奖,河南省武陟县东旭农牧合作社应用中兽医药保障奶牛健康获得了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等典型事例,说明中兽医药在现代养殖体系中能够做到宽领域广覆盖,极具战略意义的推广价值。

  破解养殖业转型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使我国成为世界养殖大国。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我国养殖业发展也面临保障食品安全和消除环境污染的硬约束。2009年4月,中国工程院启动的“中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形成了对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一是在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多重压力下,中国养殖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到2030年我国养殖业仍将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转型期;二是到2030年,养殖业将成为我国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和战略主导产业,养殖业产值规模将超越种植业,在农业中率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化,促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更加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经济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三是加强科技支撑和推进养殖规模化是解决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挑战的基本途径。

  要实现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双重目标,应当通过对养殖动物健康的全面调理奠定环境治理的基础。大量的事实说明,提升动物的健康水平,能够促进饲料的充分吸收,减少药物的使用,使养殖废弃物容易转化成为有机粪肥,从而促进养殖业综合治理水平的提升。

  只有以提升动物健康水平为核心,从养殖业的源头开始,内外兼治,充分发挥中兽医药促进动物健康的潜力,才能真正促进和实现我国养殖业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环境治理创造广阔的科技和政策空间。

  保障健康畜牧业发展

  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在“治未病”的意义上,我国农业已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第一基础。但是,在目前我国农业污染程度已超过工业污染,植物源性食品和动物源性食品都存在系统性不安全的现实情况下,发展健康农业既是挑战,也是战略机遇和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而在我国养殖业即将成为我国农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和战略主导产业的战略预期下,全面深化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健康畜牧业,才能适应健康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许多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案例,也看到了中兽医药和民族兽医药在促进现代养殖业向健康畜牧业转型过程中的切实作用,认为从现实基础出发,在兼顾健康需求、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充分发挥中兽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为切入点,把中兽医药应用到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全过程,促进现代养殖业向健康畜牧业的战略转型,将会大力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并将开创出现代化条件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道路。可以说,只有选择健康畜牧业的发展道路,我国农业发展才能适应健康中国建设的根本需求,而这也意味着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新形势下,把中医药发展战略“前移”到保障食品安全领域,“下移”到农业领域,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新优势,在顶层设计的层面上推进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的深化改革,实现卫生和农业的紧密衔接,势必大力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进程。

  目前,由于中医药和农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长期得不到认识、研究和理解,致使中兽医药不仅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而且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已严重危及中药质量,成为制约中医药全球性发展的基础性隐患。把中兽医药事业发展纳入我国中医药事业,从国家战略层面给予大力扶持和促进发展,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发展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前所未有,必将开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并有效服务于我国卫生和健康事业大局。

  加强政策引导和体制建设促进中兽医药发展

  在新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指导下,借鉴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充分发挥中兽医药的原创潜力为切入点,把健康融入我国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发展政策,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兽医药事业发展,将会迅速补上我国农业发展短板,深入推进农业的转型,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中兽医药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农业系统没有设立专门的中兽医药管理机构,从农业部到各省、市、地的中兽医药工作皆由兽医局或畜牧兽医局代为管理。要切实改变中兽医药在管理、科研、标准、教育、学术和产业机构等方面全都隶属于现代畜牧兽医的局面,应当首先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新的相对独立的中兽医药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兽医药事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措施。

  把中兽医药纳入动物养殖全过程

  以前我国养殖业过度依赖现代畜牧兽医药,看不到或不认可中兽医药的作用,致使动物季节性流行病和各种传染病找不到可靠的防疫措施,养殖业的稳定发展缺少坚实的保障。而过度依赖化学类药物,又带来严重且与生俱来的安全隐患,即便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也难以避免源头性的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而且这种隐性食品安全问题危害更大,更难以消除。调研表明,尽快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中兽医药的科研开发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使之有机服务于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养殖模式,将更有利于发挥现代养殖模式的潜力,实现规模、效益、食品安全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效果。因此,要像把防疫列为法定程序一样,从大局出发,逐步把中兽医药的应用纳入动物养殖的全过程。

  制定动物“治未病”专项规划

  根据河南省风景堂动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托管”实践,应用中兽医药开展以母猪净化为起点的“治未病”工程,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母猪的健康水平和产仔率,奠定“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治未病”体系的坚实基础,而且能够保障后期生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北京汇川兆亮牧业有限公司的养殖实践也说明,发挥中兽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是提升动物源性食品营养和风味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前移”和“下移”的前提下,我国农业部门应当承担起主体责任,制定实施动物“治未病”专项发展规划。这是在我国养殖业发展已经高度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情况下,审时度势,从源头治理开始,抓住促进养殖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措施。目前,在已发布的涉农“十三五”各项规划中,皆没有涉及中兽医药发展的专章或专节论述。及时制定和实施动物“治未病”专项发展规划,必将带动中兽医药在医疗、教育、科研、产业、保健、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促进中兽医药的全面复兴。

  鼓励中医药人才援助中兽医药发展

  由于中兽医药人才匮乏,有关企业往往求助于中医院校和医疗机构的专家给动物看病开药。在历史上,中医药理论和中兽医药理论也是一脉相承,只是服务对象不同,而且兽医院中的中药材更是品种齐全,兽医生也是兼为人畜看病。如今,各个中医药院校中医系和中药系齐备,而农业院校的中兽医教研工作却极度薄弱。因此,为建设中兽医药院系,尽快恢复中兽医药和中草药农药的本科招生,应当专门制定中医药院校与农业院校联动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试点探索结合发展的一体化模式

  当前,我国农业系统围绕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开展了多项治理工程,其中养殖业和种植业治理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这些治理工程在总体上仍然是分而治之的,养殖业和种植业的一体化治理尚待更具成效的顶层设计。根据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进程和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变化,可以看到一条鲜明的发展逻辑链,这就是从健康畜牧业、健康种植业、健康农业、健康农村、健康城市到健康中国的健康治理和建设的反向的“差序格局”,而其中能够带动全局性发展的就是实现养殖业向健康畜牧业的转型,使养殖业从污染大户转变成为健康使者。只有能够成功实现这一转型,我国农业才能真正成为健康中国的第一基础。

  在调研中可以看到许多颇具成效的种养加和农牧结合发展模式,不仅很难做到“零污染”,而且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做不到与当地种植业的有机结合。为此,建议设立健康畜牧业发展试验区,做好科技支持,国家制定相应的促进发展政策,并有计划地进行区域布局。建议可在中兽医药基础较好的河南省武陟县、河北省承德市等地发展健康畜牧业,促进农业综合治理的试点工作等。

  在当前形势下,解放思想,传承文明,把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兽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实现卫生和农业的协同发展,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张超中 赵志耘)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