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我想建构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

慈方中医馆主贾海忠

时间:2017-05-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淑军

 

北京慈方医院管理公司董事长,慈方中医馆创始人,主任医师。五十三岁。

  半年多前,本已功成名就的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贾海忠辞职下海,跳到体制外开办中医馆,曾让不少认识他的人大跌眼镜,扬言他会后悔。而今,医馆运行良好,这位以擅治各类疑难杂症的中医高手也无悔意,说到未来信心满满,谈起志向依旧激情澎湃。

  “我想建构一个中西医结合的理论体系”,这个贾海忠1982年读大二时就有的志向,迄今未变,并执着追求。独立开办中医馆,只是为实现他志向迈出的又一大步。

  16岁考入河北医学院,偶然选择了中医专业,有所了解后,“正对胃口”,不就是自己想学的吗。学习近乎疯狂,除了睡觉、吃饭,“同学找我很容易,不在教室,就在图书馆”。大二时,立志要做“中西医结合”这篇大文章。为此,先打基本功,中医且不说,西医内容挑西医专业教材学,“更专精”;钻研中文专业的古汉语,“更容易懂医古文”;通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等,“必须搞懂中西方文化的异同”……5年间打下中医、西医乃至哲学的厚实功底,临毕业给自己立下座右铭“站巅顶,弄潮头”。

  毕业后,分到河北一个县中医院,依旧苦学习勤实践,钱不多却每年订阅十余份中医类杂志,工作两三年在当地已有相当名气,许多当地人都知道县中医院有个小伙子能治疑难杂症。

  1993年,身为长子的贾海忠安排妥家事,没忘他的志向,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读硕士。再读博士。一直走在中西医结合的路上,学习心得越来越深,临床感悟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烈的则是“中西医结合,应以中统西,而中医思想真的博大精深啊”。

  2000年,贾海忠突发奇想:历史上中医思想和经验如此丰富,如何能便捷化为我所用?于是,探索以数据库方式,以期实现“针对一个病证,由历史上的中医大家会诊,定出最佳治疗方案”。从此,逼自己学习相关知识,找朋友帮忙,最终难题一一解决。2004年,“慈方数字名医会诊系统”诞生,贾海忠志向的实现再迈出关键一步。

  “完全拼了,经常很沮丧”,那段日子使贾海忠备受煎熬,结果也使他无比欢欣,从此经由这一会诊系统,他的方子同时凝聚了历史上2000余位中医大家的经验和智慧。这使贾海忠治病更为得心应手,对更多疑难杂症屡显奇效。

  这一过程也让贾海忠对中西医结合有了新的体悟:中西医结合不是某个点的结合,而是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结合,是中医先进的思想、理论与西医精准的知识、技术的结合,是前者驾驭后者并融汇两者各自优势的医学体系。换句话说,是“借西医的身,还中医的魂”。

  为何非要辞职?是因为想彻底摆脱身外的羁绊,全力以赴于自己的志向,“已过知天命之年,时间宝贵啊”。

  这样一个似乎庞大的体系构建,会不会大而无当?“不会”,他还是那样自信,并已有基本的构想和提纲,实际疗效也如他所愿。比如受胚胎学启发提出的“纬脉理论”等思想,用于临床确有很好效果,在一些场合下试讲推广也收获很多好评。

  有了体系,还要知而行之。贾海忠说慈方中医馆将开到3000家,争取每个县至少一家:基于“慈方数字名医会诊系统”,只培训年轻中医,确保医馆较好疗效,成为当地中医服务亮点。

  为何叫慈方?源自佛家用语“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恰合中医大医精诚、贴近百姓之意。

  而在贾海忠的眼里,眼下位于北京北苑的第一家慈方中医馆,打开的不仅仅是服务百姓的,也是将其志向落向全国各地的“方便之门”。(王淑军)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