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浙江中医药大学有个“博士团”,每年都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基层百姓,先后4次受到中宣部、团中央等五部委表彰。自2005年成立以来,博士团的足迹遍布浙江省丽水、兰溪、桐庐、文成等地,还曾远赴贵州毕节,往返行程数万里,义诊患者近万人——

浙江中医药大学有个义诊“博士团”

时间:2017-05-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栗征 通讯员 金聪伟

  “我常觉得自己没有力气,在意大利看过医生,但没发现有什么问题。”2016年7月20日,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镇卫生院内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团”的义诊现场,一位大妈边说边拿出自己在国外诊疗的化验单。

  在文成县,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团”可谓声名在外。2016年,浙江中医药大学与该县签署协议,创建温州地区第一家博士团社会实践基地,每年选派5名以上博士研究生到该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自2005年成立以来,博士团的足迹遍布浙江省内丽水、遂昌、兰溪、磐安、浦江、桐庐、文成等县市,还曾远赴贵州毕节地区,往返行程数万里,义诊患者近万人,开展学术交流和卫生科普宣传报告50余场,签约协作医院5家,参与博士团活动的博士生达300余人次。

  博士团的成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服务和奉献社会,不仅收获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在一次次走进基层的实践活动中,坚定自己的中医职业理想。

  从浙江到贵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团成立于2005年。21世纪初期,“博士生”在全国范围内尚属“稀有”,成立一个博士生社会实践服务团,听着更是新鲜。

  “2005年的时候,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为了更好地开展博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为了更好地促进博士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决定成立博士团。”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陈青介绍当初成立博士团的情况。最终,10名已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优秀博士生和特邀的博士校友专家组成了首支博士团队伍,深入丽水、遂昌等欠发达地区开展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

  博士团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在丽水,博士团上午组织义诊,下午开会研讨。他们和丽水市中医院的专家一起座谈,交流棘手的医案。在遂昌,条件更加艰苦,博士团的成员们就睡在医院科室的板床上。这一次社会实践让象牙塔里的博士生们切身感受到基层群众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迫切渴求。

  有了第一年的经验,博士团之后的实践活动获得更多认可与好评,先后4次受到中宣部、团中央等五部委联合表彰。2013年,他们还“走出浙江”,远赴贵州毕节开展活动,为当地基层群众带去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5年起,博士团实现服务常态化,每学期开展进社区服务活动,迄今已进入滨江社区服务50余场。

  找上门的患者

  刘扬是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的老师,也是博士团的铁杆粉丝。她毕业之后,留校工作。2005年到2016年,从参与者到组织者,刘扬几乎参与了博士团每一年的活动。

  2014年,刘扬随博士团到兰溪市义诊时认识了吴福琴。那时候,吴福琴50多岁,病了很多年,头疼,腰疼,睡眠不好。刘扬为她辨证后,给她开了益气健脾、活血化瘀的方子,教给她用药方法和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养生事项。“大概因为我的态度比较好,再加上博士的名头,吴福琴问我,如果吃药吃得好还能不能再找我,我就留下了电话。”于是,有一次吴福琴真找到学校来了。“一定要来看看我,一是复诊,二是当面感谢。和她姐姐一块到了学校。”

  而且每年刘扬回婆家兰溪时,吴福琴都要来找她帮忙看病。今年春节,吴福琴执意要给刘扬发红包,说她救了自己的命。刘扬连连谢绝,说“哪有那么夸张”,但这种真挚的情感让她感动不已。

  陈青告诉记者,博士团成员在活动之后都会与病人保持联系,有的博士在“丁香园”网站上注册,通过互联网与病人沟通。“义诊结束了,但我们后期的服务仍在继续。”陈青说。

  倍感任重道远

  陈青表示,博士团的活动强调义务服务、研究性学习与专题调研相结合,是有中医药特色的博士生社会实践新途径。在实践活动中,博士生既增长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坚定了职业理想和服务社会的信念。

  杨辉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去年夏天,他第一次加入博士团。还没有过工作经历的他认为,博士团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让他进一步坚定了中医的职业理想。他说:“病人的信任让我倍感任重道远。”

  杨辉印象最深刻的是玉壶镇一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因为常年在外务工,工作繁重,厂房内又有一些化工污染,她患上了红斑狼疮,病痛缠身。得知博士团来玉壶义诊,她在一家老小的陪同下来到了卫生院。仔细询问病史后,杨辉一方面纠正她间断服用激素的错误做法,开出价廉而有效的中药方剂,另一方面叮嘱她好好养身并舒缓心理压力。“我本身就是从事免疫性疑难病研究,深入基层,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百姓的实际痛苦,得到了很大锻炼,也让我对基层有了全新的认识。”杨辉说。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