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提醒

黄栗留鸣桑葚美 紫樱桃熟麦风凉

时间:2017-05-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杨 璞

  再至汝阴

  宋·欧阳修

  黄栗留鸣桑葚美,

  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

  白首重来似故乡。

  【古诗今译】

  黄鹂啼鸣桑葚美,紫色的樱桃熟了,轻风吹起麦浪,微微凉。我很惭愧在我的任期没有给予乡亲们更多的关爱,但是等我白发苍苍年老的时候重新来这里,依然会感觉像我的故乡一样。

  【诗词赏析】

  汝阴在今安徽阜阳,宋时在颍州的治下。欧阳修曾长期在颍州担任太守。作者当时写了相对独立的三首绝句,后世统称“再至汝阴三绝”,这是第一首。

  黄栗留即黄鹂。《燕京岁时记·黄鹂》中记载:“黄鹂既鸣,则桑椹垂熟,正合京师节候。” 说明一般黄鹂啼鸣的时候也是桑葚成熟的时候。“朱轮”指官员乘坐的车,这里代指欧阳修自己。遗爱是给予关爱,诗人说很惭愧在任的时候没有给予百姓们更多的关爱,这里是有自我反省和自谦的意味在里面。

  作者前两句写景,表达了作者对汝阴这个地方的喜爱,第三句自谦却更显对这里百姓的热爱之情,最后一句把这种感情继续升华,让异乡有了故乡的情愫,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深情。

  【养生解读】

  桑葚又叫桑椹,是桑树的成熟果实,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葚成熟的季节与樱桃成熟的季节差不多,所以诗人会把两种水果写到一起,因此可以推测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大致在春末夏初的早上。

  桑葚与中华传统文化故事

  相比于樱桃,桑葚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历史更为悠久。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卫风·氓》中有“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的诗句,这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含有桑葚的诗句。

  桑葚不但是一种养生美食,也是一种文化符号,甚至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的孝与信。

  “拾椹异器”是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说的是汉代有一位少年名叫蔡顺,他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粮食昂贵,母子只得拾桑葚充饥。蔡顺拾桑葚时,总是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别装在两个不同的篓子里。一日,当他这样做时,被赤眉军遇见,问道:“你为什么把两种不同颜色的桑葚,分别装在不同的篓子里?”蔡顺答道:“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吃过桑葚的人都懂得,成熟的桑葚是由绿慢慢变红,最后变为紫黑色,颜色越暗,红得发紫发黑,味道越甜;颜色亮的、红的则较酸。因此,赤眉军听后立即觉得蔡顺是个大孝子,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大米,一头牛,供奉母亲,以示敬意。当今,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很少见到关于孝的内容,四十岁以下的公民知道我国传统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已是微乎其微了。

  《隋书·循吏传》记载了这样一个诚信的故事:隋代有个人叫赵轨,从小好学,行为非常检点,邻家有棵大桑树,桑葚成熟后落在他家的地上,他便要人将落下的桑葚拾起,送还邻家,并告戒儿子说:“我并不是以此来求上好名声,而是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要,你们应以为戒”。

  利五脏尤滋肝肾 通血气兼清虚火

  4~6月间是桑葚成熟期,一般在其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以个大、肉厚、紫红色、糖性大者为佳。桑葚的主产地位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中药炮制的桑葚需要用水洗净,拣去杂质,摘除长柄,晒干。

  中医认为,桑葚性味甘、寒。《唐本草》中记载其“味甘,寒,无毒。”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绍说,从归经上来分析,桑葚主要入肝、肾经,在《本草从新》《本草撮要》等中药古籍中都有明确记载。此外,在一些古籍中也记载了它对肝肾的补益功效,比如《滇南本草》中记载桑葚能“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食谱》记载:“桑葚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

  值得注意的是,桑葚性寒,主要是滋阴而不是壮阳,靠吃桑葚来壮阳补肾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对于阳虚体质的人。那么,为何《本草拾遗》中说桑葚可以利五脏关节?《本草经疏》里做了详细的解释:“五脏皆属阴,益阴故利五脏。阴不足则关节之血气不通,血生津满,阴气长盛,则不饥而血气自通矣。”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桑葚也是一种较好的食疗佳肴。宋代《本草衍义》中记载桑葚可以“治热渴,生精神,及小肠热。”这里的消渴类似于西医所说的糖尿病,但是中医治疗糖尿病是辨证论治的,对于桑葚适合食疗的糖尿病应该是阴虚火旺的证型,因为桑葚益阴还能清虚火。《本草经疏》中对此也做了相应解读:“桑葚,甘寒益血而除热,为凉血补血益阴之药,消渴由于内热,津液不足,生津故止渴。”

  桑葚对于瘰疬(颈部淋巴结结核)等疾病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比如清朝中医药著作《玉楸药解》中记载桑葚可以“治癃淋,瘰疬,秃疮”。

  不同用法功效不同

  如何用桑葚直接决定了它能发挥什么样的效果。最常见的方法是直接吃,这个对于上面提到的阴虚火旺证型的糖尿病患者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唐本草》中记载:“桑葚单食,主消渴。”把桑葚捣汁或者酿酒其功效也不相同,《本草纲目》中记载:“桑葚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中医师夏公旭提醒,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服用桑葚,因为桑葚性寒,明代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疏》里已经明确提示:“脾胃虚寒作泄者勿服。”

(责任编辑:姜洁冰)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