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5月27日,由中国科协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共同设立的“全国创新争先奖”首届评选结果揭晓, 8名中医药科学家获此殊荣——

创新引航中医药科技之帆

时间:2017-05-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研究中心主任

  果德安:中医药标准化创新永远在路上

  中药标准不能让外国来主导,制定世界认可的中药质量标准,成了我国科学家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2012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位于美国马里兰州的美国药典委员会会议室里爆发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国学者、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药研究中心主任果德安提交的丹参药材标准以全票通过了最后评审,成为第一个由中国学者制定并进入美国药典的中药标准。随即,美国药典委员会明确提出,“将果德安团队制定的丹参标准作为今后中药标准进入美国药典的模板与典范。”

  早在2008年,中美两国签订了药典工作合作备忘录,然而在与国际药典标准对接的过程中,国内药品标准化自身存在的问题逐一显现:中药材种植分散、生产方式原始、技术含量低、各个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在果德安之前,中国学者曾提交过积雪草、穿心莲等中药标准,但因标准制定的理念与起草的方式差别较大,而未被采纳,后来被印度学者制定了标准。

  “我国是中药的发源地,在中药标准这件事上,中国不能缺席。”果德安带领团队从丹参这味传统的中药入手,开始了国际质量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历时4年,被打上“中国”印记的丹参标准终于在美国药典中亮相。随后,果德安团队参照丹参标准的做法,提交了灵芝、三七、五味子等多种中药标准,均顺利被美国药典收录。他很快将下一个中药标准国际化的目标瞄准了欧洲药典。但是,欧洲对中医药进入持相当谨慎的态度。

  欧洲药典的专家委员会没有来自欧盟成员国以外的专家,也不允许欧盟成员国以外的专家主持制定中药标准,因此进程相当缓慢。果德安多次往返美国和欧洲,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又被选为美国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委员会副主席,并担任欧洲药典委员会委员,直接参与到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他自告奋勇,主动承担了中药附子标准的起草工作,带领团队开展了系统攻关,不到半年就交了一份漂亮答卷,获得了欧洲药典委全体专家的认可。目前该标准已通过专家审评。

  在他带领着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中药以及草药质量标准不再是国外科学家一统天下,中国科学家已开始掌握话语权:丹参、灵芝等9种中药标准首次被美国药典收录;钩藤等中药标准进入欧洲药典。

  “我瞄准‘中药标准’这一基础科学问题,与中药打了30年交道。”果德安回顾科研之路不禁感慨,“中药是一个古老又复杂的体系,只有建立标准才能让它真正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

  没有标准,中药药效和安全性都难以保证,而没有被国际接受的标准,国际化很难做到,“所以中药标准化是基础性工作,做好标准,需要大量创新工作。”

  在果德安看来,医药创新永无止境。“取得了一些突破,也拥有了一些话语权,实际上标准建设永远在路上。标准应当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提升,以后要有更多中药标准得到国际认可,同时,让产品标准进一步提高,会有更多的高质量中药为老百姓服务。”

 

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主任

屠鹏飞:中医药科技创新要落到实处

  创新就是要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让项目落在实处。要把产业做起来,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发挥生态治理、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

  早在20多年前,屠鹏飞就开始在遥远的祖国边疆,践行“五种资源”要义,将科研创新写在广袤的荒原上。

  屠鹏飞是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主任,北京大学生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中药资源、药效物质与新药创制、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和推广,他大力推广肉苁蓉及其寄主高产稳产技术,彻底解决药用资源困难,创造可持续治理沙漠、荒漠化地区精准扶贫新模式。

  人工种植寄生植物,在国际上至今尚无先例。为了解决肉苁蓉的人工种植难题,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屠鹏飞吃住在沙漠,带领学生开展了肉苁蓉寄生生物学、野生种质的筛选培育和规模化种植技术研究,并组成多学科合作协作组,主植物高效培育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为和田地区大规模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提供了技术保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

  2013年以来,屠鹏飞以北京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国家级贫困县新疆于田县林业站、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等单位,申请并获得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的支持。

  于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各族群众生活困难,民情复杂,社会发展缓慢。然而,随着肉苁蓉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各族群众致富积极性极大提高,他们共同劳动、互学互助和谐局面随处可见。

  发展肉苁蓉及其寄主的大规模栽培,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肉苁蓉的中药资源问题、满足临床用药和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医药卫生资源、科技资源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防沙固沙,促进西部沙漠、荒漠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当地人文和谐、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致富,极大地体现出中医药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巨大价值。

  屠鹏飞说,作为科技人员,他总是在思考怎样利用技术创新促进社会发展,推广技术,发展产业,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毒理研究室主任

高月:用创新精神引领中药学发展

  创新就是赶超世界一流,之后我们还要勇于去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用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引领这个领域继续向前。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获军队特需药品新药证书和临床批件6项;主编出版专著2部……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药毒理研究室主任高月早已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不过在她看来,创新争先奖状是一个新的起点。

  “领导一个团队创新绝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更多的行动,真正带领团队往前奔跑。”

  30余年,从实习研究员到研究室主任,行动派的她一直奔跑在中医药科研创新之路上。

  中药以现代制剂的形式被日益广泛地应用时,“中药究竟安全吗”的反思时常拷问着中药科研人员。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作用的多途径、效应的多靶点,使得中药的安全性研究更加困难,而早期预测方法缺失、毒性成分复杂、配伍禁忌机制不清这三大问题,更使得现有的化学药物安全性评价技术方法不能满足中药安全性评价的需求。研究中药安全性显得必要并且紧迫。从1999年起,“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有”项目组便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高月的带领下从物质基础和药物代谢酶角度进行研究,从现代生物学角度找到了突破口。

  “以‘十八反’中的冤家——人参、藜芦为例”,高月介绍道,“本草明言十八反,诸参辛芍叛藜芦,这首从宋元时期就广为流传的歌诀,提示了十八对‘反药’的配伍禁忌,但作为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八反’其实遭受的争议很多,焦点集中在是否是绝对的配伍禁忌。”在她承担的973项目中,重点研究这对“克星”——藜芦的毒性成分主要是以藜芦碱为代表的多种生物碱,当人参和藜芦合煎时,这些有毒生物碱的溶出增加,而人参皂苷等有用的药效成分溶出却减少。

  历时10多年的攻关,高月团队创建了中药早期毒性预测、毒性物质分析和配伍禁忌评价3类技术8种方法,并利用这一综合技术平台对临床易发不良反应的7大类中药的安全性进行了系统研究,阐明了中药配伍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在中药安全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打破中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瓶颈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除此之外,高月还创建了基于系统生物学研究中药“方-证”结合的新方法,开拓了中药复方现代药理研究新领域;她还创新研制了化学1.1类新药美尔雌醇等系列品种,为我军辐射防护药物的补缺配套及升级换代做出了突出贡献。

  高月认为,这些成果里凝结着一代人甚至几代科研人员的光荣与梦想。“我们的工作周期至少都以15年为期,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高月表示,对未来充满希望。

 

江苏康缘现代中药研究院院长

萧伟:创新推动中药制造进入智能时代

  中药智能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其中药效物质基础的解析是关键,我们突破了中成药复杂体系一致性控制的关键科学难题,在产业化环节实现了中药智能制造。

  拥有多个职务和身份的萧伟告诉记者,“我个人始终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科技工作者,其次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创新中药的研究开发与经营实践,只有深刻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才能管理好一个创新型中药企业。”

  致力于中药制药工程技术创新研究30余年来,萧伟始终工作在科研一线,以“满足临床需求、引领产业发展”为宗旨,率先提出中药应回归“安全、有效、质量可控” 的药物属性这一理念,并在实践中证明其科学价值,率先开拓了中药新药阶梯式升级研发的路径,创制并产业化47个中药新药,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实践中,萧伟发现,中成药制造过程数据来源众多,数据量庞大分散,加之缺乏中药控制理论指导,如何准确收集、整合和分析这些数据,辨识其与药品质量的相关性并用于智能决策?这是行业公认的技术盲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萧伟组建并带领专业技术领域齐备、跨学科技术特色显著的中药智能制造创新团队,通过发展、完善经典和现代控制理论,形成了中药大系统控制策略,构建了中成药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群,实现了中药生产过程海量异构多维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与知识挖掘,以及中药制药过程工艺与质量波动相关联的实时监测、调控、反馈控制,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我国中药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推动我国中药制造进入智能化时代。

  智能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趋势,中药智能制造既符合中药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药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萧伟说,“当前,中医药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重视力度前所未有、社会需求也前所未有,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信心承担起中药科技创新的重任,担负起在中华医药复兴的历史使命。”

 

陈凯先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长期致力于药物构效关系和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结构预测的研究,并与其研究团队一起提出和改进了多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应用于多种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和理论研究。

  

王辰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

  王辰,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疾病的临床、研究、教学工作,对临床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疗法有深入研究,取得多项重要创新并进入国际诊疗指南。承担国家科技支撑、863、973计划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发表论著逾百篇。

  

陈香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内科临床部肾脏病科名誉主任

  陈香美,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的临床肾脏病专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军队“九五”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

 

郭兰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

  郭兰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道地药材形成的环境机制研究。近年来,针对中药适生性选择及连作障碍,在中药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中药空间分析等方面开展探索性研究,在国内最早开展了道地药材形成的逆境效应研究,首次实现了基于GIS的中药次生代谢产物积累中药区划研究。(刘甦)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