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有个治疗银屑病的纯中医病房,患者来自全国各地,曾饱受银屑病折磨,在采用了张英栋提出的“广汗法三通六顾方药体系”后,病情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治愈——

广汗法:中医治愈银屑病如何可能

时间:2017-07-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柴 玉

  郝然(化名)听了张英栋的话,心里有了亮光,眉头渐渐舒展开了。

  郝然今年27岁,北京姑娘,貌美如花。她发现皮肤出现异样,是在准备拍婚纱照的那个早上。先是胸前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小红点,随后是后背、腿部。专家诊断为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牛皮癣),让这位待嫁新娘仿佛瞬间跌入了冰冷的深渊。

  给她诊断的医生推荐了张英栋,山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广汗法研究室主任,一个帮病人正确出汗治愈银屑病的大夫。

  “这个病没什么不好。”张英栋微笑着对眉头紧锁的郝然说,疾病在皮肤上,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积极治疗,以尊重、顺应的态度和皮损对话,让身体从偏离的轨道回来,就能收获健康,“回去看看广汗法的书,读懂了来考试住院。这段时间不做任何治疗,身上的红点如果越来越多,不用惊慌,对疾病本身,是件好事。”

  “是好事”“广汗法”“考试入院”……郝然虽然不能完全听懂张英栋的话,但是已经很期待这次治疗。

  入院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让患者成为自己的医生

  2016年1月7日,由张英栋牵头的银屑病纯中医病房在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设立了11个独立床位。所有入住纯中医病房的患者必须通过网上预约,参加考试后入院。不仅患者本人考,陪护家属也要考。

  “广汗法治疗银屑病的首要条件就是以患者为主体,入院考试不是为难患者,而是希望他们能了解银屑病,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张英栋说,小病靠医生,大病靠自己,患者只有真正理解主治大夫的理念,理解广汗法并完全配合才能事半功倍。

  经过一段时间准备,郝然坐上了去太原的动车,来到位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分院四层的银屑病纯中医病房。考试是在治疗室进行的,试卷分ABCDEF卷,有填空、判断、选择和问答题,考试时间半小时。郝然虽然分数不高,但还算顺利通过考试。

  接下来是入院常规检查。下午5点半,郝然被通知带上笔和本子参加医患交班会。交班会前,她看到十几个人嘻嘻哈哈,聊得很开心。如果不是有人穿着白大褂,根本分不清谁是大夫,谁是病人,他们之间互唤对方名字中的最后一个字,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也像个大家庭。

  大家先做了一套八段锦,接着都拿出小本子,患者介绍自己一天的情况:出汗匀不匀、精神好不好、大小便怎么样……医生认真地记录着。然后会由一名医生或者护士讲“每日一课”,期间会提问患者,患者也可以就所讲内容,结合自己的病情分享感悟。与其说是交班会,不如说是一次小型学习研讨会。

  在整个交班过程中,郝然发现,很少有人提到皮损,这让她觉得奇怪。“忘了病,关注汗,关注人的整体健康,可达到不着力于治病而病自治。”张英栋这样解释,银屑病是全身状态失衡的一种皮肤异常表现,而汗出情况是皮肤状态的一个直观的指征,汗出障碍是病的根本,汗出恢复和保持是治愈的根本。

  郝然当天在小本子上写道:交班会就像家庭聚会,没想到医院里还能这样温馨。通过正确出汗来治病,这太神奇了。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很赞赏这种学习型的治疗。

  广汗法诞生记

  源于经典的创新

  张英栋的广汗法源于对《伤寒论》原文的推敲和对医理的思考,“对经典学习越深入,对汗的理解就越深,临床法门越多、越灵动。”

  在治银屑病之前,张英栋的主攻方向是损容性疾病——痤疮、色素斑、扁平疣等。偶然一次机会,朋友把一位10年不愈、越治越重的银屑病患者介绍给张英栋。看到患者一点点绝望,张英栋实在不忍,他花了3个多月时间,废寝忘食地查阅书籍。突然一天,一份资料中的“汗”字让张英栋有所悟,在随后的学习和思考中,以“汗”为思路的实践越来越清晰。

  《伤寒论》中有句话:“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一时许”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合起来组成“正汗四要素”,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即“正汗指征诊疗体系”。随之,“三通六顾”方药体系逐渐清晰:治疗以“通”为核心,“通”以汗为标志,“三通”为表通、里通和气通,“六顾”为一顾缓急、二顾阴阳、三顾部位、四顾寒热、五顾虚实、六顾脾胃。“广汗法”应运而生。

  “微汗、均匀、持续、和缓;一天到晚,全身总是暖暖的、潮潮的;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郝然每天都会念上几遍。做到“一滴汗出遍全身”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郝然还有病友们与广汗法团队共同研发了神器如黑豆油、羽绒护腿套、控汗粉。擦拭黑豆油可以使皮肤温润,穿羽绒护腿能帮助最不容易出汗的小腿汗路通畅,控汗粉防止局部汗多。

  患者有时也会焦虑,为了防止复发,以后都要这样时时关注汗,该有多累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张苍在给广汗法的书写序时说:“佛家讲,汝今能持否?因为惰性,很少人会主动修行。但是有了银屑病,就有了一个修行的契机,一个关注自身健康的契机。把自我治疗视为主动修行。一生如此,不亦乐乎?”也正如张英栋所说:“我们可以在修炼正汗的过程中培养慈悲心、平常心、正觉心。”

  一个星期后,郝然在小本子上写下了一句话:“学会看懂身体的语言和密码。尊重皮损,尊重身体有问题时症状的提醒,给健康一点时间。为健康好好修行。”

  十八般武艺齐上阵

  创立纯中医病房模式

  早上8点,和往常一样,张英栋带着4名主治医生查房,问诊、号脉、看舌相,然后调方子。在纯中医病房住院的患者都是两天一方,一天两次问诊。张英栋的手机里存着所有他看过的病人的方子,他要随时调出来根据药方回答患者的各种询问。

  纯中医病房的大夫和患者,有一个叫“汗友会”的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郝然喜欢“汗友”这个称呼,也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汗友”。

  早上9点,住院的“汗友”们准时开始做治疗。第一项治疗是督灸,在患者的督脉大椎至腰俞的脊柱部位,铺上3厘米厚的姜泥,姜泥上面放置三角锥形的艾绒,点燃艾绒,灸半个小时,随后换上新的艾绒……督灸后身体温热,对补阳气、调节免疫有很好的效果。

  接下来的火针治疗是最令“汗友”们觉得惊心动魄的。给郝然做火针的是山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的张瑞,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张瑞就跟着张英栋学习广汗法。张瑞在行针时,动作娴熟、敏捷、准确,一刺即达所需深度,很像武侠高手“小李飞刀”,例无虚发、刀刀制敌。

  按照君臣佐使配伍汤药;电针、火针;督灸、艾条灸;放血;闪罐、走罐;推拿;穴位贴敷……在这个纯中医病房,每一位中医都有十八般武艺。

  张英栋说,银屑病纯中医病房是为了实现“中医思维理性化,中医诊疗规范化,中医疗效客观化”的愿景。

  截至2017年6月底,来自全国各地的258名患者入住纯中医病房,仅有2人口服化学合成药物配合治疗,其余患者全部应用中医方法和天然药物,所有患者全部做到了不输液、不打针,成就了目前银屑病纯中医病房的初步特色。

  广汗法应用十多年来,一件件中医诊疗器械渐渐浮出水面:动态恒温静浴仪、汗出状态动态监测仪、皮肤能量分布动态监测仪、微汗机器人……有些已经申请专利,有些已经试用于临床,有的还在进一步实验。

  通过治疗和学习,郝然的治疗日志写得越来越专业:“《黄帝内经·素问》里讲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提示人体内的垃圾应该向外发散。每天的督灸、电针、火针等中医治疗,就是让我们气血通畅,帮助体内垃圾排出,把身体控制在健康状态,达到阳气内蒸、腠理开通,以得正汗。”

  可以喝羊汤、品温酒?

  颠覆观念的生活处方

  郝然刚住院时,看到病友们吃羊肉、喝温酒,十分吃惊。在她的意识里,皮肤病是绝对不能吃发物的。

  “发物本身就是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张英栋说,发物可以补充和发动人体的阳气、脾胃之气,可以提供让体表变得温润的力量,促进汗路通畅,达到正常出汗。吃发物若能使体内更加通畅,发物就成为银屑病患者的“保健品”,不但能预防银屑病复发,还能预防其他疾病。

  但是,吃发物有个原则,就是“见汗吃发物”或者住院后在大夫指导下吃发物。在治疗的第二个星期,郝然开始试着每天喝羊汤,喝后身体暖暖的,微微有汗。她知道,她的体表开始通达,出汗开始慢慢正常。

  广汗法的治疗体系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方药的应用,另一方面是生活处方,就是教会病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哪些调整。郝然在治疗中学会了“四多两温度”,“四多”指适度多晒太阳、适度多运动、适度多穿、适度多吃发物;“两温度”指身体的温度和心灵的温度。

  说到温度,颠覆郝然观念的还有张英栋对待发烧的态度:珍惜发热、享受发热,正视发热,感激适当发热和创造适当发热的机会。张英栋认为,发热是阳气与外邪相争的结果,只要安全,烧就是在治病。张英栋的很多患者是经过偶然发热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而很多患者却是因为外感病发烧被误治而得的银屑病。

  郝然在总结自己的发病原因时,找到了患病的“导火索”,病前扁桃体发炎引起发烧,39摄氏度,随后去输液消炎。退烧后没过多久,身上就开始出红疹。

  她在日志本上写道:“现在我的小目标是,保持身心都暖暖的。偶尔来一次发烧更好,调动体内的‘好医生’,提高自疗、自愈能力。”郝然的治疗已经从被动转为主动,从最初对张英栋充满信心到现在对自己充满信心。

  治疗“不死的癌症”,还有更绝的

  遵循生活处方,不药而愈

  银屑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然而有患者不用药,通过广汗法就自愈了。如果不是郝然亲眼看到,怎么也不会相信。

  有个被诊断为银屑病的5岁小男孩,孩子妈妈一开始读张英栋的广汗法书籍,是为了能通过入院考试。在读的过程中,严格给孩子用书里写的生活处方,并通过电话、微信及时和张英栋沟通,没想到一个月后,孩子身上的皮损没有了。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和一面锦旗赶到太原,感谢张英栋。

  银屑病患者在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情况下,通过广汗法生活处方就把病治愈了。张英栋的“汗友”群里,有不少这样不药而愈的例子。

  张英栋说:“医生不是卖药的,应该是教练,引导病人康复。纯中医病房的治疗更像是应急培训和集中训练,目的是让患者更好地贯彻生活处方。”

  “我们可以用药物帮助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运动、调节情绪、晒太阳、泡澡等生活方式的调整让人体慢慢恢复正常出汗。如果遵循生活处方,实现了正常出汗,就会不药而愈。”

  不过张英栋也强调不能迷信不药而愈,“是否可以不药而愈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动态判断。执迷于不药而愈,和执迷于药物和医生,同样可怕。一些患者学习广汗法后开始执迷自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非常可惜。从比例上看,不药而愈的比例不会超过3%。”

  在郝然住院的第二十一天,大夫通知她可以出院了。为了和刚入院的皮损作对比,她拍了照片,急性点滴型银屑病的皮损已经全部消失了。

  “看到对比图时,我惊呆了,除了电针、火针留下的针眼外,根本看不出曾经皮损的痕迹。我感激这场病,是它让我停下来,感知生命;感激广汗法,它让我开始敬畏疾病、敬畏健康,让我的生命得到重启。”

>>>>记者手记

立足继承 善于创新

本报记者 柴玉

中医经典是中医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药学家屠呦呦,受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发现了治疟疾的青蒿素。张英栋的创新也是源于对经典的推敲和思考。比如在经典中研读“正汗”的描述,用于临床提炼为“广汗法”;比如推敲经典中“将息”的本义,用于临床强化了方剂的量效关系;比如将经典中“正汗”的描述数据化、量化,利用现代科技研发“汗出状态动态监测体系”;比如将《内经》中“邪风之至”一段加以发挥,创新“健康四道门”理论用于发热和咽部疾病的诊治……

继承是根、是本、是源,创新是枝叶、是花、是果。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就能运用古人智慧解决现代重大临床问题。

在继承中创新,首先要研读经典,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其次要勤于临床,善于思悟,培养创新意识。中医的生命力、优势在临床。从临床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突破创新,再回归临床检验创新成果。

善于创新,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在创新中不断形成新特色、新优势,比如张英栋在继承中医药理论方法、创新纯中医病房治疗模式的基础上,研发现代化中医仪器,实践“疗效客观化、可视化”,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永葆中医药薪火相传的有益尝试,值得我们学习。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