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中医传承重心是师徒授受

时间:2017-08-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国医大师 徐经世

  自2014年10月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至今,已有近3年的时间。3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中医药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医药法已经正式颁布施行,“一带一路”中着重增加中医元素,国家大健康产业布局等等,都将中医药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中医人,我倍感骄傲,备受鼓舞。

  我参加过许多大型中医药学术活动,在感受到全社会对中医药的热情的同时,时常在思考,我们作为中医人,要珍惜荣誉,遵守组织纪律,乘此大好时机,发挥引领作用,更好地让中医药服务社会、造福大众,这是中医人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我们要勇于承担。

  就现实来说,我们中医人的责任有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中医药学术传承。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需要培养更多专业的中医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就当前来看,能够真正运用中医传统思维处理临床问题的传承人数量仍有很大缺口。这有“传”和“承”两方面的原因,就名老中医“师带徒”而言,传承工作的主体是“师”“徒”,客体是“师”的学术经验。其前提是“师”“徒”的择选,在“师”的遴选上应注重其有“术”可传且愿意倾囊传授,在“徒”的择选上,必须要筛选那些真正在从事中医药临床,有利学术传承的中医药人,并不仅仅是智商高、学问好就足够,要有一颗为着中医的心,若其仅是为了“师名”而来,学问再好也要慎重考虑。

  其重心应是“师”“徒”这两个主体之间学术经验的授受。对于学术继承人的培养,应把重塑中医思维与中医信念放在首要位置。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传承人首先要放下固有的思维定式,真正地运用中医思维方式,从中医的角度来审视病人,这样就会更容易接受老师的诊疗思路与方法。中医思维和信念的重塑,不是一两天就能够达到的,要通过温习中医经典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的熏陶,潜移默化。这需要平时不断进行自我督促,这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过程。

  二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立足之本,唯有真正的临床疗效才能够为社会大众所认可和接受,才能够保持中医的生命力,发挥中医药的原创优势。当前时期,中西医并行发展是我们的国情,患者就诊,对中医的疗效有双重要求,既要看到临床症状的消除,还要看到实验室分析的指标是否转为正常。我认为这个问题要从病的性质去回答,如属功能性疾病,大多实验室检测指标处于正常范围,通过治疗症状得以消除,可说治愈;而器质性病变,实验室检查指标异常,求于中医,施以中药,求之于效,这需要我们通过自身努力,运用中医辨证思维,从经典中寻找方药,引为今用,有的还是能够取效的。

  就临床实际而言,如何把现代科学有机地融于中医,尚存在不少潜而未述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在治疗疾病中,往往单纯依赖于实验报告去处方用药,而没有很好地在“为我所用”上下功夫。发挥自身优势,保持特色,才能与时俱进,决不能在武装了自己的同时,捆绑了自己。这是必须有机利用现代科学的目的之所在。

  三是加强中医健康宣教。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养生热情更为高涨。中医治未病这一亘古常新的理念,作为具有原创性优势的健康认知体系,正是着眼于把握健康,防患于未然的积极主动的健康观和方法论,必然会在全民健康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但是现实中存在养生专家层出不穷,养生著作琳琅满目,养生节目让人眼花缭乱的乱象。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出现,不少机构或个人打着中医的旗号,断章取义,传播各种偏怪奇谈,偷换概念,误导大众。

  给民众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尤为重要,我们中医人应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应当在做好医疗保障的同时,多做健康宣教与指导,积极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治未病不是单一个体行为,或行业行为,也不是一时一地的区域性工作,而是需要在国家健康事业建设的大框架下,放到整个社会、经济、人文、自然和谐发展的大格局之中整体统筹规划,长期稳步地推进。

  对于治未病,可以用5句话来概括:法于阴阳,顺应天时;居住适宜,环境为要;饮食有调,注意偏胜;形神修养,自我心知;运动有度,贵在坚持。(徐经世)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