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近年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逐年提升。至2016年,在校生总数1.2万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5.43%。如今,快速发展的学校又站在新的起点上——

建院升本 走特色发展之路

时间:2017-09-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本报记者 栗征 通讯员 张华荣

  “升本是适应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应尽之责,是策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是提升抚州市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之措,是促进抚州市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之需,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生存之道。”2016年9月27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召开建院升本动员大会,校长胡志方向全校教职工及部分学生代表作动员报告。他详细阐述学校建院升本的必要性,并鼓励大家坚定信心,久久为功。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前身为1986年创建的抚州中医学校,2004年由中专升格为专科学校,是全国成立较早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之一,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的新型特色高等院校。近年来,该校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逐年提升。2008年招生突破2000人,2013年办学规模突破1万人,至2016年在校生总数1.2万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85.43%。如今,快速发展的学校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集中力量打好“建院升本”攻坚战,为健康江西建设和中医药强省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积极策应国家战略

  “国务院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江西省也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打造江西‘中医药强省’战略目标。”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黄文贤说,“将我校升格为应用型中医药类本科院校,对提升江西省基层中医药人才学历层次和服务能力具有积极作用,既是积极策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也能促进江西建设中医药强省战略。”

  该校计划于2018年正式提出升本申请,希望在“十三五”期间完成建院升本。建院升本工作得到抚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16年7月,抚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鸿星召开现场办公会,明确市委市政府在组织领导、土地支持、经费投入、机构编制、人才引进、实习实训场所、专业学科建设等七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8月,抚州市政府筹建市属本科学院领导小组成立,张鸿星出任组长。

  2016年10月,该校正式成立筹建本科学校领导小组,黄文贤和胡志方任组长,下设创建本科学校办公室,围绕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开展调研,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

  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尽管得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江西中医药高专建院升本仍面临着困难与挑战。

  在全国众多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不止江西中医药高专对建院升本跃跃欲试。其他省的兄弟学校也纷纷提出了升本口号,也有的提出升本申请,但很快被驳回了。原因很简单,同一省内两所中医药高校之间的关系难以处理。

  同样的问题摆在江西中医药高专面前,如果升本成功,是做第二所江西中医药大学,还是另辟蹊径,找到一条符合自身条件的特色发展之路?

  答案显然是后者。据该校创建本科学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徐泽宇介绍,该校计划在升本后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健康学院,突出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康复、健康养老、健康管理等专业布局,侧重于中医药健康服务行业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升本后,学校仍将致力于培养面向基层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据统计,江西中医药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到基层一线医疗岗位就业的不到2%,远远不能满足江西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的实际需要。”徐泽宇说,“而我校就是要培养面向乡镇、社区的基层中医药人才,尤其是中医药健康产业人才,填补这一空白。”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如果没有足够的积淀和底蕴,建院升本必然无从谈起。秉承着“立足抚州,服务江西,辐射全国,培养大批适应中医药行业和康复保健市场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江西中医药高专培养了一批批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该校一直坚持牢牢把握中医药特色,反对盲目开设新专业。目前,该校仅设有15个专业(方向),包括中医医疗、康复保健、药学、护理四大专业群。“相比其他同类型学校,我校开设的专业相对较少。”徐泽宇介绍,“我们也曾经考虑过,要不要增设诸如医学检验、影像等在社会上有很大需求的专业,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我们认为,必须紧紧围绕中医药特色来进行学科建设,把中医药相关专业做大做强,这是我们的立足点。”

  该校“旴江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已获国家级项目批准立项,从今年起,学校开设了旴江医学试点班和建昌帮药业试点班,以期做大做强盱江医学流派,振兴建昌帮药业。

  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升格本科的内涵所在。自2004年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以来,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高,曾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成果奖一等奖1项,已初步具备开展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能力。该校还通过“外引人才、内强素质”不断壮大师资力量,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栗征 张华荣)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