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多举措提升上海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

时间:2017-09-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张怀琼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 张怀琼 上海市高度重视基层中医药工作,始终把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基层中医药工作人员素质作为中医药工作的重点来抓,特别是“十二五”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在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同时,着力加强基层中医药内涵建设,创新基层中医药服务模式,优化基层中医药工作机制,基层中医药服务与水平显著提升,在缓解群众看病就医,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织好一张“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是社区中医药服务提供的主要场所,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为依托,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为目标,不断完善社区中医药网络。加强社区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中医科,99.58%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相对独立的中医综合服务区。

  通过以点带面,不断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实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全覆盖,中医药服务可及性得到显著提高。

  彰显中医“特色”

  中医药在漫长的发展与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由于其安全、有效、廉价、方便而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我们以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抓手,注重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丰富社区中医药服务内涵,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吸引力。强化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普及。遴选出新一批12项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师资与推广员培训。

  目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能够提供针灸、火罐、推拿、熏洗、穴位贴敷等中医药服务。突出中医药技术特色与优势,将“治未病”理念、技术与方法融入到现有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在重点人群保健、慢性病人群健康管理中,探索用中医药的方法管中国人的健康,为居民提供中西医融合的健康管理服务,不断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建好一支队伍

  社区中医药服务提供的主体不仅是中医类医师,更是社区非中医类人员。为此,我们对社区在岗医务人员开展分类培养与培训,全面提升社区整体中医药服务能力。对于基层中医人员,设立“优秀青年中医临床人才”“杏林新星”等人才项目,培育一批基层中医药骨干;开展中医医师转岗培训,加强中医人员全科思维与技能培训,使中医医生更好地提供综合的、中西医融合的健康管理与常见病、慢性病诊疗服务;开展中医专家师带徒工作,组织中医专家,深入社区带教基层青年中医医师;开展“上海市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传承研究工作室”建设工作,对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和研究,更好地发扬和传承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

  营造良好氛围

  近年来,积极组织上海市基层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竞赛、健康管理中医药知识竞赛、社区中医康复技能竞赛等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进,不断提升中医药人员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促进中医药人员安心在基层工作,在基层工作开心。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传播载体以及健康大讲堂、东方讲坛等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中医药知识,让社区居民了解中医。

  通过建设一张覆盖全市的社区中医药服务网络,打造一支中西医融合的居民健康守门人队伍,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医药示范中心与服务项目,营造一个热爱中医、使用中医的良好氛围,上海的中医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社区的中医药设施、设备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布局进一步优化,中医药文化氛围得到充分体现,服务环境更加温馨,为有效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药全面参与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涵要求得到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中医药服务已经成为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大亮点,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基层中医药惠民效果逐渐显现。

  以后,上海市将以中医药融入家庭医生服务为重点,推进家庭医生服务与中医药服务在社区中加速融合,强化中医药技术和方法在家庭医生服务中的综合利用,建立不同资源配置和服务需求下家庭医生中医药服务提供模式,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均衡化、优质化,不断满足基层居民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张怀琼)

(责任编辑:许艺颍)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