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面对中医药国际化这块难啃的骨头,打造全产业链服务,需要相互补台,不是拆台,形成大合唱,讲好中医药故事。中医药走出去,不是一个医药品牌的事,也不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中医药人乃至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使命。

不拆台 合力讲好中药走出去的故事

时间:2017-09-28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王君平

  凭借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紧扣美国FDA大门20年,当Ⅲ期临床即将完成临门一脚之际,尚需增补试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发文,称复方丹参滴丸药品“无效”。对此,天士力回应,不存在“失败”之说,李连达的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企业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权益。

  围绕复方丹参滴丸的国际化进程,这几年双方互怼不断,遑且不论孰是孰非,是非曲直自有公断。对于公众来说,透过纷争的迷雾,中医药国际化究竟去向何处?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组成,致力于讲清其作用机理,厘清其有效成分,天士力成为现代中药的代表。像天士力这样的企业,走出去的路一波三折。从1997年完成FDAⅠ期审批,直到2010年1月完成Ⅱ期临床,中间停顿10多年。从2012年8月12日,临床Ⅲ期试验正式启动,截至目前还没有完成最后的审批。走完FDA药品审批程序,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不可能一蹴而就,注定道长且艰。

  如今,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到了一个重要关口。迈过FDA这个坎,了却多年的夙愿,值得中医人为之欢欣鼓舞;即使是被挡在门外,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也不会因此戛然而止。

  目前,我国有5种中药通过美国FDA的Ⅱ期临床试验,有4种在欧盟注册研究,相信更多的复方丹参滴丸必将脱颖而出。即使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临床验证,挡在中药国际化进程中的坎一个也没少,资金、技术、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壁垒一个也没消除。中药走出去,抱着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心态,坦然面对,多些宽容,少些抱怨,多些过程努力,少些结果期待,中药国际化自有冲破冰山的那一刻。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也是代表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中药走出国门,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抱团走出去,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文化、产业“六位一体”的全方位对外交流与合作。正如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鼓励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加快打造全产业链服务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国际品牌。”

  面对中医药国际化这块难啃的骨头,打造全产业链服务,需要相互补台,不是拆台,形成大合唱,讲好中医药故事。中医药走出去,不是一个医药品牌的事,也不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中医药人乃至每个中国人的共同使命。比起中医药国际化的大局,个人恩怨与企业得失又算得了什么?摒弃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携手点亮中医药国际化未来。

  中医药走向世界,是因为世界需要中医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全世界总人口的40%。目前,中医药市场仍是一片蓝海,蕴含巨大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美欧日韩等国正在积极开展中医药研究,布局中医药研发与生产,形成倒逼机制,让我们不能坐在家门口坐等“被国际化”,主动走出去时不我待。

  中药国际化老路已经行不通。盘点2016年,中药材及饮片、提取物、中成药、保健品出口均陷入负增长,且出口量和出口额全部“双降”,在中药类商品出口记录上实属罕见。而提取物出口额占据中药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这种依靠卖资源、毁环境、低附加值的路子注定不可持续,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转换发展模式,告别营养添加剂等非药物身份势在必行。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医药走出去,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变,也离不开中医药苦练内功的努力。一个与现代医学相互借鉴、共同补充发展的中医药国际化时代悄然到来。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中医药国际化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作者王君平系人民日报社记者)

(责任编辑:刘茜)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