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伐林栽参不利生态,发展林下参并逐步走向非林地种植人参是趋势。日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等完成的“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关键技术”通过验收——

人参全基因组助力精细农田栽参“中国模式”

时间:2017-10-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黄心

  人参是最有影响力的中药,被称为“百草之王”。中国是人参大国,产量约占全球的70%~80%。但长期以来中国人参市场价格偏低,一度价格不到韩国人参的十分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韩国人参种植科研基础扎实并普遍采用农田栽培模式,便于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保障安全和品质,形成市场品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陈士林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表人参全基因组图谱,开发人参育种分子标记,填补人参遗传背景研究空白。在此基础上依托吉林省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伯礼院士工作站,协同多个单位,并与株式会社津村开展国际合作,联合攻关“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关键技术”,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与白山林村中药有限公司等单位实施并推广。

  “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关键技术”项目得到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吉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日前,由中国中药协会组织并主持验收,吉林人参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淑莹教授作为专家组组长,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实验基地现场考察、审阅项目资料、听取成果汇报。经过质询、答疑和讨论,专家认为该技术体系从组学角度入手人参农田栽培问题,科研深入,操作精细,已获得较高产量和质量人参,具有多项重要科技创新,建立了精细农田栽参的中国模式。专家认为应继续加大对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关键技术的支持,继续加强该项目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项目负责人陈士林介绍,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为基础,对人参农田生产进行精细农业管理,其关键技术包括以GIS(地理信息系统)等为主的信息技术,以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土壤宏基因组学等为主体的生物技术,解决人参种植中精准选址、品种选育、土壤改良、施肥管理、病害防控等关键问题,实现人参药材的安全及优质。

  据了解,项目建立了无公害人参农田精细栽培技术体系,提供了由伐林栽参向农田栽参转型发展的新途径;建立无公害人参药材及饮片农药残留及重金属限量标准及品质溯源技术方法,确立中国无公害人参与国际规范接轨的标准,促进了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经在吉林省通化、靖宇等地建立数千亩的人参农田精细栽培实验基地和推广基地。

  人参基因组大小约3.5Gb,是最大且最复杂的药用植物基因组之一。陈士林团队通过高通量测序成功组装人参基因组并解析人参皂苷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美国基因组网站以“首次完成人参基因组”为题进行报道。团队还应用质谱成像技术精准定位不同人参皂苷型分布,为人参深入研究与精细栽培提供生物遗传基础背景支撑,该团队是国际药用生物基因组研究的领军团队。(黄心)

  (责任编辑:高继明)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