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仁”“和”连通医与儒

时间:2017-11-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导读:作为我国传承数千载的医学科学,中医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深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有着怎样的联系与共通之处?儒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近日,在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儒家思想与中医药文化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药文化研究专家就中医药文化与儒家思想的融通互动与发展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现摘编他们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国医大师王琦:

中医的现代科学认证须转型不“转基因”

  中医学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独创性的价值。中医学理论是以调节平衡为主,自成一个自调节和控制系统。和谐便构成了中医学的思想要素。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运用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手段;治病讲究防患于未然,这与当代医学以人为本的思想巧妙契合,与绿色医学的发展方向殊途同归,顺应了发生医学模式向健康医学模式转变的当代大医学之路。让中医融入世界语境中讨论,实现自身转型,才能与世界医学接轨。中医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发展演变传承至今,本身内涵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除此之外,中医自身要有转型意识,有意识地走出去,跟随历史的发展进程继续前进。

  坚守中医学的逻辑性与母体性。中医学讲究整体综合诊治,具有天人相应的生态医学观,自稳调节的生命观,上工治未病的预防观,以人为本、因人制宜、以平为期纠正失衡的治疗观,养生保健、延缓衰老的“保命全形”观……这些思想都是引领未来医学的重要指导思想。

  增强文化自信,坚定中医学的母体性,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指导医疗实践。中医药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态势,表现中医理论和逻辑严谨的学说体系也要逐渐完备,使其具有再生与持续的特质。在坚守精神和灵魂的基础上,形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保持持续性发展。作为以历史为主线的医学,要坚定中医学的再生性与持续性,既要吸收先进科学文化,吸收社会实践成果,还要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

  坚持中医学的时代性,迎合时代的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挖掘中医的价值内涵,促进中医学术的现代转变,使它发出时代的强音。要确立为我所用的思想,用思想、理论和方法武装,不断地促进中医的先进性。要做到时代性,把标准化作为创新支撑的保障,在世界中医里赢得话语权,解决中药出口的问题;确定中医概念,形成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构建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中医规范化的学科。

  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医用现代科学进行认证,要转型但不能“转基因”。中医一定保持质地、保持原则,在不“转基因”的前提下,转其形态。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在多样文明、多样文化中,矗立自己的精神和灵魂,立足于民族的文化,建立文化的自信和自觉。

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严世芸:

“和”是认识理解中医学的基石

“和”是中国传统中医重要的原理,也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和”的思想渗透到中华文明的哲学、历史和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和思想是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一种思维模式和价值追求。“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

古人认为“和”是天地万物运行的一个规律,能够做到中和,就接近天理,符合规律,是很根本、很重要的哲学原理。

“和”是万物产生的重要法则。到达中和状态时万物才能化生,这是宇宙间不同物质之间关系、状态的一种表达。很多医家有所发挥,将人的生命与天地“和”起来解释、研究。

“和”是社会和人际和谐的准则,指的是社会万邦和谐的关系。社会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和的关系,而且在不断发展中。“和”已经成为中国的道德价值观念。

“和”大概有和平、平和、和谐、和合、中和、融合、调和等意思,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原理之一,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心理、信仰、行为的范式,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思想原则、精神道德伦理,涵盖了宇宙天地万物生成、自然运行法则、仁人社会、道德修养、方法准则等各个方面。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贯穿着“和”的思想,它是认识理解中医学的基石。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易当中,保持其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在变易中协调和谐状态的关系是人生命健康的根本。

“和”既是中医学面对生命发生、发展过程各种生理、病理复杂状态和关系的一种哲学总结,是中医学的重要学理,也是认识和把握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思维方法和思想原则。“和”简明正确地表达了健康生命的阴阳、精气神、脏腑、经络、人与自然等物质、非物质的各种不同要素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追求。其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不断运动变化中,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协调和谐。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振国:

儒学促进古代医学考试制度“规范化”

科举制度是自隋到清长达1300年间,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是儒者实现自己修齐治平理想的重要途径。中医常常讲学术的师承,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国家层面的医学人才培养与考试也是非常成体系的,这主要是受儒学特别是科举考试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思索。

儒学的发展在宋代达到一个顶峰。宋代,继承了隋唐两代人科举考试的制度,比隋唐更加严格、规范,医学考试制度也进一步完善。“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是宋代名臣范仲淹的名言,也是宋人对医学认识与态度的重要标志。范仲淹于庆历四年(1044年)上奏仁宗,对医生考试提出了很详细的建议。

从宋代的国家医学考试试题集《太医局诸科程文》看,宋代已经有了非常系统的命题和考试制度。嘉祐五年起,增加《神农本草经》作为考试内容,占十道中的二至三道之多,且规定如全答不出,即使其他科目再好也不予录取。这说明光有医学理论还不行,还要通《本草》,识药物,通药性,方才允许行医,才能提拔重用。

各科考试中还要考各自专科内容,太医局提出,眼科等小科所考科目,较之大小方脉等少,相对较易,为保证公平录取,要提高合格标准,要求十道必须答对七道,才算合格。

宋徽宗崇宁年间“医学”的设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宋会要辑稿》记载了奉圣旨议设医学的过程。“所有医工,未有奖进之法,盖其流品不高,士人所耻,故无高识清流习尚其事。今欲别置医学,教养上医。” 因此,设立“医学”,与太学等同级并列,共同从属于国家最高学政机构国子监,大大提升了医学教育的地位。“医学”学生应试得中后,其资格与其他三学学生是一样的,可以出任各级官职。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医学”取代太医局成为主要的医科教育机构。此外,试补、考察仿太学立法,以及与太学三舍一样在太医学实行“三舍”考试制度,私试每季一次,共分三场,每月考一场;公试每年一次,春季举行,考二场。方脉、针、疡三科的考试各有不同。每次考试评上、中、下三等成绩,以公、私试的综合结果来决定三舍的升降。这些制度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医学考试的规范化。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

中医站在“中”的立场上讲中和

“仁者,人也。”一般说来人文精神具有三个特性:仁性、理性、超越性。所谓仁性是以人为本,所谓理性是人有真理追求、有价值信仰。超越性,则表现为和谐性,是一种共生的精神。

中医充满了这“三性”,在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的指导下,给病人温暖如春的感觉。比如号脉,当大夫用三个指头搭在病人手上时,医患是相通的,患者会感受到医者的温度,那是冰冷的仪器无法传递的温度。

中医的核心价值可以概括为“阴阳中和”,这4个字既是对“仁心仁术”的诠释,又是对儒家,同时也是对道家、佛家综合观念的一种集中体现。

所谓“中”,儒家称为中庸,道家称为中道,佛家称为中观。所谓“和”,儒家称为仁和,道家称为柔和,佛家称为圆和。儒家是站在阳刚立场讲中和,道家是站在阴柔立场讲中和,佛家是站在空性的立场讲中和,中医则不偏阴也不偏阳,是站在“中”的立场上讲中和。很多人攻击中医太简单,说一个人有病,是阴阳失调;怎么治病是调和阴阳;病治好了,便阴阳调和了。我说越简单的东西,越接近事物的本质,阴阳中和,就是健康人。

我们家世代从医,一直在进行人文传承,秉承家规“大医精诚,传家有道”。家规不仅含有医德和医术,还拥有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张氏家训:“自强精进,厚德中和”,体现了阴阳中和的核心价值。我家有一幅对联:“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事无奇但率真。”医者的厚和真内含于此,大医精诚的特性被很好地体现出来,通过代代传承,使得中医“传医有道”,用一颗赤诚之心,普度众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王新陆:

医儒皆以人为本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儒学精神内涵。中医、儒学最根本的思想就是仁爱思想、人本思想。

仁爱思想是儒学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语言都贯穿了仁爱思想,这是儒学的立足点和根基。人本思想是儒学最重要的精神内核之一,人本思想与中医药学息息相关,中医是以人为本治人的病,“医”“仁”一体,密不可分。

君子和普通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看是否有仁爱的思想。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者也。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中提到“有养”,就是可以抚养,可抚养之事未必有抚养之心,现在提到“孝顺”往往指抚养老人;而孔子说牛马都能抚养,和抚养老人有什么区别?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敬爱、仁爱。仁爱,是儒学的基本概念。

“万善孝为本,源心不源迹,源迹贫家无孝子”,从孔子思想延伸出这句话,这是以仁爱为基础的思想。

孔子的人本思想不仅仅是仁者爱人,“仁”是一种博爱的思想。除了“仁爱”以外,更重要的是人本思想。孔子的人本思想也一直贯穿在中医学问之中,两者相通,为人服务。中医学从张仲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到孙思邈《大医精诚》对孔子人本思想的诠释,都在解释中医的人本思想,这与儒学是一脉相承的。

儒学的人本思想对中医学影响非常深厚,儒学的人本思想和中医学的人本思想息息相关、世代共存。

从“仁爱”出发,回归人本,关注医儒共通的“人”,就是以人为本,也是“仁”。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吴世彩:

《周易》启动了中医学理论的有序发生

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本以“符号”来表达其“象数”模型。它对祖国传统医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以其精湛的哲学思维模型,启动了中医学理论的有序发生。

“易”模型与中医理论的“元”思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易”“无极”“道”,均表达一个物质系统演化的混然如一的“混元”状态。物质高度混元统一,处处极性相等的特殊时空存在状态是为无极。阴阳分界之“域”的时空状态乃太极。古人以阴阳二气为基始,从千变万化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概括出基本物质形态,并以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命名,从而创造了八卦。“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模型是中医理论潜在或显在的灵魂和基石。五行也是此理,中医又叫三、五之学,这是其理论根本。

易之三才的“一源三歧”模型,为中医创生了起于胎胞中“一源三歧”的“督脉、任脉、冲脉”三分法,创生了望指纹的“风关、气关、命关”三关学说;更创生了六经辨证、三焦辨证两大中医辨证体系。从上焦、中焦到下焦,皆可结合温病之生发、流行以及其病症略见一斑;从六经辨证往往是由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及其病证中可充分证实。

综之,以《黄帝内经》为根为源的中医理论,深受《周易》哲学思维的影响。尤其是,易(无极)、太极、阴阳、三才等哲学思维模型的衍化流传,直接影响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医易同源,源于易理中精湛的哲学思维,源于《周易》却见证于医理的阐述与应用。“医易同源”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弥足珍贵的奇观。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刘兵:

壮医“三道两路”核心理论形成有“中医背景”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说,有一个学说叫作“社会建构论”,社会建构论在世界范围科学理论领域很有影响。可以利用这种研究立场,对在20世纪末出现的“新壮医”的核心理论的建构进行考察。这种新壮医最核心的身体理论就是“三道两路”。三道,指谷道、气道、水道;两路,指龙路、火路。

这种新壮医的核心身体理论,具有一些既独特又直观的特点,同时又与中医、西医等学说具有某种相似性。其实,因为研究团队成员大多具有中医背景,中医的影响也明显地体现在其中。

随着这套理论的确立,广西地区也成立了壮医研究和治疗的医院,在高校里开始壮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三道两路”理论也作为核心的理论写进壮医教材。在后来的壮医医师资格考试中,也要求有相关的理论内容。

这样一种“新”的壮医身体核心理论的建构和被接受、被规范化的过程,为理解民族医学提供了很有意思的特定案例。

(责任编辑:朱蕗鋆)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