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为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动参与帮扶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帮不足、扶所需、抓重点、讲方法,实现对口帮扶工作的突破——

用中医思维串起健康扶贫全过程

时间:2017-12-2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董盛 周振国 王建丽

  陕西富县中医医院是县级公立医院。一直以来,该院因诊疗病种少、医疗制度不健全、专科人才短缺、中医特色服务不突出,严重制约了业务发展。2017年,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出帮扶专家,在帮助富县中医医院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同时,开展临床教学、技术培训、疑难病例讨论、病案质控等业务,积极推广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提升了富县中医医院的针灸推拿、康复理疗等治疗水平。而这只是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健康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

  辨证求因补短板

  “在对口帮扶攻坚工作中,一定要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充分加强与受援单位的协调沟通,认真论证帮扶需求,辨证求因,精准找出医疗帮扶的突破口,深入开展医疗帮扶,补齐受援单位亟需的短板。”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赵晓平常常这样说。

  为此,该院在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全面启动的基础上,以实施基层及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抓手,以完善中医药基层事业发展帮扶体系建设机制为目标,加强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努力探索对口帮扶工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对口帮扶成果。

  今年年初,根据富县当地老百姓对中医药服务的诊疗需求,针对当地的疾病谱,该院还帮助富县中医医院成立了重点培育科室——康复医学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势病种、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以及疗效评价标准,为其建设区域内的重点专科夯实了基础。

  审因论治建机制

  2017年初,该院就召开了“对口帮扶双下沉”专题工作部署会,充分发挥三甲医院的人才、技术、管理优势,在受援单位开展了“师带徒”,帮助受援单位建设中医馆,扩大了基层中医药医疗服务范围;遴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中医师在受援单位担任特聘专家或名誉主任,保证了受援单位中医药工作的全面开展。截至目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院累计下派帮扶专家190余人次,通过义诊、讲座、查房等多种形式培训基层医务人员3000余人次,受益群众1.51万人次。

  辨治的重要环节在于治疗症状,但不能离开病因和病位,因为病因、病位是本,症状是标,归根到底不外“治病必求于本”,赵晓平指出,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的保障,在帮扶体系建设上也要建立完善基层骨干人才培养机制。该院重点加强对受援单位人员的培训,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2017年对基层选派的30多名中医药骨干在医院进行了2个月以上的脱产免费培训,参与临床教学、技术培训、手术示教、跟师抄方、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等业务学习。一年的帮扶协作制度和人才队伍建设,为基层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带不走”的中医师骨干队伍,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依法选方见成效

  “聚焦帮扶的薄弱环节和工作短板,这样才能倒逼对口帮扶工作制度和管理水平的真成效,以问题为导向,依法选方,进一步优化思路和方法,提升基层中医药健康扶贫的服务能力,坚决打赢健康扶贫翻身仗。”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王亚丽说。

  旬邑县马兰镇长舌头村是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帮扶点,附属医院按照学校党委确定扶贫目标的总体安排和部署,针对不同贫困户实际情况,以医疗扶贫为载体,依法选方,通过“创新方法、拓宽渠道,因户施法、一户一方”的帮扶举措,量身制定脱贫方案。半年来,医院派出驻村专职干部1名,组织各类医疗专家教授30人次、志愿者80人次为该村义诊、免费体检,针对大病和行动困难的群众入户检查送药,赠送药品价值3000余元。

  同时,针对基层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力量薄弱的现状,该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优质资源,据方议药,依托落户于医院的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建设项目,为陕西省基层1000余家中医馆提供中医特色电子病历、辅助开方、辅助诊断、远程诊疗等信息化服务;并对当地群众开展慢性疾病谱中医药健康宣教与干预指导,让当地人民群众就近享受三级甲等中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董盛 周振国 王建丽)

(责任编辑:郭昱彤)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