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中医走更远,要跨“人才关”

时间:2018-01-09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柳森

  2017年,对所有关心“中医药”前途命运的国人而言,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一年。

  年初,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中医针灸铜人雕塑。此后,我国首部“中医药法”正式落地实施;我国首份中医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台;人社部、国家卫计委在全国范围联合评选30名国医大师和100名全国名中医;一些城市将中医药文化课程送入中小学、将“每千人中医人才配比”列入“十三五规划”。

  然而,在这一切“利好”背后,中医药人才数量远未跟上社会需求的现实之惑未曾缓解。

  前不久,围绕中医药人才如何培养的主题,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办的“卫生政策上海圆桌会议”,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人才培养应该精英化不能批量生产

张怀琼(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主任)

  在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是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及继续教育等形式并存,以院校教育为主。要思考中医药人才培养之路如何走,先要给中医人才做一个分类。

  在我看来,中医人才可以有基本和非基本两类。基本的就是一般的,就是会看病的医生,你在哪里开个诊所,都能看。第二种是中医大家或者是名家,必须要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还有独特的思维和对中医的领悟。基于这样一种看法,面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各有利弊。

  院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第一个特点是一致和稳定,因为这个过程是可控制的。第二个特点是人才的培养具有规模性。如今这么多医院,要看这么多的病,看这么多的病人,光师承带不出来足够的医生。第三个特点是重视现代医学知识的必要性,这一点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础。

  院校教育的不足,一个是缺乏知识教育与临床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我是恢复高考以后第二届学生,1978年进校的,那个时候我们很幸运地遇到一批老先生。这些老先生都是我们的中医大家,因为有非常高深的临床经验,这让他们对中医的认知基础更为扎实,从不照课本读。有位老先生来教授 《内经》,和我们院校毕业以后就直接做讲师的人来教相比,很不一样。

  第二个是目前的中医院校教育现代化教育内容较多,但缺乏个性化。以前我们要学一个内容,叫经方炮制。比如有一味药,必须要学着加工一下。现在基本都没有了,直接买统一供给的。

  相比之下,师承教育比较独到的地方在于,比较符合中医个性化的教育特点、中医基础扎实、临床实践较多。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原汁原味地学习中医,这个非常重要。不足之处包括:不可能培养那么多的人才、师承质量难以保证、单一的知识结构无法应对临床的复杂需求、无法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往往学习的只是“一家之言”,认知结构受老师影响较大。

  如何找到真正适合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之路?我认为有两个经验可以作为我们的他山之石。

  第一块他山之石是艺术领域人才培养经验。中医的人才培养,跟我们很多艺术类人才的培养其实是相通。现在你去看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戏曲学校的人才培养,学业的开始阶段都有一些基本功训练,有很多基本的知识课程,然后再是老师带。中医教育也应该这样,必须要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另一块他山之石是韩医。韩医在韩国的地位相当高,他们的收入比他们西医的收入要高,推行的是精英化培养。

  韩医是必须要上学的。两年预科、四年专业课程,然后参加国家医师考试,参加完考试以后才可以进医院。进医院后,有两到三年的修炼,这两到三年是不能自己看门诊的。最后一点,韩医规定只能用传统医学的方法和思维,不能用西医的方法。这一切决定了韩医的精英化和珍稀地位。我们现在也有一种说法,说今后多少年以后,学中医恐怕要到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去。因为这些地方的中医诊所里是不能用西医的方法的,原汁原味。

  反观自身,我认为中医理论和学术的发展,要有多学科的复合知识,还必须有一个长期的临床实践,然后靠悟性,大器晚成,中医必然有这个规律。你看我们很多老先生,不管是西医或者是中医,稍微到一定年龄了,就开始讲哲学,这是一个道理。

  综合来看,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中医药人才培养应该是精英化,长学制、早临床、多实践、多学科,不应该批量化生产。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补充,但不是灵丹妙药,要谨防鱼龙混杂。如今的中医药法,为中医的未来发展开通了一条道路,但后面怎么具体落实,必须要有理论、要有要求。

不拆掉篱笆就会被社会抛弃

黄煌(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院长、教授)

  我是老师,1982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工作。这么多年来有很多困惑,也有很多苦衷,感到中医教育花了这么多钱,花了这么多人力,但是效果不是太好,至少我个人感觉不是太好。社会上对我们中医教育也有很多不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现在有的从师承的角度,有的从正规教育的角度评价中医教育问题。我感到这些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为这个时代,为这个社会,为这个国家,培养一些急需的人才。

  现在的中医界,什么人才最急需?并不是要多少高明的理论家,多少国医大师,多少领军人物,而是需要大量接地气的基层中医人才,包括中医爱好者。

  中医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养生类节目、民营中医药馆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追捧,民间又出现了大批中医爱好者、经方爱好者。大众化是我们中医的一个潮流,一个时代的特征。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搞中医教育的如果不认清形势,还把中医搞得神乎其神、看不懂、学不会,不拆掉中医行当中的篱笆、推翻门槛、让更多老百姓来学习,那肯定会被社会抛弃。

  如何把中医大众化的基础打得更好?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进经方的普及工作,让中医的文化基因真的在我们每个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下根来。

  大家不要以为中医那么难学,中医其实是非常大众化、生活化的东西。《伤寒论》翻开第一张方“桂枝汤”,里面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在厨房里就找得到。你只要能熬姜汤,就能熬桂枝汤。如果把里面的芍药拿掉,放几块排骨的话,炖出来满屋飘香。中医里面类似这种生活化的东西,最经典的合起来大概是200多张方,最重要的就是100张方。如果把这些全都掌握了,医生已经了不得了。这些方是哪里来的?其实就是我们的前人在生活实践中创制出来的。

  从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的一些方针来讲,基层中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根据现有的目标,所有卫生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都要有中医服务,70%的村卫生室都要有中医服务。按照现在在册的单位数来推及,就需要66万中医人员,可目前现实中我们只有45万。至于各级中医院、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民营医馆、个体诊所数量很可观,但我们现在的培养能力很有限。在这个问题下,我感到,需要一股民间的力量。比如,培训更多基层医务人员甚至是家庭主妇。如果家里人有小毛病,先在家里处理,那我们整个国家医疗保健的底就已经扎得非常牢。

  要实现这个目标,所需的培训并不需要多高精专,短平快就可以。拿刚才说的100张最经典的经方来讲,对医生来讲,需要全部掌握;对家庭来讲,记住其中最常用的10张就行。与此思路对应的培训模式是可以找到的。

复合型人才为中医发展保驾护航

张静(上海中医药大学法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中医人才如何培养?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个命题可以拆分成四个小问题:什么是中医人才?人才如何选拔?如何进行培养?人才什么时候出来?为何首先要对“中医人才”做一个界定?因为我感到,这事关中医在未来将如何体现它的价值。

  中医药法的第四章“人才培养”中,用五个条款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规律、原则、方式和种类做了规定。它说,中医人才是经过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和中西结合教育,然后具备了中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中医或者中西医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这是法律规定的。但是否经过了上述这些教育,就一定是中医药人才了呢?

  现在有些中医医生虽有很高的学历、职称,但他根本就不爱中医、不信中医,在自己的临床当中,用的都是西医的手段,这能算中医人才吗?

  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中医人才可以分为狭义与广义两大类。狭义上的中医人才,是指那些在中医领域出类拔萃的专业人员。他能用中医手段来治疗普通病症,也能治疗疑难杂症,治疗一些在西医范畴中要开刀或者要用极具副作用的化学药物才能治好的疾病。

  广义上的中医人才,应该是中医药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因为现在社会发展得很快,学术分工也越来越细,如果中医只会用中医来看病,而中医人才只有目前这些人的话,那么中医的未来发展就可能会受到制约。所以,在中医医疗、保健、科研之外,那些对中医药产业、中医药文化知识传播、行业行政管理、卫生经济管理、中医药知识产权有所专攻的人,也属于这个人才范畴。

  尤其在中医药大发展时,很多纠纷势必会发生。如果我们不提前做好准备,就会措手不及。现在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紧缺。比如,现在讲中医药法的时候强调要执法监督,但我们有多少执法监督人员真正懂中医呢?当我们的中医出现医疗纠纷时,如果都用西医的那套评判标准来评判中医,显然也是不合适的。中医药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任何行业,人才都是第一生产力,中医有人才,才会有希望。中医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财富。我们要营造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氛围,同时更要尊重人才、保护人才。后面这两项恐怕比培养人才更重要。

(责任编辑:高继明)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