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在中药材种植中,充分发挥“土专家”的能人作用。通过“股份制”方式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效链接,让农户抱团取暖。建立“订单式”中药材生产收购长效机制,让中药材扶贫致富行稳致远——

贵州岑巩:以“药”治“贫”

时间:2018-01-1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何君林

  “阿哥脱贫想发财,妹妹我劝你种药材;如今药材有市场,减贫摘帽致富快。”在贵州省岑巩县,穿行在坡坡坎坎,随时都会听到药材地里飘出嘹亮的山歌,歌声里透出一股子欢快,也透出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的决心。

  近年来,岑巩县全面实施大扶贫、大健康战略行动,结合县情实际,依托自身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使中药材种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带动贫困农户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入股抱团:林下种药材发“药财”

  虽是隆冬时节,但在岑巩县思旸镇岑峰村野牛塘扶贫产业园里,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药材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挖丹参、剪枝、分类、装袋,像是在“挖元宝”“捡钞票”,个个都喜笑颜开。

  据了解,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带领群众奔小康,近年岑峰村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为切入点,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建设岑峰村扶贫产业园,确保贫困群众不仅能够如期脱贫,还能持续增收致富。

  “我们在产业园发展精品水果的同时,采取以‘长’养‘短’的套种模式,积极发展林下中药材。这样不仅可以缩短果木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还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岑峰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扶贫产业园共种植丹参、板蓝根、白芷等中药材800亩。其中,仅丹参就种了350亩,每亩丹参可产近1500公斤,每公斤可卖到3元,纯利润有100多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带动贫困户发展中药材,增强他们的脱贫信心,岑峰村村支两委主动进门入户进行宣传,鼓励贫困户以闲置土地、资金、劳务入股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实现抱团发展,消除贫困户后顾之忧。

  据介绍,在股份购买上,岑峰村村合作社将中药材股份分为800余股,每股以500元售出,每人最高限购20股;在分红模式上,以“6”的模式进行分配,60%作为股民分红,10%、20%则是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的启动资金。岑峰村通过大力推行“股份制”,中药材种植共带动贫困户129户461人,贫困户参与率达96%,真正成为治“贫”良药。

  近年来,岑巩县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股份制”方式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效链接,增加药农收入。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参与土地、资金入股600余户3000余人,覆盖贫困户280余户1000余人,每天解决100余人就业,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订单模式: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近段时间,岑巩县凯本镇小寨村药农黎明国走哪儿都是满脸笑容,一副乐呵呵的样子。用当地村民的话说,他这是种药材轻轻松松挣了大钱给乐的。据说,去年黎明国种植中药材钩藤100亩,实现创收30万元。

  同样乐呵呵的还有凯本镇龙塘河村的白明军。“中药材种植确实是‘短、平、快’的好产业,好像不经意就把钱给挣了。去年我种植钩藤苗圃40亩,创收15万元,顺顺当当就脱了贫,还成了富裕户。”白明军兴致勃勃地说,去年钩藤丰收,合作社可以说是帮了大忙,广西、湖南等地的客商上门收购,价格一路攀升,而且收购价不比市场价格低,让大家种植药材底气十足。

  白明军提到的合作社,是由当地村民白冰等5人成立的岑巩县金苗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白冰是当在有名的钩藤“土专家”,2014年尝试在沈家湾村烟草育苗的闲置大棚培育钩藤苗2.92万盘466.7万株,待大棚苗长到一定高度,再移植到苗圃里种植,兴建商品苗基地60余亩。当年,他培育的苗木便大获丰收,每亩创收5000元左右,实现创收达200万元。

  白冰钩藤苗木种植大获成功,引起当地政府的极大关注。为扶持药材产业规范发展,凯本镇政府及时引导白冰等人成立了合作社,以“合作社+贫困户+公司”的模式运行。合作社提供技术、提供服务,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保证苗木质量,并与贫困农户签订回收“订单”,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据介绍,该合作社在凯本镇沈家湾、天马镇白岩坪两处烤烟育苗闲置大棚共育钩藤种苗9万盘、1500万株,同时在凯本镇的大寨、龙塘河等村大力发展钩藤苗圃400亩,还种植钩滕600余亩,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和种植管理,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中药材钩藤苗木产业链,实现产值1200万元,惠及2个村210余农户。

  近年来,岑巩县依托县内优势环境资源,积极引企入岑,建立“订单式”中药材生产收购长效机制,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不断壮大中药材产业。目前,该县与贵州省祝仁堂药业等2家省内公司签订“订单”,建成丹参和白芷种植基地800余亩、钩滕基地600余亩、太子参和地麝基地1000亩,辐射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年均创收3500余万元。(何君林)

  (责任编辑:高继明)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