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中国中医药报》指引我不断进步

时间:2018-01-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顾掌生

  作为一名长期在综合性医院工作、从事西医工作近三十年的临床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在接受组织安排来到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担任管理职务时,我多少有点无所适从。

  尽管已在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但客观地说,我对中医药工作知之甚少。初入中医药行业,面对工作的压力和新环境的挑战,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重点、思考方向,为更快融入新的工作、更好履行职责而努力。

  勤学习 融入中医药行业

  学习中医药政策及相关知识成为我的必修课和重点突破口。国家、省市关于中医药事业的有关政策、文件是案头的主要资料。除了通过“百度”搜索外,更多的是通过《中国中医药报》来学习最新的政策规定。从此,我的书橱里又多了一摞《中国中医药报》。从那时起,《中国中医药报》就伴随着我,我依靠每一期报纸汲取营养,促进工作。它们是我知晓政策的通道、掌握中医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使我了解各地中医院及中医药领域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这为增进我对中医药工作的认识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我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的教材。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感受到了中医药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中国中医药报》使我快速了解了中医药行业。

  《中国中医药报》成了我解疑释惑的导师,在《中国中医药报》的引导下,我全方位提高自己的中医药素养。我先后参加了浙江大学现代卫生管理高级研修班、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中医院院长培训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医院管理院长高级研修班;旁听了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我市举办的护理人员学习中医技术学习班,还专门报名参加了浙江中医药大学举办的2017级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课程班等。另外,我还自学《黄帝内经》《伤寒论》经典著作以及国医大师张大宁先生的《医经必读》和《景行庐医话》等专著,我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学习,弥补自己对中医药政策、知识的不足。2016年,我荣幸地被《中国中医药报》评为优秀通讯员,我觉得这是对我走进新的工作岗位的一份总结和褒奖。

  多思考 探索工作新路子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习之后,更多地需要通过学到的知识对工作现状进行思考,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进行思考,将政策、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起到政策指导实践、理论提升实际的目标。

  当国家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思想时,我便应用自己近年来学到的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政策,结合现今大部分中医院的现状,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提出中医院一定要突出中医特色,走出一条与综合性医院不同的发展之路。我的观点得到了《中国中医药报》的肯定,不久便几乎以一个整版刊发。一周后将此观点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与浙江省医师协会联合举办的“紫金论坛”上进行演讲,获得了一等奖。

  中医治疗强调“理法方药”,怎样发挥方和药作用应该是中医诊疗的根本之一。但是,由于如今不少医生喜开大方子,严重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和毒副反应的风险。对此,我认真剖析医院使用方药的现状和动机,大胆地提出了“经方+道地,还中医治疗之根本”的观点,号召医生用经方治疗疾病,以道地药材提高疗效。

  此类的思考还有很多,如我深入分析中西医结合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障碍,提出了只有中医学、西医学相互理解、消除隔阂、相互尊重,才能真正地实现中西医结合的目标……凡是对中医药事业的思考都是源于平时对于中医药政策的学习和理解,源于《中国中医药报》的启发。

  勤于写作 为宣传中医药贡献力量

  如果不把自己的思考充分地表达出来,就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与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就达不到实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目的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目标,为此,我努力地敞开自己的心扉、展示自己的观点。2016年时,我曾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要求自己每周给《中国中医药报》投稿一篇,那一年的投稿近50篇,特别是2016年在《中国中医药报》第八版“中医文化”专门推出了“赏邮票品中医”专栏,以邮票为载体,宣传中医药知识。

  也许与其他优秀通讯员相比,我的工作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涉及的领域仍不够宽、宣传的力度还不够强。今后我将进一步努力学习、刻苦写作,为宣传中医药贡献自己的力量。衷心感谢《中国中医药报》为我顺利走进中医药行业提供的支持和指导。(顾掌生)

(责任编辑:赵丹)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