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以青年文明号建设为抓手,强化服务意识,充实科室文化,促进科室发展,打造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热情、乐于奉献的中医急救团队——

“软硬兼施” 塑造中医急诊新形象

时间:2018-01-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葛伟韬

  “走开,走开,我不要你扶……”浑身散发酒味的李成功,步态踉跄地走进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刚刚抢救完患者,坐下休息的青年文明号号手、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护士长黄秋萍看到这一幕后,赶忙起身,上去搀扶李成功坐下,然后递上一杯热水,哄着他配合治疗。

  近年来,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号召,加入精神文明号创建热潮,一手提升业务能力这个硬标准,一手抓精神文明这个软实力,几年来成效初显,一支技术硬、态度好、乐奉献的急诊团队,收获了不少患者的口碑。

  “十个一” 树立服务意识

  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门诊大厅的便民储物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报刊、雨伞、针线盒等物品。每一位来就诊的患者,都会听到医护人员的问候,收到医护人员准备好的就诊流程图、笔、纸等物品。

  自该院急诊科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以来,在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总结出包括一句话、一支笔、一张纸、一辆车、一根针、一根线、一份图、一份报、一杯水、一把伞在内的“十个一”的服务标准,提升急救团队的服务意识。

  “医护服务不仅是诊疗过程中的照顾,同时也要兼顾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对个性的满足。”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主任陈伯钧说,树立服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本。科室开展“十个一”服务以来,做到了看病有人接、问题有人答、手续有人办、困难有人帮,人性化的服务流程让患者的诊疗体验更加舒适。

  “一杯水虽然是小事,但患者在医院的时候,心里总觉得处于劣势地位,大夫递过来一杯水就像享受到了贵宾般的礼遇,心里一下子就感觉暖暖的。”一位到急诊科就诊的患者感慨道。

  “火文化” 打造精神堡垒

  “急诊是抢救生命的前沿岗位,我们努力打造‘火文化’,以‘温馨之火’‘和谐之火’‘传承之火’‘创新之火’为患者的‘生命之火’保驾护航。”广东省中医院大急诊科副主任丁邦晗说。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工作繁忙,精神压力大,一个坚强的精神堡垒无疑会带给他们强大的精神动力。

  “通过青年文明号的建设,‘火文化’深入到每一个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心中。”青年文明号副号长、主治医师林黄果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在工作闲暇之余,一起体育活动,增进团队感,并通过微信群相互传播正能量,充实自己的内心。

  由“火文化”铸就的强大的精神堡垒使急诊科2009年获院级青年文明号殊荣,2011年获省级青年文明号殊荣,2013年获省五星级青年文明号殊荣,2015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殊荣。

  乐奉献 锤炼青年人才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急诊科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培养青年的有效形式,紧密结合科室工作特点,开展爱心进校园、健康突击队等多种实践活动,为青年中医急救人才打造锻炼平台。

  据该青年文明号副号长、副主任医师曾靖介绍,科室在青年文明号创建实践中,始终把建设“学习型”青年文明号、培育“学习型”青年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倡导感恩文化,成立了“爱心基金”,开展“爱心活动”,向贫困患者伸出援手。

  每到开学季,该院急诊科青年文明号小分队便集体募捐,准备好书包、铅笔等物资,前往贫困地区,给孩子送去温暖。

  在北亭村的健康突击队诊疗室内,一位患者正俯卧在简易的治疗床上,露出肩膀。医生选好穴位,拿出一次性银针准确刺入后,点燃一个小艾柱,放在银针尾端。

  “除了献爱心,我们还建立了一支健康突击队,定期给周边村民进行健康讲座,提供针灸按摩服务,科普中医疾病预防及养生保健知识。”林黄果说,现在活动已经在大学城南亭村、北亭村、穗石村、北岗村及黄埔造船厂社区等地成功举办多次。

  “青年文明号是把道德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融合在一起的有效载体,有助于加强青年的团队精神、奉献意识,培养出更加出色的青年中医急救人才。”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大急诊科主任张忠德说。(葛伟韬)

(责任编辑:郭昱彤)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