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日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朱立国团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团队在颈椎治疗中改进过去旋转疗法,提出了旋提疗法,大大降低了过去手法治疗的风险——

中医方案护航颈椎健康

时间:2018-02-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婧

  编者按:日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方案与手法评价系统、中药大品种三七综合开发的关键技术创建与产业化应用等4项中医药成果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今起,本报将展示获奖中医药科技成果,带领读者感受中医药科技前沿风采。

  7节颈椎,直接连系和支撑着头,固定着颈部的肌肉群,两条胳膊的神经都汇总到这里,胳膊使劲,肩扛手提,都离不开这几块骨头的受力。它是心脑血管循环的必经之路,是人体神经中枢最重要的部位之一。看似渺小的几块骨头,却左右着人体的健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朱立国,一辈子都在与这几块骨头打交道。

  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朱立国与他的团队凭借《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综合方案与手法评价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医患配合”的理念指导下,团队提出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综合方案(旋提手法+颈痛颗粒+颈椎康复操),建立了旋提手法操作评价系统。朱立国与他的团队获得的这一殊荣,是肯定,也是鼓励。

  重手法 规范流程降风险

  在望京医院的脊柱科诊室里,聚集着很多前来治疗、咨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任医师于杰正在为一位患者进行旋提手法治疗。

  患者端坐位,医生站于患者身后,采用按法揉法等手法放松颈部软组织3~5分钟,患者头部主动水平旋转至极限角度,最大屈曲,达到有固定感方可。

  紧接着,医生以肘部托患者下颌,纵行向上牵引3~5秒钟,肘部快速垂直向上提拉,听到一声弹响。最后,用提、拿手法放松颈部软组织2~3分钟,一次旋提手法治疗就完成了。

  如今,越来越多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已经开始接受旋提手法的治疗,颈椎病这一发病率为17.6%的顽疾也开始受到患者的重视。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发病率的60%,相较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有发病率高,愈显率低的特点,严重危害着国民的健康。

  而旋提手法是治疗这类颈椎病的妙药灵丹。该手法能够解除肌肉痉挛,纠正关节错位,松解神经根与关节周围的粘连,解除滑膜嵌顿,消除炎症,缓解疼痛,达到治疗目的。朱立国介绍:“旋提手法是中医综合方案的关键技术,是在改进了过去旋转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由于旋转手法操作技术性强,又缺乏操作规范,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并导致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和推广。朱立国与他的团队关注到这个问题,在改进旋转手法弊端的基础上,开展旋提疗法,规范流程,将操作分为旋转、预牵、提拉三个步骤,大大降低了手法治疗的医源性损伤。

  “旋提手法规范化操作能够明显降低风险,在治疗中,患者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且该手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疗效显著。”朱立国说。

  兼内外 医患配合保疗效

  颈臂疼痛,上肢麻木,颈椎活动受限,是患者对于这种疾病的描述。在中医理论中,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常被称为“骨错缝,筋出槽”。早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理论,在朱立国和他的团队提出的中医方案中,“筋骨并重”也显得尤为重要。

  筋是富含纤维,可以产生力量的肉性组织,包括肌肉等,骨位于肉的内部,起到支撑肉的作用。筋就像约束的绳子,系束着骨骼,肉像墙壁,保护着骨骼。方案重视整体,从“筋”“骨”两方面进行治疗,最终实现“骨正筋柔”。

  “内外兼治”也是团队秉承的指导理念,在患者完成旋提手法治疗后,于杰亲自为患者演示了颈椎康复操并嘱咐其坚持做操,又为患者开附了颈痛颗粒,成分包括葛根、白芍、桂枝、川芎、元胡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颈椎康复操是朱立国与他的团队设计的除了旋提手法之外的另一种外部治疗。包括前屈后伸、旋颈望踵、回头望月、雏鸟起飞几个动作,能使患者从筋骨方面得到外部的巩固治疗。

  朱立国说:“内外兼治,体现在外部的治疗和内部的代谢改善两个方面,外部的治疗是旋提手法和颈椎康复操,而内部的治疗就在于服用颈痛颗粒。”

  除了“内外兼治”,“医患配合”的理念渗透到治疗的每一环节,比如,患者需要配合医生,自己坚持做康复操,才能达到比较良好的预后效果。又如旋提手法要求患者头部主动水平旋提至极限角度,较之患者被动情况下由医生旋提,增加了可控性和疗效,但也对患者与医生的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过去由于患者与医生配合不够,患者往往比较被动,常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不利于医患之间的合作。 现在的方案中,患者主动,医生主导,医患配合,消除了治疗环节的医患磨合和不良反应。

  这一方案受到了业界的肯定,也在越来越多的患者中得到好评。临床对照实验数据显示,与西医方案比较,中医综合方案降低了患者费用,明显节省了医疗费用和资源。

  一位来自浙江的50岁患者,为了治好自己的颈椎病,跑遍了全国各地,但都无功而返。直到她在望京医院,遇到了于杰。在经过三次综合方案的治疗后,困扰她多年的颈椎病痊愈并且未再复发。

  于杰说:“她愁云满脸地来到这里,却面带笑容地离开,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不言自明。”

  跨学科 优化系统育人才

  在望京医院,脊柱科副主任医师冯敏山展示了旋提手法操作评价系统。这一系统是朱立国团队在跨学科方面一次大胆尝试。

  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治疗手法的教学往往采取“口传手授”的方式,这样的方式存在流程不规范,难以复制,培训时间长的问题。初学者要在患者身上进行尝试,有很大的心理负担,大大延长了学习的时间,使得培训的效率很低。而旋提手法操作评价系统改变了这一状况。这一系统是望京医院与北京理工大学宇航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黄远灿合作开发的成果。系统基于前期大量的手法操作的力学参数,基于数据的总结和分析,将旋提手法的力学特征和效应指标确立下来,包括力的大小、发力时间和方向。通过力学的语言表达手法操作过程,从而达到评价手法优劣的目的。

  这一装置成为人体颈椎的“复刻版”和“模拟器”,初学的人可以在这一装置上操作,快速掌握技术要点,并可对实际掌握程度进行量化评价。冯敏山说:“这解决了在人体上操作风险高的问题,能够让初学者快速成长,也解决了人才储备的问题。”

  谈到研发这一系统的困难,冯敏山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模拟颈椎组织的粘弹性以及运动过程中颈椎的受力状态,我们写了很多的公式和模型进行验证。”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年多的讨论研究,搭建了具有临床操作实感的颈椎模拟装置。该装置采用阻尼器和变刚度机构实现预牵引时颈椎状态,通过电磁装置与质量块脱离实现提拉加载时颈椎状态,从而满足了“颈椎柔顺性”及“手法提拉操作实感”两大要求。

  朱立国说:“团队成功地建立了集培训、考核于一体的旋提手法评价系统,为旋提手法培训提供了反复操作的实践平台,开创了科学的可重复的手法传承及评价的新模式,积极推进了中医骨伤事业的科学化进程。”

  目前,这一方案和评价系统已经在全国各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好评。项目负责人之一、望京医院科研处负责人魏戌说:“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手法评价系统,继续推广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和评价系统,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朱立国认为,颈椎的健康至关重要,解决患者的困扰,降低复发率,更是健康中国战略的要求,中医综合方案和手法评价系统对于社会来说意义重大。

  该方案成果已经纳入了第一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而对于潜心颈椎病研究的朱立国与他的团队来说,这次获奖,仅仅是一个起点。(徐婧)

(责任编辑:郭昱彤)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