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中日医院脊柱上颈椎中心主任谭明生率领团队创建了椎弓根螺钉技术加中医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将该病的死亡率降低至0.3%——

小夹板原理突破手术禁区

时间:2018-02-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版 作者:韩静

  《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中日医院脊柱上颈椎中心主任谭明生在进行督脉瘀阻型寰枢椎脱位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时受此启发,认为督脉与脊髓相互依承,功能互用。作为一名西医出身的脊柱外科专家,谭明生常从中医古籍中引经据典,应用于临床、科研。

  近日,谭明生联合全国6家医院,历时15年进行的《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研究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研究使寰枢椎脱位的死亡率降低至0.3%。

  寰枢关节是第一颈椎寰椎和第二颈椎枢椎之间连结的总称。“正常人的寰枢椎是连在一起的,而寰椎与枢椎脱位(属于中医“骨错缝”范畴)后,骨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和稳定性,并发生关节功能障碍、脊髓损伤以及神经压迫。”谭明生说,中西医结合“从督论治”的思想可以有效的改善寰枢椎脱位问题。

  安全方法:“小夹板”固定与手术的融合

  寰枢椎处于颅颈交界区,毗邻延髓生命中枢,丰富的血管神经穿行其中,一直被视为骨科的“手术禁区”。过去因缺乏安全有效地临床复位和内固定技术,很多寰枢椎脱位患者最终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谭明生在颈椎、胸椎、腰椎等骨科手术方面经验丰富,但却苦于没有安全有效的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方法。偶然间,谭明生了解到脊柱椎弓根螺钉技术复位和内固定疗效不错,人的25节椎骨中24节的椎弓根螺钉技术已有文献报道,然而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却没人触及。

  2002年,谭明生通过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发现了“寰椎椎弓根”解剖学新结构和一个最佳的固定位置。“我将中医‘动静结合,筋骨并重’的小夹板固定原理融于西医临床实践,一下子找到了安全的手术方法。”谭明生说,这项技术就是将体外捆绑的小夹板固定改进为精准高效的体内椎弓根螺钉固定。

  同年,谭明生撰写的关于寰椎类椎弓根解剖学新概念和首创寰椎类椎弓根螺钉技术的2篇论文被发表在世界骨科类期刊SCI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美国杂志《脊柱》(《Spine》)上,并被写入COAS寰椎骨折临床循证指南。这项技术,填补了人体25个椎骨中,最后一个、手术风险最高、技术难度最大的脊柱内固定核心技术空白,被国内外同行认为是目前上颈椎手术的金标准——“谭氏技术”。2013年,美国专家在《脊柱期刊》对上颈椎领域近12年来的4种重要手术技术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日医院的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等综合参数评分排名第一。

  中西结合:脊髓减压,疏通督脉

  谭明生从《奇经八脉考》中了解到,寰枢椎位于脊髓(督脉)与脑髓的交界处,当寰枢椎脱位时,脊髓受压导致督脉脉气瘀阻,进而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内停,阳气阻滞不能交会调达于四肢,出现肢体麻木无力、二便失调等经络瘀阻的征象。这与西医认为的颈脊髓严重受压,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静脉压力增加、受压部位脊髓水肿加剧,进一步影响脊髓血液循环,导致脊髓变性坏死的理论相似。因此,谭明生提出了治疗寰枢椎脱位的新观点:手术脊髓减压,疏通督脉。

  经过实验和多中心临床研究1218例患者,谭明生发现寰枢椎脱位术前压迫脊髓,伴随督脉瘀阻症状;脊髓减压术后,督脉瘀阻症状缓解。除了手术治疗,谭明生还联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河南洛阳正骨医院、山东文登整骨医院等合作单位进行了督脉瘀阻型寰枢椎脱位手术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

  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后,课题组根据搜集的数据发现,中药参与寰枢椎脱位术后治疗效果更好。这样,中西医结合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体系变得更加完善。

  取得发展:探索“从督论治”新领域

  近年来关于寰枢椎脱位造成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医院结合自己的治疗特色给予患者针灸、牵引、中药汤剂等治疗以疏通督脉,收获了非常好的疗效。

  作为合作单位之一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在学习谭明生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后,还结合自身经验以针灸、中药、手法等方式为患者治疗。2008年,河南省义马市农民董改梅因4年前搬水泥砸伤脖子后没有及时诊治而病情加重,洛阳正骨医院脊柱外二科主任周英杰为她制定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手术方案:先从口腔为她松解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导致颈椎的第一、二节瘢痕增生,又从颈后予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最后以平乐正骨法松解了颈椎的僵硬。“头晕、四肢无力这些症状都消失了,我现在可以正常干农活了。”1个月后回访时,董改梅高兴地说。

  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加中医药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寰枢椎脱位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后,谭明生觉得这一研究成果也为自己在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严重的颈椎病、腰椎病、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等疾病方面开辟了“从督论治”的新思路。(韩静)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