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传承发展中医药,须做到十个坚持

时间:2018-03-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杨璞 施金土等

  •中医药法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大法,中医人应自觉将中医药法规定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让广大群众全面准确了解中医药法,营造依法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做好新时期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工作,离不开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医人如何做好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要做到十个坚持。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根本

  中国共产党早在革命年代,就高度评价中医药事业的现实价值,重视发展、开拓中医药事业。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从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出发,把中医药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作出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一系列振兴发展中医药的重大举措。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向世界宣告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领域荣获国家科技奖励41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诊疗规范或中药新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医药发展以服务于人民健康为目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从维护全民健康和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出发,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正在铺设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

  十九大报告作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目前,超过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超过8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超过6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这说明中医药已经越来越植根于基层和民众之中。今后在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继续扩大中医药服务覆盖面,还要进一步提高基层中医药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以医联体的平台,把城市优质中医医疗资源继续下沉到基层,以人民为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重要作用

  在2013~2017年两会期间主流媒体有关中医药的报道中,“医改”出现173次,“深化医改”出现60次,“中医药改革”出现15次。足见中医药在医改方面的热度不减。《“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专门对中医药的健康服务方面提出了多方面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中医药要在“治未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要在重大疾病治疗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在疾病的康复方面要发挥核心作用。这三个作用也显示了中医药在医改领域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点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

  具体到中医药工作,创新方面应认真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十六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药,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在协调方面,要坚持中医中药在临床、科研和生产实践中的整体性,要注重从中医临床研究中发现问题和探索方向,重视中医基础研究的作用,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此外,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也应注意做好这五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绿色方面,十八大以来,作为“绿色经济”代表的中药产业在党和国家领导的重视下,经过中医人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也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更实现了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在开放和共享方面,中医药应张开怀抱发展自己。中医药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要认识和挖掘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思路和方法,资源共享,通过多学科、跨领域、产学研、海内外的开放合作加以突破。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定不移贯彻实施好中医药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中医药迅猛发展的五年。在这不平凡的五年中,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无疑是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中医药法立足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满意的中医药服务,强化体系建设,规范服务行为,保障服务质量,创新服务管理,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优势,探索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中医药法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大法。作为中医人,我们应该珍惜并带头贯彻实施好中医药法,不仅要在中医药系统,还要在全社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格局,中医人应自觉将中医药法规定的各项制度落实到工作实践中,让广大群众全面准确了解中医药法,营造依法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中医人应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自觉做中医药法的推动者、守护者和践行者。

  坚持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做好新时代中医药传承与发展工作,离不开对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从文化的意义上讲,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属性交点。中医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中医药实践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坚持和发扬中医文化核心价值,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中医惠及民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提高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列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首要任务,更进一步凸显其在当前政策体系和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对于中医药发展而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充分释放中医药产业的潜力和活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医药产业涉及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中药种植、中药研发、健康食品、器械产品等诸多领域,产业链长、融合度高、新业态多、拉动作用强。发展中医惠及民生,要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全链条、多环节开发运用中医药资源,提升中医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对脱贫攻坚的精准度、对绿色发展的带动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对于中医而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内经·素问》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的“天人合一”理念就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注解。

  传承发展中医药离不开对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对中药的保护性发展不但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要之举,也有利于中医药潜力的发掘与运用。比如,随着《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实施,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潜力持续释放,与养老、旅游等融合发展趋势明显。200多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养殖,带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也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医人须牢固树立国家安全观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国家已经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作为中医人在传承发展中医药的过程中,也应该具有国家安全观的意识。因为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等都与中医药发展有交集。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医药服务世界人民健康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被提及6次。这一理念是中国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的重要体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良好表现,使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中医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从世界的层面应该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医药“服务世界人民健康”的使命定位,通过现代化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以国际化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虽然目前我国中医药海外传播发展态势良好,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医药国际准入还面临一些障碍,中医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们中医人做好中医药传承发展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杨璞 施金土)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