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节气养生丨今年的清明,倒春寒来袭,养生全靠“暖”

时间:2018-04-08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今日清明。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今年的清明节,来的有些严肃, 根据中国天气网报道,自4月3日起,冷空气在我国开始发力,北方部分地区最高温降幅达8-14℃,华北、黄淮一带多地降幅超过20℃。

养生五要点

  连日的低温+雨雪让人头脑清明、呼吸清爽,可是如此剧烈的气温变化也使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高发。因此,今年的清明节气养生,一定离不开防寒保暖~

  1、春捂不能停:

  民间有一条保健谚语“春捂秋冻”, 这是为适应频繁的冷暖变化与较强的风力及应早、晚与室内的温度,而总结出的规律。清明节气期间,气温升降无常,晴雨不定,建议大家不要过早地脱掉棉衣,至少是在外出的时候,携带一件厚衣,以备不时之需。

  2、十点之后再锻炼:

  对于春天来讲,一些人会选择早起来锻炼身体,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因为春天的早晨过于冷,如果想锻炼的话,可以选择在早晨的十点和下午的四点左右。注意,应该选择轻柔和缓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走、慢跑、踏青等,不要进行激烈运动,否则会使经过冬天严酷气候而变得脆弱的器官更容易受损。

  3、需防病从口入:

  清明节气天气多变,发生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几率非常大。建议减少外出用餐,饮食上少食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动风生痰的发物。

  4、调节情绪常踏青:

  清明节有着双重的意义,既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又是踏青扫墓、追悼先人、悲痛伤感的祭祀节日。在追悼先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黄帝内经》说“春三月,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期间,出门踏踏青、放放风筝可以调节情绪,避免负面情绪扼制“生机”,诱发高血压等疾病。

  5、预防过敏正当时:

  春天,万物复苏,走出户外有柳絮或者是其他的花粉等,容易过敏的朋友,在外出时,可以选择戴口罩,或者是尽量减少外出的次数,从而避免过敏症的发生。每天开窗通风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不要盲目依赖熏香、臭氧空气过滤器等。

清明吃点啥

  1、菠菜:菠菜营养极为丰富,特别适用于儿童和慢性病患者食用。菠菜中所含的酶对胃和胰腺的分泌功能起良好作用;贫血、胃肠失调、呼吸道和肺部疾病患者可服用菠菜水浸剂(将100克菠菜放入碗中,加水200毫升,隔水煮10分钟,早晚分服)有一定疗效。此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多食菠菜也有一定益处。

  2、山药:山药既可食用,又可药用,尤以春天食之最佳。山药因含有较多的淀粉,煮熟后可代替粮食食用。民间流传有许多山药治病的便方,其中应用最广的山药粥,即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本粥可健脾补肺、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

  3、豆芽:春天气候特点是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动辄就会上火。春季上火不同于夏季的“湿热”,更多是“燥热”,症状有咽干疼痛、眼睛干涩、鼻腔火辣、嘴唇干裂、食欲不振等。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4、韭菜:韭菜是大家喜爱的家常菜。从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夜雨剪春韭”来推测,我国民间食用和栽培韭菜的历史非常久远。韭菜性味辛、温。叶、根、种子均可入药。有温中、行气、散瘀、解毒等功用,主治胸痹、腹胀、吐血、衄血、痢疾、跌打损伤等症。鲜韭菜特别是韭菜籽有补肾壮阳固精和暖腰膝的功能。《本草纲目》载:“饮生汁,主上气喘息欲绝,解肉脯毒。煮汁饮,止消渴,盗汗,熏产妇血晕,洗肠痔脱肛。”农谚里有“种块韭菜,祛病消灾”之说。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