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教我们青年如何做事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所感

时间:2018-05-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许伟明

  第一次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是一气呵成读完的。看完后,我心潮澎湃、酣畅淋漓。习近平总书记有过曲折的少年时光,有过奋斗的青年时代,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历练过。他经历了比我们多得多的苦难,他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

  书中两句话令我感触颇多。“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仔细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做的事,大事如建沼气池解决照明问题等,小事如“近平给我治腿病”“近平教我写名字”等,无论大事小事,均是在服务百姓。真干事,干实事才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本色。

  那么围绕着“青年人如何成长、如何成才等问题”,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教给我们的可以总结为:第一,不畏艰难多干事;第二,服务百姓干实事;第三,勤于学习干好事。“不畏艰难多干事”说的是态度问题,面对困难,要积极乐观,勇于克服、做到多吃苦、能吃苦、爱吃苦;“服务百姓干实事”强调做事的目的,共产党员一切事情都为人民,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本色。“勤于学习干好事”说的是做事的方法问题,要多学习做事的方法,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困难的时候,一起翻翻这本书,看看先辈走过的路,可以让我们更乐观地面对眼前的困境;迷茫的时候,翻翻这本书,回味书中那些看似普通看似平凡的事迹,可以告诉我们年轻人如何做人、做事。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历程就充分体现了“不畏艰难多干事”的精神。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屠呦呦带领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她从2000多个药方中精选编辑了包括640个方药的《疟疾单秘验方集》,历经190次失败,方为提取青蒿素奠定了基础。我们作为中医药的年轻学子,也需要这种“不畏艰辛多干事”“咬住青松不放松”的执着和坚韧,方能多干事、干成事。

  “近平很喜欢学习,平时也很喜欢看书,喜欢思考,喜欢写东西。他带来不少书,不仅自己经常看,也把书借给别的知青和村里的老乡看,他也从别的知青那里借书。”这是书中提到的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的经历,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现代社会手机日益成为我们的必需品,但随之而来的碎片化、浅尝式、快餐样的阅读,越来越成为我们阅读的主流。地铁里、公交上,许多人手里都捧着手机、电子书或者平板电脑,或者在刷朋友圈、读公号文章,或者刷微博、读网络小说,阅读与旅行一样,变得行色匆匆。2015年4月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移动阅读貌似接收信息多,接受信息快,其实往往缺乏深度,浅尝辄止,未知其味,已弃之如履。我们中医强调读经典、背经典,古人为一部《伤寒论》可以耗尽毕生心血,现代我们资讯发达,浏览网络信息成为日常习惯,但在读书方面则有所欠缺,作为年轻的中医学子,读经典要深入,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读书精神。

  今天,我们无法再重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七年知青岁月,但我们会发现,他也是经过了青年时代的无数历练,一步步奋斗出来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我们年轻人都应严格要求自己,把为祖国做贡献作为自己的责任。(许伟明)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