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冒牌“老中医”网上诈骗超亿元说明啥

时间:2018-07-0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刘立红

  近日,北京卫视报道:江苏市民高女士在微信上被冒牌老中医胡某“忽悠”,购买了价值1980元的千金妍膏,高女士拿到药后发现是三无产品。最终警方抓获156名嫌疑人,这些人都是二十几岁的大学本科生或者专科生,没有任何行医资质,也没有任何医学知识,该团伙在网络上冒充“老中医”卖药,去年的销售额竟高达1.3亿元。

  从诈骗金额可以看出诈骗人数之众,这反映出什么问题呢?

  这件事件虽然是负面事件,但也反映出了中医在老百姓心目中有一定地位,公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有一定需求。在这一场骗局里,“老中医”的身份是让高女士放松警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很多老百姓心里,“老中医”是值得信任的。正是抓住了公众这一心理,才使得如此多的人上当受骗。深究这种骗局发生的原因,会发现与中医药科普宣传的规范和管理密切相关。

  信网络不信身边现实医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现在网络发达,人们能够获得的信息途径很多,这比以前的要靠人们口口相传的速度快多了,所以一些会营销手段的人就善于利用网络推广广告,打造出一个个“神医”“老中医”。一些人对身边的正规医生不信任,因为天天见面觉得很平凡没什么了不起,却对网络那头未见过面的“神医”笃信不疑,言听计从。这些骗子也正是利用了这些人的心理。近年来因为网络受骗耽误治疗,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案例比比皆是。

  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善于利用。不可否认,网络普及为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也给不法之徒诈骗带来了机会。其实要揭穿这些骗局并非难事:第一,当遇到“老中医”时,我们可以仔细询问具体是哪个医院的,真实姓名叫什么,现在在官方网站可以查到每一位正规医师的执业信息,是真是假一查就明了;第二,应该多咨询身边熟悉的医生,听听现实中医生的建议更可靠;第三,一个真正的医生看病也是很严谨的,对于一个陌生未见过面的病人不会轻易诊断和治疗用药,也不会轻言包治好,相反像这些骗子不管大病小病在他那里都能包治,目的就是让你掏钱。

  打击“李鬼”需要加大力度。本案虽然说有患者自身因素,但是对这些“李鬼”打击力度不够也是他们能够生存的重要原因。假冒老中医,假冒中医类别的协会(学会),假冒中医培训机构……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并且严重败坏了中医药的声誉。因此,对社会各界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进行严格规范至关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四十六条指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对中医药作虚假、夸大宣传,不得冒用中医药名义牟取不正当利益。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应当聘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笔者认为,相关部门应依法规范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严厉打击不法行为,以保证宣传的质量和专业性,让真正的中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健康服务。

  (作者刘立红单位系安徽省宿松县孚玉镇大河村卫生室)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