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面对未来供需关系,唯有提升质量和把控种植面积是三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应重视中药材走向高品质的发展趋势——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三七产业升级

时间:2018-08-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中药材天地网供稿

近十年价格情况

  由于三七医药工业产品大幅增长带来三七用量快速增长,导致供小于需,三七价格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上涨,持续上涨至2013年上半年,高价格及高利润刺激了农户从未有过的种植积极性,导致三七产量从2014年开始大幅度提升,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2014年下半年,三七价格跌破三七行业种植成本,种植面积相应减少。2016年春节后三七价格出现持续4次涨价。2017年春节后,三七价格短期小幅上涨后开始下跌。

  回顾过去近10年,三七价格出现“过山车”式的波动,政策导向、供需矛盾等是影响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

影响产业的政策法规

  2015年国家开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供需错位”,中低端产品过剩,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的情况,去产能、去杠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现消费升级。

  201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明确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禁止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等。

  《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明确提出在安全性方面:有效控制外源性污染物对中药安全性造成的影响,全面制定中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全面制定易霉变中药材、饮片真菌毒素限量标准。

  2017年10月,时隔八年后,国家食药监部门再次提出启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对注射剂的审评审批做了严格的限定,对中药注射剂重新全面开展安全性、有效性评价,需有足够的依据从原料端开始证明其产品是有效、安全、稳定、可控的。

  2017年2月,财政部、人社部、原国家卫计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发挥医疗保险基金控费作用的意见》,对医保费用提出明确控制要求。目前消耗数量最大的三七皂苷注射剂(血栓通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注射用血栓通)在受限名单中。

  上述因素导致部分制药企业三七用量下降20%~50%不等,有的药企将2016年前囤积的三七销售到产地市场,导致产地三七价格大幅度下滑。

  以上政策法规的实施,是国家推进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具体措施,以此实现中医药转型升级,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更有效、更稳定的中医药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编制大纲、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飞行检查、中药材GAP认证取消改为备案制均是从不同角度提出鼓励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严格管理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全面制定中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持续规范中药饮片生产环节以确保中药材及饮片的有效性、安全性,让中药及三七产业成为更符合老百姓健康需求的产品,给三七产业的未来明确方向。

未来供需关系

  三七皂苷注射剂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中药材及饮片打假打劣均可导致近期工业端三七原料需求量下降,一定时期内,三七实际消耗量有可能出现不增反降的情况。

  2015年过量的社会库存有可能在近几年逐步累积加大,目前的社会库存保守估计为2万吨以上,2018年三七产量估计约1.5万吨以上,2019年可能达到3万吨以上。预计2021年前三七总社会库存将明显超过需求量。

  目前,唯有提升三七质量和把控种植面积是三七产业能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种植户和种植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及国家政策法规,重视未来中药材品质发展趋势,理性发展种植面积;提升三七种植管理综合能力;规范加工环节,尽可能不添加任何有害物质,让种出来的三七符合国家法规,契合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品质升级、消费升级的方针,最重要的是提高三七的品质,增加市场竞争力。(中药材天地网供稿)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