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吉林推进“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

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时间:2018-09-1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版 

  本报讯 (记者李晓峰)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通过对各市(州)中医药工作进行督导,发现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现象普遍。近日,该省决定推进“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并在督导通报中通告全省。

  今年6~7月,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三个督导组采取听汇报、阅资料、组织座谈、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督导工作,对《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吉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进行中期督导。督导组认为,吉林省各地相继出台了中医药工作规划性、政策性文件,明确了各地区中医药发展目标、工作任务、部门职责和工作措施,有效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取得的成绩特别显著,有些地区中医药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得到地方政府表彰,人民群众满意度很高。97.2%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7%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730家基层医疗机构完成了中医馆建设。43个县(区)通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审查,长春市、四平市、松原市被确定为地市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各地区注重加强高端人才培养,长春、四平、松原等地开展了市级名中医评选,以名中医带动本地区人才队伍建设。各县级中医院加强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全省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覆盖率已达91%。各地区推进中医药师承工作,各中医医疗机构采用院内师带徒及依托基层工作室开展跟师带教工作,公主岭市以培养实用型、专科型中医人才为着眼点,采取一对二的形式开展师承教育。推进继续教育深入开展,全省参加继续教育项目人员获取学分达标率已达100%。梅河口市成立了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对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规范管理,组织开展《中医智库》网络学习。

  但督导组发现,在基层,中医药人才短缺、中医人不干中医事儿等现象比较普遍,针对上述情况,决定在全省进一步推进“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制度保障和培养“真中医”人才体系建立。通报要求各地统筹协调,整合力量,多渠道、多方式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更多支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入,提高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基层中医人员工资待遇,解决养老等问题,创造教育培训机会,保证人员待遇。

  “所谓‘真中医’,就是遵循中医药行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那些真爱中医、真学中医、真懂中医、真干中医的中医临床人才。” 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邱德亮在8月18日举行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纪念建院60周年“健康中国”高端论坛上这样表示。

  早在2009年,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率先在全国启动了“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这是吉林省中医药行业的创新,对于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保障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春中医药大学校长宋柏林认为,中医药大学一定要培养会看病的中医。大学的学生要把中医的真传学到手,才能当上真中医。要读经典、多临床、跟名师,要教育学生以“真中医”的思路来学习。使高校的教育更切合实际,用中医的办法培养出真正会看病的大夫。在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田洪赋看来,培养“真中医”,是一剂纠正时弊的良药。如果中医没有自信,背弃中医传统,按照西医的评价标准,中医就会逐渐衰落,成为不能自立的补充医学。“真中医”必须自信、自强、自觉。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