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从拿“笔杆子”到扛“锄把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干部肖国栋来到山西五寨中所村扶贫第一线,两年来晒黑了脸,喊粗了嗓,磨破了鞋,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带领贫困户走上致富路,获颁中央和国家机关脱贫攻坚优秀个人奖——

“我们村的第一书记能办事!”

时间:2018-10-3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陈计智

  

肖国栋(左)和中所村党支部书记任建斌(右)查看黄芪长势。

  “这个年轻后生能干成啥,过来顶多摆摆样子,镀镀金就回去了。”2016年12月初,当山西五寨县中所村村民看到刚到任的第一书记肖国栋时,悄悄议论。

  如今,一提起第一书记,村民们都不由得竖起大拇指:“我们村的第一书记能办事,就是好!他把咱村当自己家,把我们当亲人,给大家办了这么多好事、实事!”

  肖国栋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到定点扶贫的山西五寨县中所村挂职的扶贫干部。2016年12月以来,他带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的信任和关怀,始终工作在中所村扶贫工作第一线,帮助当地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带领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每天穿行于田间地头,晒黑了脸膛,喊粗了嗓门,磨破了鞋底。

入百家门知百家情

坐炕头、拉家常,学方言、吃派饭

  “这次我一定要去山西五寨扶贫,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2016年11月底,肖国栋在晚饭桌上,郑重跟家人提起去五寨挂职的事,同时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虽然妻子工作繁忙,孩子年幼,母亲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但她们还是给了肖国栋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也让肖国栋减少了后顾之忧。

  2016年12月,肖国栋一路颠簸,来到了这座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山区的小村庄。空空荡荡的屋子简陋的床,一席被褥和一个行李箱是他的全部家当。

  中所村冬天的风格外凛冽。村里的贫困状况,如山里的寒风,让肖国栋不禁打了个冷颤。“帮扶队伍弱、收入水平低、村民脱贫动力不足。”这是肖国栋对中所村最初印象。

  “到中所村后,我给自己提了两个问题:一是扶贫的工作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二是中医药政策如何贴近农村需求?”肖国栋说。

  要找到问题答案,当务之急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上任伊始,肖国栋就以“了解户情、讲解政策、解决困难”为重点,走进村里贫困家庭中,坐炕头、拉家常,学方言、吃派饭,入百家门、知百家情。走访回来,他在工作日志上记录下了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同时写上发现的问题和自己的思考,力求对症下药,精准帮扶。

  全村共有366户801人,其中低保户119户,五保户3户。耕地面积1548亩,以种植玉米、小杂粮为主,亩产纯收入不足500元;全村准精准识别贫困户149户,贫困户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3000元,其中因病致贫40户,因缺资金致贫 33户,因缺土地致贫16户……在肖国栋的记忆里,这不是枯燥的数据,而是镂刻在心头的中所村印象。

  “因病致贫是当地的普遍现象,但“穷根”还在于村里的农业没有形成产业。”肖国栋调研后发现,村里缺劳力、缺技术,很多村民又安于贫困,主动脱贫动力不足。

走,下地种黄芪

五谷不分的“城里人”变身黄芪种植的“土专家”

  2017年12月,肖国栋回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汇报上一阶段扶贫工作时,见到他的同事无不惊呼一声:“你怎么晒得这么黑了!”此时距他担任山西五寨中所村第一书记刚过去一年时间。

  肖国栋晒黑,黄芪是最大“诱因”。

  原来,为了帮助当地贫困户增加收入,肖国栋多次向行业专家和企业家请教,发现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气候,特别适合黄芪喜凉爽、耐寒耐旱、怕热怕涝的生长特点。经过测算,培育黄芪种苗亩产纯收入超过3000元,是种植玉米的5倍多。肖国栋发动村干部、党员贫困户带头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

  “为了能种好黄芪,我这个连谷子、高粱都分不清的外行,当起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育苗、移栽、施肥、除草、采收、加工等环节都亲力亲为,成了一名‘土专家’。”说起黄芪种植,肖国栋头头是道,土壤墒情、“干种湿上来,湿种不上来”等专业话脱口而出。

  在扶贫队伍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所村黄芪种植规模从2016年的18亩扩大到2017年的83亩,村里24户贫困户共增收11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从来没想到一亩地能挣3000多块钱,以后肖书记让种啥就种啥。”种植种苗的贫困户任润明激动地说。

  群众的信任,也给了他沉甸甸的压力。为降低风险,保障收益,中所村采取了“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合作模式。企业负责以优惠价格提供种子种苗,兜底收购贫困户所产黄芪产品。黄芪专业合作社负责统一培训、开展农机作业、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加工等。贫困户负责提供土地和劳力,有劳动能力的优先安排在企业打工。

  今年,利用村集体经济改革试点资金100余万元,中所村成立了村办企业,征用5亩土地建设中药材扶贫车间,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与村民签订兜底协议,以1000元/亩的保底利润收购所产黄芪,打消村民顾虑,扩大产业规模。企业与38户95名村民合作培育黄芪种苗50亩,种植移栽黄芪150亩,预计帮助村民增收25万余元,增加务工收入6万余元。

  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在调研五寨定点扶贫工作曾提出,要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肖国栋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在中所村建立五寨县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基地,引种苍术、柴胡、党参、小秦艽等8个中药品种,优化种植结构,探索规范化的种植技术,培训专业农民,为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村民的贴心人

建村卫生室、培训中医适宜技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没有心贴心的交流,就没有实打实的举措。在走访调研或与村民们一起种地的过程中,“唠家常”成为肖国栋的习惯。

  “我问老人们身体怎么样,很多人回答都是‘难过的不能,就是个这’(难受的不行了)。”在与村民的沟通中,这个细节让肖国栋记忆犹新。

  曾经,体弱多病、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看不了病是当地村民的真实写照。肖国栋看在眼中,急在心头。

  为切实解决村民们的看病难题,肖国栋协调资金建设一座占地1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并为卫生室配备1名乡村医生和心电图仪、血糖仪、血压仪等医疗设备20余件,开通了医保报销终端。现在,大家已经习惯一早到卫生室量量血压、测测血糖。

  如何让这个小小的村卫生室成为“中医服务站”?肖国栋积极与各大中医医疗机构取得联系,组织中所村的乡村医生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山西省中医院进修学习。现在村卫生室也可以提供针灸、推拿、拔罐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特别受腰腿疼痛和关节炎患者的欢迎。今年7月,中所村卫生室建成山西省中医院远程医疗协作服务点。通过互联网远程医疗设备,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优质中医服务。

  “任润祥家的树苗烧起来了,大家赶紧去救火!”10月11日下午,包村镇干部收到村民信息后立即通知当时正在工作的肖国栋以及驻村工作队队长、村两委骨干。大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一路小跑赶到火场,顶着浓烟用铁锹阻断火势,配合消防队员灭火。

  “冲在一线灭火的都是党员干部和帮扶队员,没有一个退缩的。”肖国栋说。为了防止死灰复燃,肖国栋和村干部们坚守到半夜,将灰烬全部处理完毕才离开。

  “这么多树苗被火烧了,以后可咋办呀!”任润祥一家都陷入绝望。肖国栋立即上报灾情,积极争取灾后补偿,多方筹措资金,帮助任润祥一家度过难关。

  “让我在农村‘墩墩苗’,为我的人生经历补上农村这一页,真的是太有意义了。”回顾两年扶贫工作,肖国栋感触良多,对中所村的未来也充满期待,“下一步,中所村还将继续贯彻落实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调研定点扶贫工作时的讲话要求,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扩大中药材产业在村集体经济中的比重。”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