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村医王焕云长期奋战在基层防艾工作第一线,同时致力于通过中药材种植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让村民们既健康,又小康!”

时间:2018-12-1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毛旭 朱名绍

△王焕云(中)在与村民们交流丹皮种植方法。 本报记者 毛旭/摄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竹山县防 “艾” 第一人……这些都是湖北省竹山县溢水镇卫生院村医王焕云的光荣称号。在这个曾经谈艾色变的小山村里,王焕云几十年如一日地宣传防艾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并运用中医药方法,守护着艾滋病患者和村民们的健康。

  如今,随着防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溢水镇艾滋病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贫困的阴云仍然笼罩在这里。以陈家铺村为例,该村340户中有204户贫困户,大部分村民年龄偏大,身体不好,无法外出务工,只能靠着几亩土地勉强度日。这些,王焕云看在眼里,愁在心头。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村医,我最大的心愿是让村民们既健康,又小康!”王焕云说。2016年起,王焕云多方征求专家的意见,了解到这里的气候和土壤十分适合种植中药材,便萌生了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想法。随后,王焕云找镇村两级干部汇报,得到了他们的统一的答复:必须做,一定支持!

  2016年7月,陈家铺村所有村干部走访全村村民并召开村民大会,动员村民以土地加入或者流转形式加入合作社,2016年8月16日,王焕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首批加入的34户贫困户里还有2户艾滋病患者家庭,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加入其中。合作社中,王焕云兄弟二人和另外3户残疾人家庭是核心成员,王焕云兄弟两人出资5万元,另外3户出资3万元,作为合作社的启动资金。

  王焕云介绍,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的收入主要由土地流转收入和合作社务工收入组成。而对于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王焕云也抛出了橄榄枝:每家可自主种植几亩中药材,合作社提供技术、种苗,并负责最终的收购等。

  “过去种玉米,10亩地最多才挣8000块。现在种了中药材,每年能挣3万多。”村里的贫困户郭勇是受惠者之一。50多岁的他家里有10亩地,由于无法外出打工,他只能在家种水稻和玉米维持生计。加入生产合作社后,他将家里的3亩地流转入社,每年能拿到2000元的土地流转收入,再加上在合作社的务工收入和自己种植5亩中药材的收入,他每年的纯收入是以前的三四倍。

  王焕云表示,通过合作社,不仅解决了村民的收入问题,还改变了贫困户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土地不仅仅可以种庄稼,还可以种经济作物并带来可观的收入,带动更多的村民自愿走上致富路。

  王焕云保守估计,每亩中药材一年有1.2万元的毛收入,除去管理及除草施肥的费用,纯收入可达8千元,这样1亩地4年就有3.2万元的收入,2亩地就有6.4万元。未入社自己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每年户均能有1.5万元的纯收入,而入社的村民加上流转费及务工费用等,每年平均户均有2万多元的纯收入。

  2017年6月,合作社运行基本稳定后,王焕云将合作社的情况向竹山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该县县政府随即为王焕云拨付20万元发展基金,并明确该发展基金待合作社有收益后再偿还政府,不收取利息。

  虽然有政府的支持,王焕云的妻子龚成莲还是非常担心。龚成莲说:“当初启动这个项目时就觉得风险大,因为中药材投入周期最少在4年,期间不可控因素太多。即使失败了,合作社还必须支付34户家庭的土地流转费用和务工费用,受损的就是合作社的5户核心家庭。”

  这一点王焕云也有清醒的认识,他不仅精心种植、呵护着丰收在望的药材,还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与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签订了药材收购合同。现在,王焕云还准备启动金银花种植项目,作为中药材种植的后备项目,因为金银花1年后就有收益,村民投入短期内即可见效,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其中。王焕云说:“村民要富起来,不可能指望一个项目一劳永逸,我已经开始留心新的项目和能管长远的项目。”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