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动态 > 于文明

扶贫种苗长成参天大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扶贫山西五寨纪实

时间:2018-12-1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赵维婷 葛伟韬

  把定点扶贫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扛在肩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把做好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牢牢扛在肩上,全力支持五寨县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将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汇聚行业力量,调动各方积极性,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使之成为五寨县的支柱产业,促进中医药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 余艳红

  打造可供借鉴的五寨中医药健康扶贫模式

  在五寨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最后阶段,要认真核对脱贫考核任务,梳理存在问题和不足,逐项抓好落实。要继续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到县、中医药专家到医院和村镇,帮助引进中药企业在五寨投资种植中药材,动员各方面力量实施健康扶贫;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广热敏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切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让广大群众能在家门口看上中医、看上好中医,打造可供全国借鉴的五寨中医药健康扶贫模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于文明

  特别报道

  编者按:自1994年8月确定帮扶关系后,24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地支持山西省五寨县,从选派挂职干部、制定工作规划、争取财政投入、落实项目资金,到组织专家队伍、实施技术培训、推动引进企业、帮助发展产业等,助力五寨县经济社会发展。24年来,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共同灌溉出一株脱贫致富的种苗,走出中医药强县、富县的“五寨模式”。

  

△五寨县中所村村民在收获黄芪。肖国栋/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左一)在五寨义诊。本报记者 黄蓓/摄

  北京到五寨,500多公里,最快的交通方式也要近6小时。然而,24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干部职工和11余万五寨百姓的心贴得很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干部职工在北京吃着五寨的甜糯玉米和土豆,五寨百姓能在家门口看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医院的大夫。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定点帮扶五寨县。当年由于历经三年大旱,五寨县年财政收入仅240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495元。23年后的2017年,该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5亿余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7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2元。

  24年,中医扶贫情跨越千里,越过太行山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24年 几代人的青春汗水

  24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把定点扶贫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扛在肩上,强化任务落实,广泛动员力量,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先后选派挂职干部9人,其中驻村书记3人,最长挂职时间5年。几代扶贫干部把青春的汗水播种在这片土地上,和五寨百姓建立了血肉联系。

  “2001年10月到2003年10月这两年,是我人生中难忘的一段经历。局党组派我到山西省五寨县挂职,担任县委副书记。”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的赵文华也曾是一名扶贫干部,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查阅《五寨县志》,实地走访,深入乡村和有关单位熟悉情况。“能够深入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参与到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与老百姓近距离接触,通过艰苦环境的磨炼,通过对复杂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我切实了解了贫困地区、基层乡镇工作的实际情况,切身感受到了群众疾苦和基层困难。”

  七八平米的办公室,两把座椅,一架档案柜,一张小方桌旁是冬天取暖的蜂窝煤炉——这就是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干部徐治在五寨的“根据地”。2015年9月,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拔推荐,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徐治赴中所村挂职村党支部书记。“既然下来了,就一定要干出点成绩。”徐治将首要工作确定为——秋收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只有清楚地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才能心里有数,制定精准帮扶措施。”为了和村民拉近距离,他到村民家中从不自己带水杯,渴了从村民手中接过茶碗直接喝。遇上村民主动伸手握手,不管对方是否满手土还是修完拖拉机一手油,一定握手。

  和徐治一样,扶贫干部们许多都经历了从拿“笔杆子”到扛“锄把子”的过程,2016年12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派到中所村挂职的肖国栋也是如此,为了深入了解贫困“病因”他坐在炕头和乡亲拉家常,学了一口地道方言,帮助当地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带领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每天穿行于田间地头,晒黑了脸膛,喊粗了嗓门,磨破了鞋底。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他把咱村当自己家,把我们当亲人,给大家办了这么多好事、实事!”

  24年 小药苗种出新希望

  6年前,五寨县孙家坪乡的赵国富,一家7口人还住在陈旧的土坯房里,靠着11亩地,种植土豆和玉米,年收入仅3500元左右。如今,他们种了上百亩黄芪,住上了宽敞的新房,衣柜、家电配备齐全,一家人其乐融融,已顺利脱贫。

  这只是五寨中药材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24年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扶持下,五寨县中药材种植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发展,已成为五寨县特色农业种植的重点领域之一。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每年均保持在5万亩左右,有中药材种植生产企业4个,种植专业合作社6个,规模种植大户11个,涉及人口60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071人。其中黄芪成品亩产量均在200公斤以上,每亩收入可达3000元,仅种植黄芪一项每年销售总收入预计可达4500万元,药农人均药材收入达7500元。

  “五寨属气候寒冷,一年一季,靠天吃饭,种植玉米和土豆为主,收入很低。但是生态环境好,病虫害少,地理环境适合中药材种植,收益高,见效快。”五寨县挂职副县长董云龙说,但最关键的还是得打通销路,供不应求,老百姓才能放心大胆种,药农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号召下,国药种业在山西五寨县建设蒙古黄芪道地种质资源圃及良种繁育基地,提升黄芪药材品质,北京盛世龙等多家企业也落户五寨,建设道地药材生产基地。

  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与五寨县政府和当地企业签订了中药材种业扶贫合作意向书,通过构建“中药企业+种植大户+农户”“中药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产业落地推进中将重点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提高贫困农户家庭收入。

  五寨县胡会乡安子村的中药材种植户刘有小给记者算了笔账,现在每天在中药材基地务工一天能赚100元,家里还有5亩多山地都流转给了企业,一年能赚租金4000元,此外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入股园区分红,一年分红940元,一年下来全家人均年收入达8000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这就是我们村的朝阳产业,你看大面积种植的全部是道地中药材,等到中药材开花时非常漂亮。”

  24年 家门口看上好大夫

  五寨人爱喝酒吃肉,尤其是在农闲时摄入大量高热量的食物,当地心血管疾病高发。再加上当地人以务农为主,骨伤疾病也时常困扰着他们。相对闭塞的交通和落后的经济条件,导致小病慢慢拖,大病看不起,看病就医逐渐成为现实问题。

  “我问老人们身体怎么样,很多人回答都是‘难过的不能,就是个这’(难受的不行了)。”村民们体弱多病、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看不了病让肖国栋看在眼中,急在心头。为解决村民们的看病难题,肖国栋协调资金建设一座占地100平方米的标准化村卫生室,为卫生室配备1名乡村医生和心电图仪、血糖仪、血压仪等医疗设备20余件,还组织中所村的乡村医生赴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山西省中医院进修学习。

  现在,五寨县12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开展基层中医馆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对中医馆房屋进行修缮、装修,配备了标准化诊疗床、中药饮片柜、基本康复器具及中医适宜技术常用器具等。

  “解决基层看病难、因病返贫、因病致贫这一难题的关键,就在于专家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建设中医人才团队,让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院长高云说。今年,高云带领专家团队来到五寨县确定了帮扶方案,开展免费诊疗和带教活动,不但帮许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还把中医药技术的种子留在了五寨县。“每台白内障手术可为贫困患者节约5000余元。”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副主任医师周尚昆说。

  目前,包括眼科医院在内,中国中医科学院直属4家医院已与五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分别围绕2~3个重点专科(病种),确定了“三个帮扶”“四个优先”的任务目标。

  201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联合医疗队两次赴五寨开展义诊,每次诊疗活动内容包括临床诊疗、示范带教、适宜技术培训等,并在义诊基础上,针对各自帮扶的重点科室,初步建立了远程会诊、教学工作机制。“你看,让病人的手臂做内旋动作,如果受限就很有可能是关节炎;让病人抬胳膊,如果病人感觉肩峰疼痛,就有可能是肩袖损伤,另外空杯试验也是一个判断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闫安,手把手地向当地医生传授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诊断经验。闫安表示,基层医院骨伤科医生对疾病的诊断能力非常重要,并且要准确判断出适应征和禁忌征,一方面能降低误诊的风险,同时也能让医生快速做出反应,判断是否能在当下进行治疗或者需要转诊,避免贻误病机。

  今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又选派5位专家组成医疗队,长期派驻五寨县中医院,对五寨县中医院的医疗、护理、管理规范进行全面提升帮扶。健康扶贫不仅激发了当地基层医生的工作动力,也提高了百姓对中医药的认识,在原本大多数人健康观念淡薄的五寨县营造了“医生懂中医,百姓信中医”的良好氛围。

  “很多村民有腰腿痛、关节炎,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举办的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等,乡村医生李爱萍已经成为一名针灸好手。

  24年 八方支持决战脱贫

  五寨县东秀庄乡创价百合希望小学窗明几净、书声琅琅。教室外墙上“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奋斗的你”等学生自勉语录引人注意。这所希望小学是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线,由日本友人土屋百合子女士捐资300万日元建设的。十余年来,多少有志少年从这里走出,通过奋斗改变了命运。

  三岔镇的张家坪村希望小学则是由《中医杂志》社捐款7万元新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还曾捐款5.4万元对该镇100名特困小学生和考上大学的21名特困大学生给予资助。

  24年来,除了发挥行业优势开展健康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扶贫的重要抓手。通过“春风行动”大型招聘会搭建用工单位和务工者的交流平台;通过将线下巡展和线上电商相结合向全国推广五寨的农特产品;通过百社千校活动向五寨的中小学校赠书——涓涓细流汇涌成滔滔大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团结行业上下力量,为五寨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起磅礴力量。

  扶贫挂职干部声音

  风雨同路 共赴小康

  2016年4月~2018年6月期间,我赴山西五寨县挂职副县长一职。两年来,在全局的支持帮扶下,一批批中医药专家、企业家来到五寨,为这个晋西北偏远贫困县的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和力量,五寨县的中医药服务能力逐步提升、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从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多个维度为五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了动能,提供了支撑。这两年,我的工作场所从办公室、会议室转变为老百姓家、田间地头和厂房车间,让我真正融入基层、融入群众,也进一步强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 陈丽娜

  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

  2016年12月,我赴五寨县中所村担任第一书记,和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两年来,中所村集体经济实现零的突破,中药材产业日益壮大,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村容户貌焕然一新。细数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一件件帮扶措施,贫困群众发自内心地感谢新时代,感谢党的好政策。两年的基层锻炼,让我零距离认识了乡土中国,也让我深刻认识到青年干部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我要把珍贵的基层经验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肖国栋

  脱贫,五寨准备好了

  2018年6月,我到山西省五寨县挂职副县长。这半年,是全县人民奋力冲刺脱贫摘帽目标、努力啃下一块块硬骨头的半年;是全县干部和各级帮扶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半年。从书记、局长亲自调研部署,到各个部门、单位、医院的倾力支持;从经费支持到专家派驻、技术培训;从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到党建扶贫、消费扶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对五寨的帮扶上主动作为、不遗余力!如今,五寨将迎来贫困县退出的评估检查,全县11万干部群众正满怀信心地迎接这一历史性时刻。脱贫,五寨准备好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董云龙

  守望热土 回报真情

  2018年9月,我到五寨县砚城镇中所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中所村的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下一步工作重心将逐渐转移到进一步调动农户致富积极性,引导群众转观念、长志气、强本领,实现“精神扶贫”与“物质脱贫”同步推进。精准扶贫是干部成长的大课堂。我深刻认识到,要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把自己置身于群众中,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情感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为带领中所村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乡村不懈努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 黄莹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