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

【向邓铁涛学习·追思】邓老晚年,我们陪在他身边

时间:2019-03-2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方宁 吴伟 张秋霞

 2019年1月10日, 中医泰斗、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逝世,举国中医学术界深感悲痛。正如他老人家晚年所言:生是中医的人,死是中医的魂,邓老毕生为中医药事业奋斗,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邓老在长期繁重的工作中,积劳成疾,50余岁时就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病,始终坚持用中医治疗、养生。晚年的邓老行动不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中医一附院”)设有专门医疗小组负责其日常保健工作。2017年10月2日,邓老因“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肺部感染”住院,医院立即成立医疗救治小组,由该院冼绍祥院长担任组长,多科主任一起为其悉心救治,邓老病情迅速好转。此后,邓老一直在广中医一附院长期保健治疗。在此期间,医务人员被这位百岁老人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并深深敬仰其高深的思想境界。

对岭南中医事业的自豪感

  邓老1916年10月出生于广东开平一个中医世家。1932—1937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40岁的邓铁涛就被广州中医学院招收为第一批教师。邓老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先后在中国医学史、各家学说、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等多个教研室工作,历任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及广州市科委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医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医史学会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晚年,邓老常常向弟子们回忆说:“1956年,当时广中医一附院的前身就在三元里村边上几间简陋的平房里。1964年才在现在的地方兴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成为全国知名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三元里是我长期生活工作的地方,我和她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我年老有病住院,选在自己的医院,这叫‘自信’。”2004年广东省10所大学搬迁至番禺区大学城,年近九十的邓老欢欣鼓舞,学校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办学专业扩大了。2011年,邓老年事已高,为了工作方便,他建议学校把他亲手创立的“邓铁涛研究所”转由广中医一附院管理,并且把学术研究重点放在广中医一附院的心血管病、脾胃病(含肌肉病)方向。

200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庆祝邓铁涛教授获评首届“国医大师”称号,在医院建造了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国医大师”亭。

  提起“广中医”,邓老具有一种自豪感。他曾说,中医起源在黄河,发展在长江,振兴在珠江。近些年,岭南中医事业在广东省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取得跨越式的进步。广中医一附院的医疗总业务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广中医一附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

  近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各项工作,希望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我们把习主席的讲话视频播放给邓老看,邓老备感鼓舞。邓老对前来看望的校领导张建华书记、王省良校长、广中医一附院冼绍祥院长感慨地说,中医也要改革开放!

与时俱进创“双五”理论

  邓老是一位临床大家。几十年来,邓老形成的理论学说最大成果是“双五”理论,即“五脏相关”“五诊十纲”。他讲到,仅仅用传统的五行学说(自然界的五种元素及其相关性)不能完全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诊治规律及转归,逾越不了机械唯物主义的篱笆。“五脏相关”,是强调在临床实践中要用全面的、系统的、联系的、变化的观点去认识疾病、分析病情,从而正确辨证论治。它既符合中医整体观,又符合中医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符合中医“仁学”理论和不断临床实践所得出的理论医学。

  邓老在晚年另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就是“五诊十纲”,并将其引入中医临床。结合现代的科技进步,采用西医查体、理化检查等手段作为临床辨病辨证内容,将传统中医四诊发展为现代中医“望、闻、问、切、查”五诊;结合传统中医治未病及现代预防医学之思想,在八纲的基础上加入辨 “已未”来规范“已病”及“未病”的诊治。不仅丰富了中医辨病辨证内容及中医诊断学体系,也为现代中医临床发展方向提供了新思路。邓老亲笔题词:“五诊十纲”是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与传承。2011年,邓老亲自为人民卫生出版社题词:“传承中医药文明,创新中医药事业”,勉励参加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全体编写人员。

  广中医一附院几位同志在邓老身边做保健工作期间,经常使用邓老的益气除痰方法为邓老保健调养,有一次,大家跟邓老开玩笑说,“我们用‘邓氏温胆汤’治疗邓老,可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邓老笑答,“说明你们跟我学得不错!”又一次,邓老进食后则腹胀、呕吐,一线的值班医生考虑高龄老人脾虚、胃气上逆,使用胃动力药,症状依然没有改善。邓老批评说,你们要多思考用中医方法、多使用中医方法、多推广中医方法,包括外治法。于是值班医生马上使用邓老的经验方柿蒂止吐汤,加上艾灸足三里、中脘、天枢,效果十分明显。一位青年中医说:“中医的土方法真有效!”邓老马上纠正:“不是土方法,而是老方法,要自信!”

  进入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心血管医学影像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了心血管介入等一系列新技术。面对这些新技术,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医院依靠自主技术力量、自我培养、自力更生,率先在全国中医系统开展介入新技术。邓老认为X线技术、超声波技术等是新的技术革命成果,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在治疗决策上,邓老强调要注意发挥中医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中的作用。经过8年努力,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已正式成立,并且大力推动“五诊十纲”理论的实践。

做好传帮带助中医药腾飞

2014年教师节当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冼绍祥看望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共商中医人才培养。

  2009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又迎来“建优迎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大内科)的人才培养工作是迎评的关键环节。为制定内科青年医师的培养计划,冼绍祥院长带领教研室团队一起拜访邓老,征求对培养计划的指导性意见。

  94岁的邓老虽是耄耋之年,但仍鹤发童颜、目光炯炯,慈祥的面庞带有几分深邃。在听取内科青年医师培养计划之后,首先肯定培养计划是中医发展的头等大事,并指出要继承发展真正的中医,就一定要培养“铁杆中医”。他强调,“铁杆中医”要从青年抓起。青年中医必须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要相信中医是科学、有效的。并且,科主任及中年以上的专家应该起带头作用,思想先行,学习经典及各家学说。临床疗效是中医的生命线,临床科主任要“时时讲中医,处处用中医”,为青年医师树立榜样。中医药人才培养要院校教育与师承模式相结合,老一辈专家要做好传帮带。

  讲到中医的科学观,邓老谈笑间旁征博引。他指出,中医学是理论医学,不是一般经验医学,更不是雕虫小技,是信息医学。例如,中国古代没有“非典”这种病,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中医理论,对“非典”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按照中医传染性温热病的传变规律,施以中医辨证论治。邓老认为,20世纪的西医理论是机械唯物论,某种程度上是实验医学,实验模型大多忽略了心理、社会等因素。而21世纪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单一的实验医学必然会被多维的信息医学所取代。

  邓老说这番话已过去十年,但依然常听常新。邓老晚年时,令他感到欣慰的是: 2017年7月1日,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他老人家说,21世纪是中医药腾飞的世纪。现在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都健全,中医药腾飞就要依靠人才培养了。

身体力行弘扬仁心仁术

  邓老生前的座右铭“仁心仁术乃医之灵魂”,他老人家不仅倡导并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还用来经常教导学生弟子。最令人感动的是,邓老在遗嘱中写道:“我能留给儿孙最大的遗产为仁心仁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徐向前元帅生前曾给邓老的题词“心底无私天地宽”。邓老家乡广东省开平市人民政府敬赠给他老人家的题匾是“恫瘝在抱”。邓老结合自己从医生涯与养生之心得体会说:“养生先养心,养心必养德”。他老人家亲笔挥毫“仁者寿”。邓老一直把这几幅书法悬挂在自家的客厅里。

  20多年前,邓老听说家乡开平市月山中学的学生住校宿舍紧张,他与老伴一起捐款30万元,建学生宿舍楼。并以老伴的姓名命名为“林玉芹楼”,由月山镇人民政府立碑。该楼共6层楼,每层10余个房间,解决了近600名学生的入住问题。

  邓老从1993年开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设立奖学金奖励成绩优秀的学生,至今26年。又设立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基金,目前已经资助71个课题金额共83万元。主要是鼓励青中年中医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并且作为校级课题铺垫,利于青中年中医师进一步申请省级、国家级科研课题。

  2017年12月29日上午,首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隆重举行。邓铁涛教授和屠呦呦研究员被授予首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奖”,以表彰他们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的巨大贡献。该奖项设立高额奖金,北京中医药大学是希望将其打造成如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负责评选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设立的普利策新闻奖那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奖项,充分展现民族自信,进一步引领中医药高等教育,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当得知获奖消息,邓老动情地说,岐黄乃中医称谓,亦是中医学术渊源。彷徨几十年的中医可说已走在大路上,就看现代中医、西学中和有志于研究中医的其他科学家们的努力了。中医学的前途有如万里云天,远大光明,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2018年2月6日上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捐赠仪式。仪式上,102岁的邓老精神矍铄,亲自将其获得的首届“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奖”奖金悉数捐出,用于支持医院深入开展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科学研究。冼绍祥院长代表医院接受邓老的捐赠奖金,感谢邓老对广中医一附院的殷切期盼,表示医院将用好这笔资金,不负期望,不辱使命,大力弘扬邓老仁心仁术精神。

对人生自然规律泰然处之

冼绍祥院长看望慰问邓铁涛教授。

  晚年的邓老,自身几乎很少受到病痛的折磨。这也许与邓老毕生“养生先养心,养心必养德”有关。人们常言:积善成德,必有宏福。

  2017年中秋节后,时年101岁的邓铁涛教授服从组织安排,入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调养。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冼绍祥院长安排下,承担起邓老诊治重担。医护人员为邓老晚年安康尽心竭力,不仅因为邓老是国医大师而恪守职责诊治看护,更重要的是被邓老人格魅力所感染。

  2018年下半年,邓老反复对身边的人说几句话:一是“置生死于度外”,源于他对中医坚定的信仰,他说中国共产党五代领导人都支持中医,这些大的问题都解决了,生死对于我又算得了什么呢?二是“问心无愧方乃真君子”,君子坦荡荡,邓老为党和人民中医学事业奋斗终身,仰不愧于天,俯对得起地,中培育中医英才无数。三是“为人民服务”,邓老常说“恫瘝在抱”,把患者的疾苦像自己的病痛一样放在心上,这就需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

  2018年12月8日,邓老因“肺部感染、心力衰竭”而心脏骤停,医院迅速成立由冼绍祥院长担任组长,15位专家组成的救治小组进行积极的抢救。而后进入ICU监护治疗,上机械呼吸机4天,第五天顺利拔管,邓老没有太多的痛苦。在气管插管期间,邓老要求身边特护护士读《中国共产党党章》给他听。转入心血管科CCU期间,他要求播放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录音,鼓舞他尽早拔管、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念。

  2019年1月7日,邓老再次“肺部感染合并心力衰竭”,并出现“频发室性心动过速”而转入CCU抢救。弥留之际,他多次用微弱的语音与颤抖的笔,向在场的医护人员及亲属表示:不要做得不偿失的事!家属也多次召开家庭会议,认为邓老毕生为中医奋斗,已度天年,必须遵邓老意愿,保守治疗、顺其自然。2019年1月10日6点零6分,邓老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对于人生的“死”,邓老泰然处之。他老人家生前已经安排好,告别仪式上的挽联,上联写“生是中医的人”,下联“死是中医的魂”,横批“铁杆中医”,并且要求不要播放哀乐,而是播放乐曲“在那遥远的地方”。邓老说,今生是中医,来世到那遥远的地方,他还是做中医!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这是邓老几十年前就开始的最大的梦。“中医学的前途,有如万里云天,远大光明,彷徨了几十年的中医可说已走在大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斯人已逝,但邓老亲切有力的话语仍在我们的耳边嘹亮回响,我们要把邓老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直到成为现实的那一天。

  愿岐黄薪火传承,中医学术生生不息。(方宁 吴伟 张秋霞)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