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培养临床思维是提高医疗水平的核心

时间:2019-05-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王伯章

  近年来,人们日渐意识到要提高青年中医的医疗水平,宜先提高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所以,首先应整理培养中医临床思维的源流概貌。

何谓临床思维模式

  学经典、做临床是当前提高医疗水平的共识。笔者认为临床经典《伤寒杂病论》的基本临床思维模式可概括为“诊病审因,辨证察机,随机选方,无方立法,对症用药”五句话。诊断疾病,首先应追寻病因,而辨证的重点是察病机、抓主症、辨主证。常见者,主症先现;危重者,主症最急;复杂者,主症易解。而选方主证应随机运用,伤寒论辨证时,不少是方证相对的,如柴胡证、桂枝证,故伤寒论辨证即定方。但特殊的病也可以辨病选方。而叶天士的临床思维更显灵活,多无成方。这可能与他著述的是急性热病者多有关。历代各专科则有不同的生理与证治特点。例如,外科认为疮疡是内外因挟杂所致,须从内消、外透、去腐、生肌、止痛等方面着手,从疏邪、通络、搜风、活血着眼。

  要领悟中医原创思维及其原理,对经典临床思维反复深入的研究学习,了解古代分科临床思维特点与各家学说要点,知道辨证论治形成的历史进程。关注参考现代医家思维经验,厘清拓展临床思维的路径,对中医思维方式源流进行系统全面学习,是培养临床思维的核心。

培养临床思维模式的意义

  中医特色原创思维源流的核心链条,首先是认识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考察建立阴阳五行学说常规自然规律的原创概念,并以此作思维坐标观察人,再应用象数思维反映天人相应的客观存在,作为中医疾病发生的理论推导框架,以“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作防治思想,在临床中验证作大量医疗总结记录,这就是中医学体系赖以形成的原创思维核心链条。所以,它既有经典理论推导的临床思维作框架与基础,又有临床经验积淀总结而成的临床思维作具体充实,两者综合交叉运用。例如,“日咳心肝火,夜咳肺家寒”的医学谚语主要来源于象数思维的“道”的理论指导,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总结出的“术”的理论启发,二者均可应用。

  要注意对古代分科临床思维特色、各家学说、地方流派、民间验方的学习与验证,这些都是理论思维与医疗实践的总结。不同岗位的医生也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专业不同以及精力所限,难以强求全面。所以,在选修学习中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消化。

  要能熟识掌握中医临床思维的主要方法,借鉴现代医家思维经验,对现代医学的诊疗知识用中医临床思维的意识或意象,加以延伸作创新实践研究。

  现代的医学工作者对于象思维的疑惑,来源于它的哲学概念的不确定性,其实注意力应集中在它在医学上的意义与应用。当年科学家钱学森提出唯象中医学,就是希望先解决中医是什么的问题,以后探求为什么。就是这种思路。深刻领悟古人原创思维的内涵,能提供临床思维认知方法,使青年中医医疗水平有所跃升,这就是笔者数十年积淀探求临床思维的初衷。

  培养临床思维要从源流上理解中医临床思维,可从学习先哲的思维方式中参考先贤方法,领悟创新出自己的治病方法,从而为临床思维提供方向,提供理论与实践联系思维的桥梁。(王伯章)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