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地方中医药发展主任局长论坛】

构建服务体系 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主导作用

时间:2019-06-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庆锋

  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是《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未来中医药发展的战略定位之一。广东省作为全国首批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试点省之一,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部署,积极探索发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推动治未病服务在全省深入开展。

整体部署,积极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为推进全省中医治未病工作,2016年广东召开全省治未病工作会议,对深入发展治未病服务进行全面部署。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出台《广东省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18年末,初步建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提供体系框架;到2020年,全省初步建成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重点在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建设100多个规范化治未病服务平台,优化推广治未病服务技术规范化方案逾30项;加强治未病服务骨干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人员素质明显提高。推动全省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和服务模式不断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环境优化完善,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预防保健服务需求。二是加大投入。2015~2018年,省财政共投入1.47亿元发展治未病服务。资助15个市(县)构建区域治未病服务网络;实施以建设省级指导中心、县级以上中医院治未病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三是完善价格支撑政策。在全国率先出台治未病试点工作物价政策,探索中医干预技术服务纳入医保目录。四是加强规范管理。先后制定出台《广东省推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广东省区域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指南》以及《广东省中医治未病服务网络建设工作指导手册》。

五大举措务实推进,提高治未病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服务供给体系。依托各级中医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部分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建设治未病服务平台,搭建服务供给体系。明确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除了发展治未病服务外,还要利用自身技术及资源的优势,开展治未病服务技术创新和产品、设备研发工作,承担技术推广、培训和基层指导工作。要求二级中医医疗机构将三级中医医疗机构的服务与技术在本院实践并向基层、社区推广。在慢性病治疗和康复护理方面,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承担联系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纽带功能,推广中医药技术,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将发展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与基层卫生服务功能有机结合,推动中医药健康管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发挥中医药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要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融合中医养生保健理念,积极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

  二是加快培训治未病服务人才。成立省级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工作专家组,建立省级专家库,为全省的治未病服务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加快骨干队伍建设。依托省属中医机构建设省级指导中心共6个,14个地市依托市级中医院建设区域指导中心,承担治未病骨干培训任务和基层指导功能。制定专项人才培训计划,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人员培训。

  三是加强治未病服务内涵建设。具体实现路径如下:抓重点项目建设促内涵。建设治未病重点专科,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工程,促进内涵建设,推动构建服务网络。抓规范落实促内涵。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推进治未病服务平台的规范化建设。抓质量监控促内涵。完善治未病服务的效果评价体系,出台《广东省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分级管理方案》和管理指标体系,引领治未病服务高质量发展。抓服务模式优化促内涵。各级中医医院积极探索发展与中医体质偏颇人群、亚健康人群、病前状态人群、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健康需求匹配的治未病服务,总结保健服务项目30多项,主要运用的中医干预方法44种。抓科学研究促内涵。积极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年)》,近五年,治未病服务相关科研课题共186项,以中医治未病为主题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共 277篇。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增健康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学本科专业。

  四是积极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继承创新,促进中医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助力健康服务业发展。在构建“治未病”服务体系上,积极探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与互联网、养老、旅游、体育、餐饮、酒店、会展、气象等其他产业融合协同发展。在构建服务技术和产品体系上,近五年来研发了针对“未病”“欲病”状态干预调养的膏方、热熨包、足浴包、茶饮包等6个系列50余种养生保健产品。在构建服务支持体系上,支持骨干中医院集聚治未病知识资本,推进产学研结合,构建治未病创新链,探索治未病技术、产品、标准、管理、模式输出与服务贸易机制。

  五是深入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文化宣传活动。各级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中医药氛围浓厚,按照《广东省中医治未病行业标识使用规定》,规范使用行业标识,宣传广东省中医治未病行业品牌形象,帮助提升行业及品牌在市场上的辨识度。各级中医机构积极开展预防保健知识宣教活动,普及中医保健知识,2018年仅依托治未病科开展的宣传活动就有近1.3万场次,受众847.3万人次。

主要工作成效和工作经验

  根据监测信息,广东省治未病工作取得较好成效。首先是全省中医治未病服务供给快速增长。2018年全省共有544所医疗机构建立了治未病科或能够提供治未病服务,较2017年增加了360所,增长了195.6%。其次是治未病服务量大幅上升。去年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量近2000万人次(不含纯现代医学体检人数),比2017年增长约1000万。三是治未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行业影响力扩大,已构建省级以上学术组织4个,省属中医医院牵头建设的治未病服务联盟共4个,全省大部分中医院及江西、海南等周边省份、地区的部分医疗机构加入广东省级治未病联盟;各地市加快建设区域指导中心,培育龙头单位,发挥辐射带动基层发展治未病作用。

  回顾广东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发展历程,广东在治未病工作方面积累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治未病发展取得成效得益于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务实推进的行动。2016年,广东中医药局在中山市召开全省推进治未病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中山市实践经验,谋划部署发展治未病服务的总体目标、工作策略、实现路线图和主攻方向。会后出台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建设服务供给体系、服务技术产品体系、政策资金人才支持体系,针对当时发展治未病服务投入不足、政策不完善、供给不足、人才储备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一篮子解决方案。出台区域发展指南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

  治未病发展取得成效得益于提高规范化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广东初步建立了发展治未病服务的系列规范。医疗机构建设治未病服务平台遵循治未病科建设标准和管理指南,治未病科开展服务遵循项目服务流程和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治未病的建设发展水平可按照《广东省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服务分级管理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治未病发展取得成效得益于紧紧依靠传承创新,驱动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防病治病理念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在现代中医药服务模式框架下,广东推动各级中医院建设治未病科,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康复服务,促进中医医院巩固发展全生命周期中医医疗健康服务功能。广东要求三级中医医院总结、验证和推广中医调理实践方案,并鼓励医院探索治未病技术、产品、标准、管理、模式输出机制,与服务贸易产业对接,培育驱动健康服务发展的新引擎。

今后的重点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到来、疾病谱变化等,人民群众对健康的观念发生转变、期待不断提升。中医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突出自身功能状态提升、强调和谐平衡、讲究辨证论治、重视预防保健等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群众的欢迎。

  去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珠海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广东中医药全行业将以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在工作中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在治未病工作上,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治未病建设升级版方案的要求,以开放的视野,深化改革的胸怀,务实推进。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是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为建设健康湾区作贡献

  2019年2月18日,国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明确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医药行业将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塑造健康湾区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深化粤港澳中医药领域合作。支持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健康产业,提供优质医疗保健服务,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二是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治未病服务体系

  巩固发展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增加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治未病服务机构,构建多元化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格局。持续完善服务技术(产品)体系,以群众健康需求为导向,丰富治未病服务技术、项目、产品等。加强服务支持体系建设,按问题导向原则,加强政策研究,引导治未病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持续提升治未病服务水平

  一是规范服务平台。贯彻执行广东省医疗机构治未病服务分级管理要求,规范中医医院治未病科的建设与发展。二是保障服务质量与安全。组织研究制定服务规范、共识、标准,促进治未病服务规范化,提高发展水平。建设治未病服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完善服务效果评价。三是持续培养治未病人才。推动发展中医健康服务专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加大继续教育力度。

  四是坚持传承创新,拓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

  鼓励医院开拓思维,探索发展治未病服务的运行机制,构建适宜服务模式,打造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医疗健康服务链。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科学研究,构建治未病服务与科研一体化平台。探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中医养生保健与互联网、养老、旅游、体育、餐饮、酒店、会展、气象等其他产业融合并协同发展。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治未病服务。发展治未病互联网+服务,提高治未病健康管理水平和健康服务水平,扩大服务可及性,让更多人更便捷地获得治未病服务;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数据科学提高治未病服务项目、技术、产品研发水平,助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徐庆锋)

(A)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