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良姜市场行情低位徘徊,多年库存拖累导致购需环境不佳。在其他高效、特色农业冲击下,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徐闻良姜在减产——

徐闻良姜金字招牌将消失?

时间:2019-09-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6版 作者:中药材天地网供稿

  “2020年高良姜产量还将继续减少,从没有这么严重过。20多年了,我们第一次见到没有人种良姜。”这是来自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高良姜产地专营商、收购商的共同心声。

  高良姜以徐闻为道地。追溯高良姜的历史,高良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因出于古高凉郡(今广东省湛江、茂名一带)故名高凉姜,后因谐音而称为高良姜。

  什么原因让徐闻产地的高良姜生产规模大幅缩减?难道徐闻“良姜之乡”的金字招牌即将消失?带着疑问,笔者走访了徐闻的中药材从业者。

徐闻良姜更优质

  湛江市徐闻县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和海南省海口市隔海相望,徐闻地多人少。当地气候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3℃,年降雨量1200~1893毫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多有红壤及砂壤土。

  徐闻县良姜种植历史悠久,《宋史》和《广东通志》均有提及,清《徐闻县志》记载:徐闻良姜在宋代就已是贡品。徐闻良姜色泽金黄,气味馨香,含粉率高。作为药食两用的商品,货源常年主销东南亚、中东及非洲地区。当地有悠久的良姜栽种习惯。

  2006年开始,国家在湛江地区投资农田水、电、路改造,电网直接拉到农田,田间铺设好公路,喷灌、滴灌等灌溉措施覆盖了徐闻当地大部分农田。随着灌溉条件的逐步改善,徐闻县的农业种植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效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迅速发展,香蕉、菠萝及特色蔬菜等种植一改满地高良姜的单调景色,种植结构的转变带来了农民增收。

良姜行情起伏跌宕

  近年高良姜产区的生产表现很不稳定,行情起伏波动,极具周期性。高价刺激生产,随之而来的便是产量的剧增和行情的高台跳水。低价抑制生产,农户纷纷改种。

  2005年,高良姜的市场行情在7元/千克运行,此后行情一度跌至4元/千克的历史低谷。

  2009年,高良姜在反弹行情的刺激下大批新货采挖入市,市场行情一度回跌至5元/千克后便开始再次探底,重新陷入了严重供大于求的尴尬困境。

  2010~2011年,在经济通胀的宏观环境拉动下,高良姜的市场行情也随势而动,再度站上了15.5元/千克的巅峰位置。好景不长,高价没能维持多久便昙花一现。此后2012~2015年间,高良姜行情受实际库存拖累和市场购销疲软的影响,行情难有突破。

效益下降导致减产

  目前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高良姜种植区域已经从过去以龙塘镇为中心,逐渐变为由曲界、城北、南山、海安等乡镇种植,龙塘已很少有人种良姜,反而当地小贩居多,交易为主。

  今年产区良姜长势正常,减种导致新货减产,新货整体产量约6000吨。

  目前产区高良姜地已经改种了成片的菠萝。据徐闻县力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力鸣介绍:“因高良姜近年行情持续低迷运行,加上人工费不断增加、加工繁琐(人工去根、切断、晒干),导致高良姜生产成本不断抬升。今年广东省徐闻县几乎90%的高良姜种植户都改种了香蕉、菠萝。”

  对此他算了一笔账:“高良姜有很多种卖法,一是种植高良姜四五年后,连同良姜和地一并卖给别人。另一种则是自己租地买苗,请人播种、管理和采挖,自己晾晒加工,在扣除所有成本后,一亩地产出500~2500元,这还是良姜种植4~5年后的亩收入。对比其他短周期的经济作物或蔬菜,今年香蕉一亩能纯赚5000~7000元,蔬菜能赚1万~2万,而且工序少、卖钱快。”

  据多位产地大户调查了解获悉,高良姜2017年产量在7000吨左右,2018年7000吨左右,2019年在5000~6000吨,预计2020年4000~5000吨。

  高良姜可药用,也可用于制作驱风油或香水等物品,累计年需求在7000吨左右。

  近年高良姜市场行情大多在9~10元/千克间徘徊,多因积累数年的库存拖累以及市场整体购需环境不佳所致。

  郭立鸣介绍,目前当地农业局也知道良姜减产厉害,正在酝酿鼓励良姜种植的政策,以期能维持高良姜稳定的生产状况,延续“良姜之乡”的金字招牌。

  徐闻良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政府部门还计划通过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专利申请、商标异议争议处理、定点监督采购等方式来进行商标的自我保护,加大对徐闻良姜专用地理标志使用的保护力度。(中药材天地网供稿)

  (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