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仝小林:让科学舞台闪耀中医光芒

时间:2019-12-1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徐婧

  编者按:近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仝小林、王琦、刘良三位中医药人当选。《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足见国家对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的重视。本报今起刊发系列报道,展现新当选院士的学习成长经历和在科研道路上的不懈求索精神。   

  仝小林忘不了那年春天。

  往日熙攘的北京街头空无一人,开车从家里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临时SARS病区的这段路程变得很通畅。阳光透过车窗玻璃打在他那张冷静的国字脸上。

  这短暂的安静,是仝小林在2003年春天里少有的放松时刻。他知道,一旦走入那片弥漫消毒水味道的病区,夜以继日的战斗又要打响。

  这一切让他回忆起他34岁那一年,跟随博士生导师周仲瑛深入苏北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时直面传染病的惊心动魄。

  这些“战斗”让他记住,在与死神交锋的黑暗甬道里,一直有一束叫做“中医”的光。

  多年以后,曾经打赢这些胜仗的仝小林,终于让这束光闪耀在科学舞台的中央。

  长着“中医心”的科学家

  “你是64年来唯一以中医学为方向增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你给中医人提气了!”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的那天上午,很多人发来微信、打来电话祝贺仝小林,大家的语气无不洋溢着激动。

  这些带着感叹号的祝贺像潮水一样涌向他,但他却很平静。真正令他开心的是,“科学家”和“中医大夫”这两条人生的航线终于有了交点。

  当初进入长春中医学院(现为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系读书的这位东北小伙儿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名单里,他的名字与萧龙友、承淡安、叶橘泉这些出现在中医课本上的人物写在了一起。

  这一刻,他仿佛站在科学的舞台中央,被历史灯光聚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点亮这束光,要付出多少艰辛和汗水。

  数十年来,为了攀登科学的高峰,他一直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29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75篇SCI论文、10多种国家级、省级科技奖项,是他交出的成绩单;重新构建完整的糖尿病中医诊疗体系,创建代谢综合征(MS)中医整体辨治体系,探索出了用中医药解决MS一体化治疗的国际难题,构建中医方药量效体系,确证了中医方药剂量折算方法,为临床合理用量提供了循证证据,推动中医走向“量化”时代……是他在科研领域产出的硕果。

  很多人说,当选院士象征着达到科研生涯的一个顶峰。但他却认为,临床是复杂的,疾病是变化的,这条攀登的道路永远不会结束。

  因此,在临床一线,总能看到仝小林的身影。

  很多来找仝小林看病的患者,并不知道给自己的看病的是这样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时候,患者面前的他,变成了一位普通的中医大夫。

  “我不在诊室就在去诊室的路上。”已过花甲之年的仝小林,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规律。诊室是他念兹在兹的生活重心,那里不仅有他矢志奋斗的临床事业 ,更寄托着他始终不渝的中医情怀。

  在诊室里,他和很多普通的中医大夫一样,会为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加号,会耐心地替患者解答关于服药的问题。从这些举动中,不难看出他对“中医大夫”这个身份的偏爱。

  这种偏爱来源于幼年时期的崇拜。仝小林的母亲作为一名抗美援朝的战地医生,深刻影响了他未来职业的选择。小学三年级,他就在作文里写下志向:“当一名白求恩式的大夫”。

  事实上,无论是中医大夫还是科学家,这两种身份注定紧密交织在一起。因为,每一位临床病人都可能成为一个研究课题。正如他反复对学生强调的那样:“中医的科学研究离不开临床!”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幸运儿”

  1977年,年逾古稀的长春中医学院教授陈玉峰在图书馆遇到了正在阅读中医书籍的仝小林,他从身后拍了拍这位素不相识的学生的肩膀。

  这一拍,让这位早已经名声在外的老中医将这位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收为徒弟。

  有人说,仝小林真幸运,一开始学中医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除了陈玉峰,任继学、李济仁、邹云翔、周仲瑛,这些中医界的“巨人”都先后带教过这位别人眼里颇有些“幸运”的学生。

  但仝小林的成功并不来自于运气。

  在仝小林的母校皖南医学院珍藏的学生档案里,还保留着他攻读研究生期间李济仁为他写的评语。

  其中,“刻苦”二字透露出他成功的秘诀。李济仁见过仝小林在深夜11点穿着一双雨靴学习的场景。那双雨靴,是为了阻挡皖南山区盛夏的蚊虫叮咬。

  仝小林坦言,这几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了他的学术道路:“陈老教给我如何坚守中医传统,李老教给我基础理论要与临床紧密结合,而周老则在病机理论上启发了我,影响了我日后提出的‘态靶因果’的处方策略。”

  这些中医界的“巨人”,共同呵护着这颗“科学的种子”。但是,他并不是一个只会跟着老师脚步的学生。

  仝小林的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显露。

  随着学习的深入,仝小林更清晰地明白,科学的突破,每一步都是“无人之境”。要突破,就要敢于涉足前人没有研究的领域。

  以糖尿病研究为例,他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构建了以“核心病机-分类分期分证-糖络并治”为框架的糖尿病中医诊疗新体系,首次突破单纯中药降糖难题,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仝小林说,“真正的创新”是“制定标准,而不是跟着别人的标准做”。

  穷极真理背后的“性情中人”

  “被老师改论文,是一种折磨。”

  这是在仝小林的学生中,流传着的一句玩笑话。

  “有时一篇论文交上去,被改得‘面目全非’。”“仝老师做学问时很严格,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

  临床无小事,在仝小林的认知里,一个实验数据,一个语言表述,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确保精确。保持严谨、冷静、理智,才能揪出错误,做好研究。

  但跳出科研工作,他变成了一个不太冷静的人。很多时候,他的选择都带着些冲动、热血和激情。

  1994年,他放弃日本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中日友好医院筹建中医糖尿病科,原因只是因为“单位需要、国家需要”。2003年,SARS袭击中国,他义无反顾地走向没有硝烟的战场,只因为他是中医大夫,要让中医药参与重大传染病的治疗。

  他的学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赵林华说,他像一束聚集着能量的光,总要去最需要他的地方散发热量。

  这束光,甚至照到了遥远的辽宁农村。

  当他出现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长茂河子村,村医韩先军还是不敢相信,自己成为了仝小林的学生。

  2015年,仝小林在一则纪录片中看到了韩先军的故事——为了到村民家里看诊,他骑坏了4辆摩托,即使刮风下雨也坚持出诊。他主动联系到韩先军,提出收他为徒,想把自己的学术经验传授给这位基层村医,并且来到村子,为当地的百姓义诊。

  韩先军记得那一天,仝小林穿着一身有些旧了的白大褂,白大褂的衣角被村里的泥土路溅上了泥点。

  那些“泥点”汇聚成一束温暖的光,照进了中医后学的心里。

  当选院士以后,这束光更亮了,责任也更重了。有时,在少有的独处时刻,他常会想起30年前自己去安徽芜湖求学时看到的场景。

  船过长江,风吹起长江水,波涛一浪接着一浪。

  他描绘着那个记忆里的场景:“这让我想起了刘禹锡的诗,‘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正如中医的发展。”

  他说,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前波”。(徐婧

 

  “厚积”方能“薄发”

  在科研上,仝小林有什么过人之处?与他一起重走当年的求学路,这个问题的答案逐渐明晰。

  是博览善思的治学方法。从《易经》到《老子》《庄子》及诸子百家,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到金元各家,兼及西洋学说,无书不读,且由博返约,精读深究。善思就是注意独立思考,自明其理。正因如此,他才能够从浩瀚的古籍中发现灵光。

  是返本开新的创新胆识。创新不是无源之水,只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而有所创见,才是真正的创新。仝小林找到中医药走向精准的提高疗效之路,就是从张仲景《经方》本源剂量入手的。为什么中医典籍人人都看,却不是人人都成为了科学家?正是因为他身上敢于创新,勇于超越的禀赋。

  是勤于临床的务实精神。仝小林始终强调,中医的科研在临床。走出书斋和实验室,走到临床一线,从临床入手,不懈探求和总结,以中医临床为起点,最终让中医临床产生实质进步。

  是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正是因为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老老实实做功课,踏踏实实解决问题,仝小林才能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进,学有所成。

  其实,从仝小林的身上,不难找到中医药科研工作者的共性特点,那就是厚积薄发。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无疑为像他一样的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宝藏”,愿广大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以仝小林为榜样,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中医药科研再结硕果。(徐婧)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