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

规划引领 政策护航

确保“十三五”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时间:2020-01-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重庆市中医管理局

  “十三五”以来,重庆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医药“一法一纲要”,对照《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科学编制本地规划,强化政策保障,推动全市中医事业“十三五”规划发展目标如期实现。目前,我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6个主要发展指标中,6个已超过目标值,9个基本达到目标值。

立足实际科学编制,做好事业发展的“施工图”

  一是扎实开展调研。设置专项课题,组织专家团队就全市中医医疗、科教、产业、信息化、财政投入等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16个,并提出规划建议。二是听取多方意见。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听取卫生健康系统、中医药行业,以及部分区县的意见建议。组织专家对规划指标进行论证,科学测算指标数值。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印发《重庆市中医事业“十三五”规划》,明确10项重点任务和8个重点项目(工程)。三是加大统筹指导。指导和推动各区县制定中医药专项规划,全市共有25个区县出台中医“十三五”规划,占比66%。将中医事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在《“健康重庆2030”规划》《重庆市卫生计生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单独设置中医药章节部署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提高各地党委政府对中医药规划的重视程度。

瞄准目标分步实施,画好规划实施的“路线表”

  一是分步推进重点任务。将“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分解至各年度,以年度工作要点的形式下发至各地各单位,做到有序推进,分步实施。二是专项落实重大项目。将各地中医医院建设优先纳入全市卫生项目库,“十三五”期间,中医医院建设占卫生投资总额的35.8%,全市一半以上中医院进行易地新建或改扩建。制定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等工作实施方案,通过专项部署,确保重点工作落地见效。三是加强考核督查。将规划重点工作纳入对区县卫生健康委的目标考核,开展规划实施中期督查,及时掌握各地规划实施进展和目标完成情况。

突出重点加大保障,筑牢规划落地的“护航线”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十三五”期间,财政投入42.2亿用于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中医药特色优势打造、人才培养等工作,资金总额是“十二五”的1.6倍。二是落实价格和医保政策。在取消药品和医疗耗材加成的同时,调增中医药诊疗项目122项,最高增幅达45%。出台医保优惠政策,参保人员在三级和二级中医医院住院、特病门诊治疗起付标准降低一个档次,城乡居民医保中医药报销比例提高10%,职工医保提高2%。三是健全管理体制。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兼任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和统筹推进力度。全市明确中医管理科室的区县达90%,较“十二五”末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专门设置中医管理科室的区县20个,占比一半。

聚焦民生狠抓落实,编织中医服务的“健康网”

  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实现全市30万人口以上县都有1所二甲以上中医院工作目标。公立中医院编制床位数1.92万张,每千人0.62张,全市区县级公立中医院平均业务用房面积2.69万平方米,较“十二五”末增长20.1%。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加大培养,新增国医大师1名,培养高层次人才84名,市级以上中医药师承学员284名,区县级中医骨干200名,基层中医药人员2000余名。全市中医药人员达1.98万,其中硕士以上人员916人,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27.2%和85.8%。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建设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3个,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和学科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全市中医类医院门急诊达1323万人次,住院治疗95万人次,分别占全市医院的19.1%和19.9%,年均增速分别为6.8%和13.8%,高出综合医院1.2和7.8个百分点。全市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达10.9%,群众“信中医、用中医、爱中医”的氛围逐渐浓厚。(重庆市中医管理局供稿)

(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