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急诊ICU主任杨志旭:低调平和的医生,坚毅执着的战士

时间:2020-04-0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4版 作者:付中学

  杨志旭是首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3月19日,杨志旭在金银潭医院ICU病房进行中医会诊的第一名危重症患者顺利脱下ECMO(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在场医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谈到成功救治这位患者,杨志旭说:“这位患者的救治成功,是中西医专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说明中医在新冠肺炎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有很大潜力。”

  在疫情之初,杨志旭就向院党委请愿驰援武汉。1月25日,杨志旭与其他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一起驰援武汉。抵达武汉的第一天,杨志旭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的部署下,与首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医疗救治组组长、西苑医院副院长李浩一起到金银潭医院接洽。当时还没有确定接管病区,他就深入病房了解患者情况、病区环境以及工作流程等。

  医疗队确定接管金银潭医院南一区病房,杨志旭主动承担了病区管理工作。一线医护人员不足,患者病情较危重,面对这些复杂局面,杨志旭凭借多年担任ICU主任的经验,一一化解。

  杨志旭查房细心且审思明辨。接管南一区病房之后不久,医疗组制订出4个协定方。但杨志旭通过对患者细致观察发现,原来的方案还是不能完全照顾到所有患者的病情。有一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动辄气喘,胸闷、胸痛,高热或持续低热,咳嗽,神倦乏力,口干,纳呆,舌暗淡或红,苔少或腐腻,脉浮细数或濡数。他认为这类患者的核心病机是寒湿与疫毒深入人体,凝结在肺,耗伤正气,伴有伤阴。后来经过充分论证,医疗队确定在原来方案的基础上又增加5号方。

  后来杨志旭又发现一个新问题。由于药量不到位,导致一些重症患者疗效不是很理想。他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增加用药频次和用药量。医疗队专家商议之后,确定根据病情需要,将部分患者日均服药次数改为3次,有的患者日均服药次数达到4次。调整药量后,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个性化诊疗是中医救治重症患者的一大特色。虽然有了固定方,但不能拘泥于固定方。”杨志旭说。

  杨志旭几乎天天进病房,时时刻刻关心着病房里的每件事。有一次他查房,遇到一个重症患者想要小便,护理人员一时腾不出手来,杨志旭亲自为患者接尿。还有一次,他查房时候遇到一个患者要排便,他就帮助患者冲大便。

  特殊时期面对复杂情况,他不仅要确保病房医疗工作的安全,还担心着队员们超负荷工作后的身体状况。到了第10天,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连续超负荷运转的身躯使他坚强的心也撑到了极限,他终于承认累了。没白天黑夜地操心着,除了身体上的累,还有心理上的重担。整晚整晚地失眠,要靠药物才能勉强睡几个小时,怎能不累呢?

  提到这些,杨志旭说:“我做这些,但求问心无愧。我们是医生,有些病情也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可是看着患者这么可怜无助,我们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哪怕只是多说一句鼓励他们的话,都希望能帮助到他们。” (付中学)

(D)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