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头条

2月15~17日,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3支队伍陆续抵达武汉雷神山医院,接管C5~C8病区。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战神勇——

打响雷神山中医攻坚战

时间:2020-04-1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版 作者:李娜

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队)在雷神山C5病区查房

  “命运就算颠沛流离,命运就算曲折离奇,命运就算恐吓着你做人没趣味,别流泪心酸更不应舍弃,我愿能一生永远陪伴你……”3月29日下午,武汉雷神山医院响起了百人大合唱,这天是雷神山医院国家中医医疗队与其他省队医疗队病区清空的日子。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队旗上,写满了队员们的名字与祝福,他们挥舞着凯旋旗,放飞五彩的气球。春雨如丝,滑落在每个人的脸庞,雷神山医院里洋溢着春意,也迎接着生命的春天。

  三支国家级中医力量汇聚雷神山

  2月15日夜里的武汉,小雪霏霏,寒风寂寥,气温仅为零下4度。黄家湖的湖面上结了层薄冰,远处的山脉在黑暗的夜色中影影绰绰。2月8日刚刚交付使用的雷神山医院里灯火通明,内设1600余张病床的雷神山医院里,重症患者约占25%左右,这里正在进行着生与死的拉锯战。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员正在增援雷神山的路上。晚上8点,武汉市天河机场12号到达口,响彻“欢迎上海,武汉加油”的口号声,上海队122人抵达武汉,这是一支仅用2个小时就组建起来的成建制队伍,队员们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及其他各附属医院,凌晨12时,吉林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61人也抵达战场。

  而此时,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正向领导的请示,为广东队争取雷神山一个病区。风雪寒夜,这位征战过“非典”战场的英雄,语气坚定,信心十足的在申请中写到,“给我一片土地,还你一片绿林。”仅用一个晚上便获批通过。

  2月17日,由广东省中医院和深圳市中医院61名队员组成的驰援队伍抵达雷神山医院。

  至此,3支医疗队集结完毕。由于雷神山医院是临时搭建的医院,各项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队员们驻地距离雷神山医院有一个小时的车程,武汉的寒冬潮湿阴冷,很多队员们第一晚都彻夜难眠。第二天面对“一无所有”的病区,队员们从病床到诊疗设备,全都自己搬运、安置。

  虽然条件艰辛,但病区院感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3支医疗队接管的C5~C8病区,严格按照传染病医院“三院两通道”规模布置,即使雷神山医院病房都是“负压病房”,能最大限度减少感染的风险,各支医疗队仍不断加强督查和持续改进,尤其注重细节,大到病区功能区的布局,小到一块抹布的放置都严格管控。最终实现了雷神山战役中,3支医疗队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战绩。

  经过几天的休息调整,2月20日起,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的4个病区开始陆续收治病人,打响了雷神山里的中医攻坚战。

  专家组统一指挥 中西医同时行动

  事成于敦睦,力生于连合。雷神山里,除了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的4个病区外,其他病区由辽宁、山西、河北等地西医队伍接管。如何让中西医队伍扭成一股绳,让中医经验有效进入到西医队伍接管的病区,合力作战?

  雷神山医院院长王行环成了关键的一环。从2020年2月8日晚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正式接管武汉雷神山医院后,作为中南医院院长的王行环就在思考如何打赢雷神山之战。

  “我们成立了雷山神医院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是王行环交出的答卷。

  专家组组长由中南医院中医科主任张莹雯、医务部吴晓辉教授担任,中医专家组联合中西医各医疗队专家建立了中西医结合会诊平台(微信群),负责对雷神山院区疑难病例进行线上会诊,并回答中医药服用、中成药治疗新冠肺炎伴发肝肾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等相关问题。对重点患者,中医专家进行床边会诊,采取“一人一方”的中医药治疗策略。

  同时,中医专家组编制了《雷神山医院中医药防治新冠病毒简易操作手册》。这份简单又实用的防治手册,分为预防、治疗、康复3个部分。治疗部分分别针对轻症、普通型、重症拟定6种通治辨证处方,并用“+”和“-”号表示发热、咳嗽程度轻重,让西医专家在方剂的选择上一目了然。

  通过这份战地手册,中医队伍可在通治方基础上发挥自身特色,西医队伍可选择“简便易操作”的中医方案辅助治疗,为雷神山中西医作战提供了明确的作战策略。

  除了会诊疑难重症与推广通治方,中医专家组还推出了针对新冠肺炎患者容易出现“肺纤维化”问题的通治方“清肺化纤汤”。

  这是张莹雯30余年临床工作的智慧结晶,“我们防治经验的核心是治疗的关口前移。”张莹雯表示,患者在普通型就服用“清肺化纤汤”,每天一剂,每日两次,肺部渗出吸收明显。

  雷神山医院的C10病区,是由武汉市第一医院西医队伍接管的病区,在中医专家组的指导下,该病区经“清肺化纤汤”治疗的普通型患者无一例转重症,6例重症病人分别在服用3~5天后病情均明显转轻。服药1天以后,18.5%的患者咳嗽症状减轻;服用3天以后78.6%的患者咳嗽症状消失,胸闷喘憋减轻。对患者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呈现明显的疗效,肺部CT显示肺部感染渗出情况明显吸收,总有效率达到92.2%。

  在雷神山中医专家组的指导下,雷神山中医药工作开展抓住了“衣领子”,中医药在雷神山医院各病区的使用也更加规范有序。

  攻坚重症 展现“国家队”岐黄之术

  除了推进并指导中医药在其他西医病区使用外,3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全面投入接管4个病区战斗中。他们在通治方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短短10天后,中医病区就捷报频传,“喝中药、扎针灸,中医药疗效真神奇”成了每一批雷神山中医病区出院患者的同感。

  3月29日,上海队接管病区的最后一批患者出院,70多岁的患者张老伯激动地拉住病区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急诊科主任方邦江教授的手说:“谢谢你们,是中医药治好了我的病。”张老伯曾先后在武汉两家定点医院ICU治疗,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转至雷神山医院上海队病区接受中医药治疗后治愈出院。张老伯的女儿说:“通过父亲的诊治过程感受到中医药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雷神山医院,治疗重症患者是中医医疗队要啃的“硬骨头”和要攻的“硬山头”。3支医疗队发挥自身优势,展现了“国家队”中医药救治水准。

  在上海队接管的病区,方邦江教授采用“截断扭转”防治策略,通过较大剂量使用人参、附子、大黄,顾护正气,既病防变,快速截断恶性发展趋势,可有效救治重症患者。从2月20日至3月29日,上海队病区共收治患者114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占比24%,中医药治疗率100%,实现了收治率和出院率居雷神山医院首位的亮眼战绩。

  与此同时,广东队以“扶正驱邪”为总原则打出的中药组合拳,把红旗插到了难攻的“硬山头”上。

  “我们主要通过‘匡扶’正气、元气、脾气,宣肺化痰、清热利湿通腑,先改善了病区90%的轻症、普通型患者。”深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刘禹翔说。广东队病区里,从不喝中药的56岁的张大妈仅3天的时间就对中医药的看法有了改观:“喝了几次后,症状有了明显改善”。

  对于病区里的重症患者,单靠改善症状是远远不够的。刘禹翔指出,有些患者表面症状不重,但是肺炎还在加重,“肺疫”特征明显,大多有痰湿阻肺症状。重症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尤其要重视宣肺、化痰,甚至涤痰、豁痰,来解决肺部换气功能障碍,改善氧合状态。因此,广东医疗队形成了以“清瘟解毒”为核心,以“涤痰宣肺”“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开闭固脱”“解毒救逆”为合力的全套处方。

  病区内重症患者周爷爷,在服用组合汤药几天后,影像学观察就显示肺炎吸收较先前加快,可以慢慢脱离无创呼吸机,开始自已进食,并能下地活动。兴奋的周爷爷用一个半小时在“雷神山C6医患群”中敲出一百多字不带标点符号的感谢信。“由于病情严重,发病前7天没有进一点米水,现在启(起)死回生,出院也有了希望”。

  通过推广这套“中药组合拳”,截止3月11日,广东队接管病区首批重症病人清零。

  上海队、广东队战役正酣,吉林队“以慢制快”。队伍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王檀教授带领下,结合对所接管病区患者的医学观察,辨证施治,研究敌情。

  王檀认为,祛除“疫毒”是谓治标,助阳散寒除湿是谓治本。吉林队将新冠肺炎发病分为“外感期、肺炎期、恢复期”3个过程,进而又细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配有详尽的“治则、治法和方药”。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正是对敌情有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吉林队攻坚重症讲究“兵贵神速”。为了给患者争取更多时间,2月20日吉林队病区,开进来一辆超级“战车”——吉林省支援湖北医疗队中医团队带来的“流动智能应急中药房”。

  这台由吉林医疗队紧急调配的大家伙虽只是由一辆救护车改造而成,但却“五脏俱全”。“在车内输入处方后,只要3~5分钟就可配好6盒共18服药。”王檀表示,“流动智能应急中药房”内一排排的小盒子里装有300多味中药萃取的颗粒,医生处方过来后,药师可快速找到所需中药,在操作台上就可完成配药,剂量自动换算,自动封口。医护人员只需用开水给患者冲服,无需煎煮,极大提高了诊疗效率,也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3支国家中医医疗队深入C5~C8病区神勇作战,病区出院率不断攀升,病区内,浓郁的中药味飘香,传递着生机,也传递着希望。

  用“奇兵”重“康复”,中医文化留存雷神山

  在雷神山攻坚战中,除了汤药,中医针灸作为中医药的“奇兵”,在战场中常显威力。

  广东队在病区查房时,都会携带针灸针,随时为病区的患者施针治疗。“奶奶您今天感觉怎么样了啊?”深圳市中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李亚清询问患者的情况,“做完针灸,呼吸比以前更顺畅了,大便今天也正常了。”17床的张奶奶笑着说。

  “新冠肺炎患者的肺部炎症导致其氧合功能变差,除了通过药物排痰化瘀减轻肺间质炎症,还可以通过针灸降低患者的耗氧量。”李亚清介绍说,针灸手法很多,包括回阳针、腹针、平衡针等,可以缓解患者气促气短、呼吸困难、胸闷、失眠焦虑、心悸心慌、胃肠功能紊乱等各种症状,从而使得他们的供氧与耗氧达到动态平衡,提高血氧饱和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病情向危重症方向发展。

  同时,再结合一些补脾胃、益肝肾、调气血的针法,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元气。“以宣肺止咳,补肾纳气为要法施针,气喘的病人可以迅速感到呼吸平顺了,胸闷减轻了,脉搏也有力了。”李亚清指出,小小的银针往往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给他针灸试一下。”2月下旬,上海队接管病区20床的杨某突然出现呼吸衰竭现象,情况十分危急,这种情况在西医病区,会直接进行插管治疗,但上海队队长刘华指挥队员,用针灸在治疗老年咳喘病思路上对患者施针,患者情况有所好转,从插管变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再辅助中成药、针灸等方法,有效减少了患者的带机时间,“使用针灸治疗替代呼吸机治疗,可以减少呼吸机待机时间,解决患者呼吸机脱机困难等问题。”刘华指出。

  除了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后期康复也是重要问题,由于中医功法对于患者肺部功能恢复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八段锦、太极拳等在雷神山医院有着庞大的“粉丝群”。

  吉林队接管的病区里,王大爷正操练着一套新的功法。这是王檀新编的一套康复功法,用于恢复期(肺CT显示未完全吸收或者吸收不良)的治疗。作为中国“肺功能康复”方面的知名专家,王檀近10年都将精力放在病毒性间质性肺炎的后期治疗及整体预后的研究上,此次他也将这套功法从“长白山”带到了“雷神山”,并在雷神山院区推广。

  雷驰荆楚,术济苍生,雷神山里的30多个日日夜夜,听到的是雷神山里涌现的一个又一个“神医”,看到的是一批又一批出院的患者,医疗队员付出的背后,是中医药文化精神的支撑。

  雷神山中医病区的“战壕”里,写满、画满大医精诚的中医药文化内容,不论是中医针灸、推拿的手法还是抗“非典”英雄叶欣的画像……他们把中医药文化带进战地,也鼓励他们攻坚克难,战无不胜,这将作为雷神山医院的一景永远留存。

  3月29日,国家中医医疗队病区全部清空,一小部分重症患者整合至其他病区继续治疗。截至4月7日,雷神山医院只剩下不到50人,在治疗重症、危重症的最后关头,医院仍力求将中医药开展得细致一些,再细致一些,一人一方,一人一策,精准辨证,打好这最后的攻坚之战。

  如今英雄们已经凯旋,也许从迈入雷神山医院开始,他们就知道:春风化雨,人定胜天。

(Y)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