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时间:2020-05-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版 作者:罗乃莹

  

本文作者在武汉雷神山医院ICU。

  

新闻是在书写当下的历史。

  多年以后,当人们谈论起2020年武汉的冬春之交,谈论起中医药为抗击疫情所做的努力和贡献,我们所书写的每个字、传递的每一种声音都将为后人提供最原始、最基本的参照。这是新闻人的使命,我敬畏它,诚惶诚恐。

  在武汉亲历抗疫一线的六十多天里,我跟随医护人员体验隔离病区的工作,感受医患同仇敌忾共克时艰的患难真情,见证中医药对新冠肺炎患者带来切实的效用,中医药从上到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关注。与武汉同呼吸共命运的时间里,我为众人战“疫”取得的每一点进展而欣喜,为发生的每一个故事而感动,为武汉从沉寂到重生而落泪,为有祖国医学在危难之际护佑生命健康而感到骄傲。

4月武汉的超市开始营业。

  我已经乐见到,化危为机之后,中医药声音开始在主流舆论场同频共振,甚至开始扩散到海外。然而,舆论场中出现的误解、误读乃至对立言论都让我明白,中医药新闻宣传仍需久久为功,吾辈重任在肩。

  武汉之“疫”于我,是一个新的开始。

信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轨迹。本该是一年中最喜庆热闹的春节,所有中国人都在为武汉的遭遇而揪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字背后是面对未知的挑战。不仅对病毒和疾病的认识要从零开始,治疗和防疫更是要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疫情发生初期,面对陡增的感染人数、防疫物资以及医疗资源的极度短缺,一些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和市民的心理防线几乎到了崩溃的境地,在惶恐、焦虑、不安、恐惧中不知所措。

  我们究竟能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吗?这个疑虑必须在第一时间得到肯定的答案。“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大家帮一帮,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我想,钟南山院士眼含热泪的那段话语之所以流传甚广,就是因为它传递了信心,坚定了信念,为所有处在惶恐中的人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我进入武汉之时,疫情防控正处在紧张之际,各地医护人员正在不断奔赴湖北,那时不仅防疫物资紧缺,甚至生活物资供应都不能完全保证,俨然是“战时”状态。作为一名记者,我似乎不能为缓解这种紧张局势起到多么直接的作用,那时的我深感无力。直到一位医生对我说,记者的宣传非常重要,是你们让所有人知道,这个疾病没有那么可怕,我们是可以战胜的,有无数人正在为战胜疫情而努力。

  是的,虽然我无法治疗人们身体上的疾病,但我可以通过我的文字传递出一种坚定的力量,疗愈和抚慰人们心理的创伤。对疾病多一点认知,少一点恐惧和焦躁不安,哪怕只是一点,也会让人们对战胜疾病多一分信心,为这场疫情汇聚起团结一心的力量。

  灾难面前,越是艰难困苦,越是需要希望。

  我跟随仝小林院士为方舱医院发放通治方,我们在洪山体育馆外等候着、盼望着,连夜赶路的重卡满载一万多人三天用药,这一车药就是一万多人重获健康的希望;我在车站迎接各地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他们全副武装、小心翼翼,但又都透着“上阵杀敌”的勇气和活力,这些全国输送的医护人员就是湖北人民战胜疫情的希望。我在每一个人身上感受到强烈的气场,那是一种战胜死亡的信心,是一种人定胜天的信念。

作者(右二)与仝小林院士(左二)等在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部前合影。

  作为中医药行业媒体记者,我们的使命是要在这场“宣传战役”中发出中医药的声音。中医药疗效如何?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要让所有中医人充满信心,在新发、突发传染病和急危重症治疗中,中医药是可以且应当发挥出重要作用的。

  2月中下旬,我在汉口医院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情形与我此前所想象的完全不同。一些戴着呼吸机的患者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尽管脸色依然苍白,身有疲态,但言谈中充满对重获新生的感激和对生命的热爱。他们向我讲述患病的经过和感受,激动地告诉我,喝了医生开的中药之后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舒服”,这是他们描述中医药治疗感受时用得最多的语言。我无法想象,对于每一次呼吸都困难的人而言,“舒服”这样的感受是多么可贵。

  过去的工作经验让我感觉到,一直以来中医药都有自我证明的困局。一方面,热爱、崇尚中医药的人希望中医药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而另一方面,舆论场上误解甚至诋毁中医药的声音不绝于耳。

  突发疫情是特殊的战场,团结中西医,争取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作为中医药宣传员的基本职责。在报道中,我们力求在让大家看到中医药疗效的同时,更广泛、全面地认识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医疗手段各自的优势与局限,我们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摒弃偏见,认识到每一种医学手段的价值和意义,让大家明白大敌当前必须事急从权、团结一致。

  面对未知,秩序只得在摸索中建立,信心也会随着事态逐步转好而愈发增强。在这场“战疫”中,无数事实和案例在证明着中医药的效用,与此同时专家也在通过科学论证和临床数据等多种路径,从宏观层面证明中医药的疗效,坚定中医药人的信心。

  一次武汉“战疫”或许无法从根本上让中医药摆脱自我证明的困局,但它的确能让包括我在内的更多人树立起对中医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信心。我见到的许多患者都曾对我说,以前完全不了解中医药,经过这次生病觉得中医药很神奇,以后有需要一定会去看中医。

  我想,经此一役,我们有理由对中医药的未来和人们今后的健康生活有信心。

现场

  新闻现场像涌动着无数细节的泉眼,新闻现场有最新鲜生动的故事,新闻现场给人带来最强烈的感受。对现场的向往,是我们作为媒体人的一种本能。在新闻现场,我们是受众的眼耳口鼻,代替他们去感受,去好奇,去体验,去寻找答案。于是,我在江夏方舱医院筹备改建期间录制短视频,带着受众走过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让大家通过手机屏幕直观感受进出“红区”(隔离区)工作的基本流程。通过多种形式的传播,让关心武汉的全国各地的人们与武汉不再有距离,心与心更近。

  护士长陈二辉是我们在现场发现的人物之一。他一米八多的个头,负责病区里里外外的大小事情。我们众人在一间病房里采访即将出院的病患,而同病房还未能出院的一位阿婆却成了陈二辉的焦点。他俯身低头,用宽广的臂膀揽着身材瘦削的阿婆,长达半个小时的安慰,只希望阿婆心里不再焦躁,安心养病,等待自己出院的那一天。那位阿婆年事已高,有点耳背,陈二辉反反复复唠叨着、关怀着。

  我在报道中写道: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个魁梧的男性竟然可以这样温柔如水。陈二辉温柔、耐心劝解阿婆的画面不禁让人超越医患本身去思考医患关系。我看到在病区里每天有无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出现,患者需要的和医护人员提供的也不仅仅是治疗生理上的疾病。“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在这样特殊的时空状态里,这段铭言时常在我耳畔响起,让我领悟到医学也必然闪耀着人文之光。

  患者不是生理器官与系统的简单相加。医学的工作对象是人,目的是要呵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就必须关注人的需求。任何一个人,既是生物的,也是社会的。他们不仅仅希望通过医生的治疗解除症状,同时也非常希望在医务人员的理解与帮助下缓解与释放心中的不安与焦虑。经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一种人性的传递。这些积极的话语不仅使患者感到温暖和安全,同时也能调动患者的积极因素,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隐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最终战胜疾病。

作者(右二)在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六病区。

  在现场,我听闻许多故事。最后一次进“红区”,我跟着郭建文医生待到了凌晨。他第二天一早就要撤离武汉,但还是自己驱车跑到离酒店二十公里外的雷神山医院,因为那里还有他牵挂的患者。重症监护病区里,许多患者对医护人员给出的刺激信号已经几乎没有反馈,这里聚集了病情最严重的患者,也是让医护人员最容易产生绝望的地方。医生对我说,与病毒的斗争就像是在爬坡,快到顶峰的时候最吃劲儿,你帮他们一把,就过去了,人就安全了。有时候患者看到医生真的像看到救世主一样,让他特别感动,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传统医学,都有无能为力的地方。

  面对灾难,人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在武汉的经历告诉我自己内心深处的答案。1999年出生的小姑娘王佳玉是家中独生女,义无反顾主动申请从吉林前往武汉一线。出发之前她悄悄给自己买了三份保险,只希望万一发生意外,自己患病的父母日子过得不会太艰辛。我忘不了她给我讲述自己初到武汉时每天夜里做噩梦不敢熄灯睡觉却不告诉家人的故事,忘不了她汗水湿透全身,满背长满湿疹的画面。她对我说有点遗憾自己不是最后一批撤离的,她希望看到所有患者都出院重获健康,她还说自己回去要学习新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操作,在武汉的经历让她看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这个勇敢付出爱和真心的小姑娘令人动容。被她照顾的患者出院后给她写来感谢信,还有患者的子女和孙辈发来感谢视频。吉林医疗队的领队知道王佳玉的家庭状况后,主动提出为她的父亲做手术治疗。我看到,王佳玉们付出的爱在人群中传递。在灾难中,人们用爱温暖彼此、照亮彼此、并肩前行。

  在现场,我收获从未有过的感受。从初入武汉的紧张恐惧,到告别武汉的牵挂不舍。武汉这座城市,对我的人生早已有了非凡的意义。这段时间在其他媒体上看到医护人员的采访,很多时候医护人员的答案让我感同身受。脱去我们不同的职业身份和角色,医护人员、患者以及各行各业的人们与媒体人一样,在这样特殊的时间与空间里,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我们都从中再次感受生命的意义,思考和感悟人生。

  两个月,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多少次落泪,我甚至无法用语言描述这些泪水背后蕴藏的复杂感情。记得在雷神山医院第一次撤离仪式上,我看到广场上飘扬的旗帜、标语和激动的人群,听到鼓舞人心的歌声和欢笑,不知不觉我正录制视频的双手开始颤抖,眼泪夺眶而出。过去一段时间累积的情绪在那个瞬间达到高潮,我也不禁放声歌唱,随着音乐的律动跟着人群欢呼雀跃,释放压抑已久的心情。这一天终于到来,这一天真的来之不易。

  如果说人类的不幸使我们不得不面对这场灾难,但在新闻现场的经历和体验使我明白,能够坚韧、乐观、勇敢、团结地面对苦难是我们人生的幸运。这些经历和感受将会给我们的人生打下深深的烙印,让我们更坚定地拥抱未来。

  到现场去,这是我身为一个媒体人的幸运,也是我不留遗憾、不会后悔的选择。

专业

  连续64天驻守在疫情一线,这是我职业生涯中前所未有的。尽管在工作中我尽己所能力求完美,但回顾在武汉期间的报道工作,并非没有遗憾。

  大体上我们的报道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信息资讯,记录中医药参与抗疫的新闻事实,第一批、第一个、第一次等等;工作通讯,介绍武汉及湖北地区中医药参与抗疫的工作部署;人物、事件通讯,宣传抗疫一线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医疗队等;深度报道,解读中医中药的疗效和治疗经验;观点,传递一线专家观点;回顾性特稿,综合记述中医药抗疫的一些标志性事件等。在报道形式上,我们综合运用了文字、图片、视频等手段。

  持久的“报道战疫”考验记者的综合能力。不仅要有统筹全局的思维,也要有洞察细微之处的敏锐,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手段的技能,还要有持续“作战”的体能和耐力。

  在媒介形态快速更迭的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媒体人可利用的手段多样。在新闻现场,一些电视媒体同行用小巧灵便的osmo录制视频,还有的进行现场直播,带给受众不同的感官体验。这些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媒体人让表达更丰富,而媒体人更核心的本领还是抓住受众关切的能力。

  敏感。这是新闻记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也是衡量记者专业水准的重要标志。战“疫”期间的武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新闻场,时时刻刻都涌现着新闻。然而,新闻线索的获取和甄别却并不简单。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或许在追踪后并没有呈现出更多的事实维度,也有的在采访和报道中因为各种因素无法推进。更重要的是,新闻线索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要在与行政主管部门、医院、专家及医护人员、患者等不同群体和场合中挖掘,在事实与事实的关联中思考。拓宽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是记者的能力,并且在获取线索的过程中记者往往要多线条“作战”。具体到武汉的报道工作中,我们必须紧盯不同类型的采访对象,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最新动向和工作重点,新闻人做的事和新鲜事中的人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这当中就有可能会产生新闻。

  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在武汉我见到了许多新鲜事,这些事或许并不涉及疫情防控的核心关键,但却是让人惊喜的花絮和细节,总会引发我传播的冲动。这些花絮和细节富有人情味,生动而有感染力,更容易让受众产生共鸣。为这些细节和花絮找到合适的传播形式,细节并不细碎,反而会有以小见大、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时效。时间,对于新闻的传播至关重要。在这场战“疫”中,时间对于新闻的意义令我感受深刻。一方面,疫情发展变化和战“疫”过程瞬息万变;另一方面,社会和受众关注的议题焦点转变也非常快。这对我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回过头来看,疫情防控的过程经历过一些关键节点,但当时身处其中的我并没有敏锐地觉察,只是过于沉浸在事实的呈现中,没有把握住恰到好处的时机进行报道和策划,因此报道的传播稍显被动。在整个中医药防控工作进行中,我们应该更早预判,并对有标志意义的关键事件和深度报道进行策划,多线条执行报道任务,才能打有准备之仗。

  敏感和时效的背后最核心的能力是专业。重大事件发生时,受众需要更专业的声音。这一点,对于行业报记者而言体会更深。

  行业对专业记者的要求是清晰的。要成为一个专业型记者,就必须要在医疗卫生领域有长期的积累和观察,具备在动态事件中捕捉到核心问题的能力,通过采访把事态的发展更加清晰精准地进行剖析,找到真问题,并进行深度报道。因为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才能够跟系统内的顶级专家对话、互动,提出触动专家的问题。还能用大家看得懂、感兴趣的方式传播专业领域的知识、概念、技能和方法。

  尽管已经工作近两年,但学新闻出身的我对于中医药行业的了解仍显浅薄,对于中医药群体关心的核心关键仍不十分笃定和明确,对于医学知识也缺少足够的储备,导致自己在报道中对选题的认识不够深刻,角度切入也不够精确。

  武汉的两个多月战“疫”让我目睹中医药对疾病的效用,中医药人为之付出的努力。我也深深体会到行业媒体人宣传中医药的历史重担和使命。这些都会成为我克服不足的动力,激励我不断前行。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中医药抗疫的事实疗效令人鼓舞振奋。我坚信,为中医药鼓与呼的队伍会不断壮大,而随着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医药必将声名远播。

(Y)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