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那是青春放光华

时间:2020-05-2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李娜

  

本文作者在武汉雷神山医院留念。  

  作为一名记者,在武汉的65天,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时光。返京已有月余,有时清晨醒来,偶然感到恍惚,不清楚自己身在何处。我知道,我的心还惦着武汉。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清晰如昨。

战斗 发回前线第一条消息

  其实,作为入职一年多的中医药行业的一名“新兵”,武汉这场新闻报道硬仗究竟怎么打,在赴武汉的征途中,我的心里并没有底。抵达武汉后,我除了获悉中医药人在前线各大医院积极开展救治的情况,并无更多有价值的线索。

  为了撕开口子,尽快打开工作局面,我联系到武汉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向相关人员了解情况,意外获取了一条线索:中医药正覆盖武汉市全部社区隔离点。

  我的心动了一下。

  当时,武汉市各大医院发热门诊人流量还相对较多,病人分类管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妥善安排,“人传人”现象远未得到有效遏制,形势危急。而此时,各大媒体聚焦点基本还在医生全力救治病人方面,对于如何切断疫情蔓延的根本性问题鲜有深入报道。而中医药进入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正是遏制疫情蔓延的良策,这不仅是中医药行业的重要新闻,更是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经验做法。

  凭借着新闻记者的敏感,我立刻决定,另辟蹊径深挖此条线索——中医药+社区防控。

  事后证明,我所做的选题,正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的重点工作,是他在武汉市武昌区开展中医药进社区“武昌模式”的体现,报道恰逢其时。

  我紧急将题目汇报给前方工作组与后方领导,均得到大力支持。事不宜迟,酒店没有桌子,我便俯在床头电脑办公。武汉正是战时状态,工作节奏相当紧张,但武汉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听我要采访中医药覆盖社区,当晚开完会后即与我联系,工作效率之高、行动之快令我感动。

  因为方言障碍,在采访过程中,我有很多地方听不清楚,便先根据录音采访拟写初稿,再发给对方修改,反复几次审定后,当晚23:30左右,相关报道在中国中医药报微信公众号发表。令我震惊的是,这篇名为《武汉所有社区隔离点已实现中药汤剂、中成药全覆盖》的消息虽然发布时间在深夜,阅读量却增长迅速,第二天一早便突破了10万+。

  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报道的价值,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那就是为中医药事业发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组长仝小林为作者题写:一线强声。

  其实,现在看来,这次新闻报道,不仅是我在前线新闻工作的第一次试水,也是中医药在疫情一线的一次勇敢“尝试”。一人一方,辨证论治的中医药推广到武汉社区,覆盖面积达万余人,这曾引起社会各界的讨论,对中医药来说是一次巨大考验。如果结果出现偏差,对中医药将是一次“打击”,而这条消息也将会是压弯骆驼的一根稻草。

  我第一次在疫情“风暴眼”的武汉体会到,前方新闻工作的风险不仅仅是对生命安全的考验,更是对新闻业务能力、记者综合素质的考验,字斟句酌每篇报道,都是为了保护中医药舆论环境,掷地有声地为中医药行业发声。

  在前方工作组与专家院士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中医药进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效果初显,为武汉抗疫战场开辟了胜利的曙光,我们找到了遏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方案,中医药+社区成为“中国方案”中的重要篇章,这让身处前线的我感到惊喜和激动。

  前方工作组很快联系我,告知我此消息引发了各大央媒关注,希望我能在第一时间深入采访仝小林院士,深度报道中医药进入社区这条新闻线索……我在武汉打开了新闻工作的第一扇门。

责任 捍卫真实、客观报道的新闻红线

  在武汉,作为中医药行业报的记者,与其他综合性媒体不同,我不仅要报道医疗团队中感人的事迹,挖掘振奋人心的典型案例,更离不开一个专业问题:中医药,再具体一些,就是中医药的疗效如何?

  作为武汉抗疫战场的一支主力军,中医药队是一支不容小觑的队伍。在武汉前线,已经形成中西医协同作战的良好情况下,中医药疗效究竟如何?这不仅是我这个前方记者关注的问题,也是身后十几亿中国人关注的大问题。

  还记得来武汉前,双黄连的新闻一经报道,各大药店的双黄连就被哄抢一空。这背后反映了国人对良药的渴求,对于新冠肺炎,每个人都在期待出现“特效药”,能够抵挡人类从未见过的新冠病毒。

  身在前线,能更近距离了解到救治情况的我,也逐渐触碰到“中医药疗效如何”的核心选题。2月14日晚,我接到一位患者家属电话,电话那头,家属激动地告诉我,自己的亲人是被“清肺排毒汤”救回来的,他多方打听联系到我,希望我能将他的亲人救治的经历报道出来,告诉更多的人“中医药能救命”。

  听完患者跌宕起伏的故事,我不禁感动,放下电话,一气呵成,将患者的坎坷经历以及中医药疗效写成了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心满意足的我,觉得完成了一篇独家报道。

  但是,冷静下来后,我突然犹豫了,这样的个案事迹就能证实中医药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吗?以一个人物视角写出来的自述报道,不仅缺乏客观说服力,甚至还带有广告嫌疑。我是不是在“捧杀”中医药?想到这里,我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医学界,药物的有效性要按照标准的循证医学体系进行证实,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才可以宣布有效性,“清肺排毒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于临床急用、实用和效用为导向,本着第一时间治病救人是最大伦理的指导思想紧急启动的项目,虽然我获悉的消息是临床使用效果良好,但是如何说服大众,如何将“清肺排毒汤”推荐给临床更多患者使用,光靠感情用事是不行的,我想到了调查报道。

  是的,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作为记者就应该去寻找数据,通过开展调查报道,调查更多的省市、专家,求证“清肺排毒汤”确有良效。

  确定了工作方向后,我找准“清肺排毒汤”试用开展的四个省,通过联系各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拿到临床报道数据,再通过各省定点医院,找到专家询问情况。在紧张的工作中,我在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一科主任耿立梅的介绍下,详细了解到了河北省内该药的使用情况,获得临床真实案例,并以此方式联系其他省,最后,再以相同的方式联系武汉前线获取信息。经过连续3天的紧张追踪采访,我写出《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显身手》的新闻报道,以客观视角报道了该药的疗效,供大众参考。

  此次新闻实践,让我对手中的笔更加有了敬畏之心,文字是有力量的,是有导向性的,是有影响力的。疫情暴发后,武汉不仅是中国的主战场,更是世界目光汇聚所在,作为一名中医药行业报记者,在临床并无“特效药”的情况下,此时报道中药效果,无疑是在向国人、向世界宣告中医药的疗效。因此,我深知责任重大,报道更是慎之又慎,细之又细,严谨写下每个数据,不能为宣传中医药疗效而急功近利,刻意夸大。否则,就是“捧杀”中医药。我尽己所能,用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将中医药人的智慧记录在案,将中国智慧向世界宣传。

专业 理性寻找中医药特色优势

  随着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第一个由中医人承包的江夏方舱医院,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进驻雷神山医院,武汉战场上,一张关于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考卷已经发给了每位中医药人,包括我这个中医药行业报记者,我要用新闻视角,寻找中医药特色优势。

  为坚决落实中央“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政策,武汉市开辟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如果能将这些轻症患者尽快治愈,或者有效防止轻症转重症,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武汉市各大医院压力,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局面,“方舱之战”将是扭转武汉抗疫局面的关键一战。

  当我了解到,武汉市方舱医院全部使用中医药,其中,“清肺排毒汤”在4家方舱医院使用,我迅速将目光对准方舱医院,重点关注中医药防止轻症患者转重问题。有了上次采访报道的经验,我很快写好了稿件。但是,在审稿过程中,我却遇到了“问题”,一家方舱医院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有5名18岁以下的未成年患者并没有使用该药,要我加进去这个信息。起初,我并不理解,这个数据占总体样本数量可以说微乎其微,有什么影响?但负责人耐心地告诉我说,要尊重客观临床情况。

  事后,我在反思这件事情时悟到,这涉及更多的是新闻工作者的“理性”问题。我在报道中,先入为主带入自己的认识,但是临床情况相对复杂,保持相对“理性”,才会写出更为真实的报道。

作者(右)与广东中医医疗队驰援雷神山队长邹旭合影。

  3月10日,仅仅20余天后,武汉市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抵达武汉,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居民群众。这一天,我在武汉,与武汉人民一样收看新闻联播,心里感慨万千。中医药参与方舱救治,优势尽显,这将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理性”还代表着专业。作为一名行业报记者,除了要有新闻记者的敏感性,还必须具备对行业的认知度,只有对行业有深入的了解,才可能对前线情况的发展有所掌握,对事实矛盾的冲突有所了解。

  在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团队的报道中,我倾向于故事性的叙述,但该团队的负责人指出,“眼泪哭一次就够了,我们要留下理性的经验”。确实,在抗疫战场,记者记录的内容,将会成为日后回顾这段历史的重要参考,除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外,中医药如何发挥优势如何辨证论治等经验性的总结,才是日后工作的重点。

  一名记者,不能只是情感的传递者,也应该是经验的总结者;一名行业报记者,更应该立足于行业,留下对于中医药宝贵经验的总结,在这点上,我需要更多的努力。

现场 真情记录中医人的抗疫岁月

  记者,是真实事件的记录者,是历史时代的刻画人。多少年后,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我们只能用文字、音频、视频找寻历史的痕迹,这些宝贵的资料,将一代传一代,让后人在笔墨声音中寻回过往。因此,留下什么样的记录,是一个记者的选择。

  我们要做的,就是忠实记录中医药人抗疫的第一线。

  还记得, 2月15日晚12时,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第12候机大厅,响彻着“欢迎吉林,武汉加油!感谢上海,武汉必胜”的口号,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的吉林、上海队抵达武汉。他们把宝贵的医疗物资运抵前线,有中医药特色香囊,有价格昂贵的医疗器械,物资箱上贴着“天佑中华”“武汉我们来了”“武汉挺住”等标语,这是他们无声的宣言。他们目光如炬,队形整齐,吉林队领队冷向阳穿着迷彩服,紧握红旗,立正敬礼,坚定刚毅地喊道:“请领导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那一刻,我的心中为之震撼,这是生命的承诺,这是战场的“军令”。

  我用镜头记录下他们抵达的合影,在镜头前,当大家喊出“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来了”时,许多人包括我,都热泪盈眶。这里是战场,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病毒感染,前线的“红区”是危险高地,他们相当于以命换命。在武汉的战场,我只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不断工作,争取记录下更多感人的瞬间。

  之前,我以为奔赴前线的都是有治疗传染病经验的专业人员,接触后才发现,其实700多名国家中医医疗队员中,“90”后的年轻队员有200多名,其中最小的只有20岁。许多年轻人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他们人生中第一次穿上防护服,第一次走上战场。

  还记得,我采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科护士纪冬梅,她是个爱笑的阳光女孩,喜欢旅游。她告诉我,自己平时体力很好,去西藏旅游也不太会有缺氧的情况,可是在防护服里几个小时,就会头晕。为了节约医疗资源,他们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每个人都在坚持。江苏医疗队护士杨敏说,按照正常的排班表,一个人白天要上班6小时,但是算上通勤、穿脱防护服等时间,每天近11个小时在医院,回来短暂休息后,第二天还要继续值夜班。

  与他们交流,我感受到了中医人的责任与担当。与患者交流,我发现,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中医人,早已与武汉的患者架起了心与心的桥梁。

  穿着厚厚防护服的他们,很难辨认,可患者们总是不用看他们衣服上的名字,就有特别的方式记住这些救命恩人。“小杜大夫的眼睛总是笑眯眯,小郝大夫有点微胖,走起路来很可爱。”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病房的张奶奶跟我说。他们总是最大限度地体谅医生,比如,在日常的舌苔检查中,他们担心病毒传染,总是最快地伸出舌头再合上嘴。晚上,他们会悄悄地灌好热水袋,送到值班医生手中,怕他们冷。

  一幕幕真实的场景在前线每天发生,作为一名前线记者,重要的是用手中的笔和镜头,用真情将它们记录下来。多年后,当我们重新回看这段岁月时,我们能看到的,是艰难困苦中,一个个逆行者奋战的身影,一个个感染患者恢复健康,这将会是中医药抗疫史上的重要篇章。

见证 武汉按下重启键

  历经蛰伏的生命,总会迎来新的生机。

  想起刚来武汉时,社区还没有完全封闭,人员尚可自由流动,随着防控措施的迅速加强,对疑似患者开展“地毯式”排查。“应收尽收,不漏一人”的工作目标,是党中央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的庄严承诺,千万武汉人民,遵守命令,守在家中,社会秩序井然有序,许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不辞辛苦为居民提供买菜送药等生活服务。前方,英勇的医护战士在战斗;后方,英雄的武汉人民在坚守。这是战时状态下最为珍贵的信任与担当。

  在一线,我深刻感受到,看似静止的武汉,无时无刻都在涌动着生命力量。

  随着出院患者越来越多,一个又一个社区成为安全社区。我看到,武汉街头,快递小哥正在取刚做好的草莓生日蛋糕准备外送,修鞋店的匠人系着围裙坐在店门口打理生意,社区的搬运工人正在忙碌着为居民供应蔬菜。药店门口贴着84消毒液和酒精到货的招牌,价格已回归正常,一瓶酒精9.4元,两瓶84消毒液13元……道路两旁笔挺的杉树、葱郁的橡树、待开花的桂树,还有淡淡花开的樱树,这座城市像惊蛰过后的大自然,在慢慢复苏,慢慢好转。

作者(左下一)和同事与山西省阳泉市驰援武汉医疗队合影。

  4月8日凌晨12时,美丽的长江两岸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灯光秀,武汉按下了重启键,封锁76天的武汉正式解封了。这一晚,我难眠。60多天,斗转星移,我每天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在武汉,我遇到了许多与我同岁,甚至比我还小的医护队员,他们把阳光、欢乐和信心送给患者,把辛苦、汗水和风险留给自己,他们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坚定向前。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

  在武汉,我采访了许多医护战士,记录了一个又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看到了中医药在抗疫中的巨大作用,也见证了中医人救死扶伤的大爱无疆。我发自内心为中医药人自豪,为中医药事业骄傲,也为自己是一名中医药行业报记者感到幸运。

  记得我刚到武汉时,一位50多岁的酒店保安大叔眼里闪着泪光,惋惜地对我说,“武汉以前多好啊,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如今,我很想告诉他,我看到了美丽的菱角湖、樱花树,武汉很美,很好,未来会更美、更好。

(Y)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