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观点

读经典汇新知 传承发展中医药

时间:2020-07-24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阮宗武

  •经典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回忆跟师学习,研读经典,到临床带教学生的过程,更深刻体会到经典传承的现实意义。

  •经典著作的学习,是奠定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临床实践再加深理解,才能获益。

  •中医各家学说涵盖了历代医家医疗实践及其学术观点。而这种学术观点和经验的积累,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师承”关系,从而带来了学术上的“传承”延续。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指明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其中指出:“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国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观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其中中医理论由历代先贤通过不断临床实践而逐渐形成。一代代良医口传心授,一部部著作层出不穷,使得总结的理论和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经典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回忆当年跟师学习,研读经典,到临床带教学生的过程,更加深刻体会到经典传承的现实意义。

精读经典 重视传承

  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承也是中医学发展的源泉。几千年来,中医书籍汗牛充栋,习医者初感辣手,望洋兴叹,往往畏难止步。这就要求“精读经典,博览群书,勤记笔记,善于思考”。学习中医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学习中医多数采取“师带徒”的形式,以师承教育为主。学习的书籍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汤头歌诀》《药性赋》《医学三字经》《频湖脉学》等书籍。初进师门,家父即嘱,要精读经典,重点章节条文要背熟。并以清代张志聪《侣山堂类辩》所述“诸生来学,当苦志读书,细心参究,庶可免庸医之责”为训。20世纪60年代初,时值南京中医学院刚好编写《内经辑要》《伤寒论释义》《金匮要略释义》《温病学说新编》付梓问世,条目清晰、阐释有据,迄今仍不失为学习中医的一部好的系统性教材。经典著作词语深奥,不像读诗词那样朗朗上口,读时虽“食而不化”,仍要死记硬背,同时还要背诵《温病条辨汤头歌诀》,此书乃为民间抄本,前为温病赋,后为方剂歌诀,为淮阴李小亭所编。此书将吴鞠通温病条辨所列方剂皆以七言诗编写,读后对吴氏温病三焦证治基本一目了然。从精读背熟经典到跟师抄方,临床试诊,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方能循序渐进,这也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最扎实的基本功。

  通过精读经典著作,才有能力去浏览和理解中医各家学说和著作,因为历代医学的学术观点都要引用经典著作的论述,去寻找他们理论根据,来表达他们的指导思想,由此而成就了他们学说的源流。例如《伤寒论》一书,成书于东汉,有较高的理论和临床价值,其学说研究发端于晋唐,下延于宋金,兴盛于明清,注疏百家。这就要求我们多读,多思,逐条勘析,不能以经释经,随文敷衍。先父曾指出,以清代柯琴(字韵伯)著《伤寒来苏集》为优。此书体现了柯氏精究伤寒,卓然自立的特色。叶天士说“此书别开生面”“透彻详明”,余听鸿谓其“条理明晰”,柯氏在此书提出“以方类证,以方名证,方不拘经,汇集诸论,各以类从”的方法,最适合临床应用。

  在精读中医经典中,要善于思考,多加分析。任应秋先生曾说:“一个名医的临床,关键在于思路,思路越宽,方法越多。”而拓宽思路的关键在于精读经典,博览群书,摘抄心得,遇到问题多思,在临床实践中可以进一步拓宽思维。在学习经典著作的同时,要养成多做笔记的习惯。笔记是记录学习成果最好的一种方法。随师学习中,先要将老师口述经验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既学习了老师的临床宝贵经验,又强化了自己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对经典著作的读书心得可摘要记录,这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长期下去,对临床工作必大有裨益。

  经典著作的学习,是奠定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应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临床实践再加深理解,才能获益。

博览群书 融汇新知

  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原有的理论发展中,已出现不同的学术见解,各有发挥。由于不同的师承关系,一些医家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心得,各创新说,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中医各家学说起于宋金,盛于元,四大家而后,代有传人,各承家学,续有发扬。具有代表性的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温补学派、伤寒学派等,这些学派在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促进了中医学术不断发展和充实。清·陆以湉《冷庐医话》中说:“习医生当博览群书,不得拘守一家之言,谓之尽能事也。”通过博览各家学说,撷取精华,结合临床实践,可以起到相得益彰之效。所谓:“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穷其流,则何以知后世变法之弊。”

  早年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先生、上海中医学院裘沛然和南京中医学院丁光迪先生合编《中医各家学说》,时称“北任南丁”。此书集医史学、文献学于一体,是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一部重要文献,以系统缜密的结构形式浓缩成篇。在学习中医各家著作之前,可先浏览此书,从中窥见中医药发展史中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师承与传承的脉络联系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再阅读原著,可以洞察奥旨。此外,该书对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一书以及清末民初唐容川《血证论》一书作了介绍。在20世纪70年代,王清任“瘀血论”学术观点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运用活血化瘀学说治疗脑梗塞、冠心病、中风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一直沿用至今。

  中医各家学说产生的基础是大量的临床实践,涵盖了历代医家医疗实践及其学术观点。而这种学术观点和经验的积累,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师承”关系,从而带来了学术上的“传承”延续。

  20世纪60年代上海中医学院编著的《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搜集了沪上清末民初名医丁甘仁、王仲奇、朱南山等名家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均由其后裔或门生弟子总结撰写,简明扼要,文笔流畅,内容丰富,验之临床,确有良效。常置桌前,不时翻阅,皆有心得,这种师承教育,学术上的传承和衔接,对中医传承发展有一定借鉴作用。例如该书“张氏医学经验介绍”一文介绍张骧云先生治疗伤寒热病主张以“表”和“透”为中心的辨治思路,对治疗湿温有一定的启迪作用。朱南山先生调治妇科月经病的处方经验很多来自先贤们的理论和实践。中医学术流派因理论扎实、疗效可靠而为广大病者所依赖。但是随着现代医学发展,诊断疾病手段日新月异,我们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和治疗不能抱残守缺,要广开思路,不断创新。清·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一书中指出:“吾家有习医者,务须博览群书,精求义理,勿贪一书之简易,孟浪施治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经典理论基础上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达到“尊古而不泥古,承家技而不执门户之见”。

  当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好时期,我们要掌握好这种机遇,“守正创新”牢记使命,为振兴中医药事业作贡献。(阮宗武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dj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