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

中医药院校要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

时间:2020-08-0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刘波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着力培养能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并指出要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队伍。这对发挥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建设高水平的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学院具有重要启示。中医药人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卓越表现有目共睹、令人赞赏,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人才在公共卫生事业领域的作用,值得深入思考、系统谋划。

    加快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此次疫情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短缺的不足,再次敲响了因公共卫生人才匮乏而导致基层医疗系统处置疫情不力的警钟。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19个省市驰援湖北16个地市,使得疫情迅速得到遏制,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驰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湖北省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的弊病,更不用说医疗资源更为贫乏的西部省区。今年4月以来,以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双一流”大学纷纷成立公共卫生学院,主动担负起应对疾病挑战、服务社会大众、呵护人类健康的重大使命。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中医药,在历史上曾多次成功抗击瘟疫的袭击,参与国家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从西汉到清末的两千年里,中国至少爆发过321次流行疫病,正是中医药发挥了极其突出的作用,才使得中华文明在一次又一次与瘟疫的生死对决中得以绵延数千年,这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了自己的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重要内因。伴随着中医药事业与现代大学制度接轨,中医药院校积极回应现实之需、扛起健康之责实属必然,要汲取中医药防治疫情的历史经验,在服务人类健康工作中发挥独特而显著的作用,这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大势所趋。

    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亟须直面当前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难题。目前,已有浙江、成都、甘肃、陕西、广西等省市的中医药院校成立了公共卫生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等正在加快步伐筹建公共卫生学院,充分彰显了中医药院校的担当精神。但通过分析可知,已成立的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学院的专业相对狭窄,本科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食品卫生与营养、食品质量与安全、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等方面,缺少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公共健康咨询评估等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已有的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未能凸显中医药特色,课程设置仍然沿袭西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对中医经典理论的知识传授。究其原因,一方面源于传统中医注重整体观,更加强调“全科医学”和“整合医学”,目前尚未探索出专门的中医药类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另一方面,受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影响,本科层次的公共卫生人才在市场中难以找到匹配的就业岗位,抑制了中医药高校培养专门公共卫生人才的积极性。中医药院校要明确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定位、路径和特色,方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理论扎实、技能娴熟、担纲重任的中医药公共卫生人才。

    坚持守正创新理念、中西医并重思路,是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必然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守中医之正统、创中医之新路,是中医药公共卫生人才乃至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而中西医并重就是守正创新理念的具体呈现,“守正”与“创新”这对辩证统一的词汇体现了尊重传统、面向未来的务实态度。在理念层面,要打破狭隘思维的僵局,对于人类健康而言,疗效才是硬道理,只要对人类健康有利的诊治方案、手段、药物等,都应当被尊重和推崇,中医和西医不存在孰优孰劣的分野,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都是服务于人类健康的手段,因此要加强对中医药公共卫生人才中西医并用的能力。

    综上,以中为核、引西济中、中西并重的理念应该作为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在定位层面,中医药院校要注重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充分运用中医先进理念、特色优势,在维护公共健康(未病先防)、改善公共卫生(既病防变)、服务愈后康复(瘥后防复)等方面,瞄准市场需求,优化学科设置,明晰人才培养定位,着重培养在公共卫生领域能够胜任疾病防控、健康咨询、健康评估、愈后康复、中医养生、医学科普等挑战的综合性人才。在方法层面,中医药院校公共卫生人才既要加强对中医经典文献的讲解,特别是要加强以“中医四大经典”为代表的中医典籍的研习,在本科低年级更多设置中医基础理论课,促使中医经典较早植入学生的脑海深处。加强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诊疗中的讲授,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西医理论和临床素养,还要培养他们运用现代西医方法对中医药作用机制进行解释的能力,积极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在此次疫情中,各类中医药人才奔赴一线、逆行出征,赢得了世人的普遍点赞喝彩、由衷敬佩。中医药院校要努力培养具有中医特色、中医风格、中医气派的公共卫生人才,为弘扬传统医学精粹、维护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刘波)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