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中医师,这枚抗疫勋章属于你

时间:2020-08-1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徐婧

  编者按:2020年的“中国医师节”注定值得铭记。“武汉保卫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全国各地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仍令人揪心,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仍在继续。

  在抗疫一线,是每一位中医师的精诚医术,挽救了无数死亡线上的生命;是每一位中医师的无私奉献,凝聚成一股抗击疫情的中医力量;是每一位中医师的勇担使命,勾勒出了一幅众志成城的中医群像图。

  他们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次次穿越风雨的勇气,也象征着疫情压不弯的中国脊梁。

  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致敬中医师,致敬抗疫一线最勇敢的中医人。

一副肩 担起力挽狂澜的使命

  他们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他们是奔赴武汉的先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们的肩膀担起了一个使命:发挥中医药特色,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他把胆留在了武汉,他与武汉“肝胆相照”。在武汉,他由于过度劳累胆囊炎发作,接受了微创胆囊摘除手术,术后第三天又投入工作。他“挂帅”江夏方舱医院,将其打造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方舱医院。离开武汉,72岁的他依然奔波在抗疫一线,为疫情的常态化防控布局谋篇,为完善我国公共卫生防控体系发光发热。他说:“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随着中医药的创新发展,相信在中医药深度参与的公共卫生体系防护下,我国人民健康将达到更高的水平。”8月11日,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他“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1月25日,他率领第一支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1月29日,他率领的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一病区。该病区收治的都是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这是中医首次整建制接管一个独立重症病区,开辟了中医治疗新冠肺炎重症的“示范田”。在武汉,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却仍坚持日日召开工作例会,依据患者数据分析患者病情,优化治疗方案,以确保临床疗效。他说:“大疫当前,医务人员必须冲锋在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他除夕夜逆行武汉,在湖北抗疫的65天里,没有一刻停歇;他的足迹遍布湖北武汉、鄂州、黄石等多个地市州,在社区、方舱医院、隔离点发放超过70万剂武汉抗疫方(又称“1号方”)。他牵头制定了第三版到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方案,在多家中医院参与会诊、制定治疗方案、指导科研。他首倡“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的“武昌模式”,此模式成为中医药抗疫的一个重要模式,覆盖从疾病预防、治疗到康复全链条。他说:“大疫即大考,中医人责无旁贷。”

  除了三位院士, 1月21日以来,刘清泉、张忠德、齐文升、王玉光、苗青等专家也分批抵达武汉。不断更新的中医诊疗方案,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在专家组成员的齐心奋战下,中医药抗疫硕果累累,中医药全程深度介入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临床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成为中国方案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一双手 开出救死扶伤的药方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奔赴武汉,在金银潭、雷神山、方舱医院都留下中医人救死扶伤的身影。

  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从1月25日抵达武汉到4月7日,他们在武汉战斗了整整74天。他们是第一批抵达武汉的国家中医医疗队,也是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中坚守时间最长的队伍。他们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作为先遣部队,第一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在工作流程探索等方面为后续国家中医医疗队提供了许多经验。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医疗队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取得良好效果。

  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他们由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60名精英医疗队员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城、通州两院区及东方医院40名医疗队员共同组成。他们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重症六病区联合作战。他们贯彻 “规范治疗、发挥特色”的原则, 坚持“一人一策、随证化裁”的思路。注重体质、疾病、症状“三结合”,中西医相结合,中药方剂与中医技术疗法相结合的治疗,同病不同治、同病不同方,临床效果显著。

  第三批、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他们是由来自江苏、陕西、天津、河南、湖南的医护人员组成的五支国家中医医疗队,他们奋战在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中医特色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从五个省市抽调的第三批209名医务人员抵达武汉,2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又组织来自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等五个省市的中医专家及护理人员组成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增援江夏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成为中医主导的一方临床根据地,中医队伍在这里从参谋、辅助人员升级为治疗新冠肺炎的主力部队。从中药、针灸到太极拳,医院运行26天,收治患者564人次,实现了“三个零”:病人零转重、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有效证实了中医药的救治力量。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他们由来自上海、吉林、广东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其中,上海市派出122名队员,主要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曙光医院、岳阳医院和上海市中医医院, 吉林省派出61名医疗队员,主要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市中医院、吉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辽源市中医院。广东派出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中医院派出的60名医务人员。他们接管了雷神山医院的四个病区,全面开展中西医结合救治。他们在通治方基础上,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短短10天后,中医病区就捷报频传,“喝中药、扎针灸,中医药疗效真神奇”成了每一批雷神山中医病区出院患者的同感。

一滴汗 映出平凡岗位的伟大

  长时间佩戴防护设备在脸上留下道道痕迹,厚重的防护服挡不住他们的坚定目光。他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个战场,流下了汗水、泪水,用平凡的身躯守护着人民健康。

  武汉战场上的中医师:2019年的最后一天,湖北省中医院打响不明原因肺炎防控的“第一枪”,紧急启动不明原因肺炎工作部署暨专家组培训会议,启动院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及专班工作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响应,主动作为,拉响疫情防控警报器,坚守疫情防控主阵地。全院勠力同心,齐心协力,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派出医护人员400余人次,先后整体接管和负责武汉市第五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率先进驻雷神山医院,承接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江汉大学两个“方舱医院”。1月25日,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被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征收并确定为发热病人定点医院,医院的所有中医师,积极响应,主动作战。医院在3天内完成全部病床改造,开放11个新冠肺炎专病病区、开放病床400张,承担5个区级隔离点工作和1个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工作。他们用坚守书写了“武汉奇迹”。

  舒兰战场上的中医师:5月7日,吉林省舒兰市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日新增11例。中医专家组第一时间带领专家赶赴舒兰,疫情发生后,舒兰市便积极推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倡导的“武昌模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迅速全面铺开了中医药防治工作。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派出赴武汉雷神山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援助的医护人员及医院骨干力量,前往吉林市执行医疗救治任务。通过坚持中西医结合,打出一套应对新冠肺炎的“组合拳”。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进行了一人一方的辨证中药干预,对危险人群发放了预防中药代茶饮55000份。

  绥芬河战场上的中医师:境外输入病例大量涌入绥芬河口岸,这是牡丹江市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挑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5月12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最后4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临床治愈出院,至此,409例经绥芬河口岸入境的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北京战场上的中医师:6月,北京新发地聚集性疫情突然暴发,为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全市医务人员迅速集结,进行核酸筛查检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家中医院派出医务人员支援社区核酸检测。他们在高温下与病毒赛跑,用耐心筑牢抗击疫情的防线。

  大连战场上的中医师:泛白褶皱的双手、脸上的口罩压痕以及汗湿的衣服是他们的标配,大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大连市中医医院等医院的中医师们在7月的烈日下,为群众进行核酸检测。

  新疆战场上的中医师:自7月15日新疆暴发疫情以来,多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医医院派出中医师奔赴疫情一线。酷暑天气下,他们克服高温、炎热,完成抗疫任务。目前,新疆战场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仍在继续……

一缕魂 铭刻舍生忘死的奉献

  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平凡的人在危难中挺身而出,在重压下义无反顾。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们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把热血和生命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把无尽的缅怀与思念留在了神州大地。他们牺牲在抗疫一线,精神却永存。

  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徐辉:2点迎接督导检查,3点半布置工作,4点半参加工作例会,就连回到家,徐辉还在和同事通过电话沟通工作。这是徐辉生前最后13个小时的生活轨迹。18天来,她始终保持战斗姿态,没有按时吃一顿饭,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2月7日凌晨,积劳成疾的她不幸突发疾病去世,年仅51岁。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许德甫:疫情暴发后,许德甫不愿耽误病人的病情,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医疗门诊,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经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3岁。

  安徽省东至县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凯: “让我上!”没有防护服,也没有足够的N95口罩,1月26日起,张凯没有一丝犹豫,奔赴昭潭镇、青山乡等乡镇疫情防控一线。寒冬时节,不分昼夜,他行走于泥泞的山间,入村入户开展筛查。饿了,只能将就一口泡面;累了,就在车里稍作歇息。不愿将危险带给家人,他窝在科室的值班室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3月19日,张凯永久地停下了他的脚步。在隔离点轮换休整的他,因过度劳累,猝然长逝,年仅41岁。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冯效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冯效林所在的盘龙城院区被黄陂区防控指挥部作为定点医疗机构收治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7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享年65岁。“活到老,医到老。”这是冯效林毕生的追求。他用生命践行使命,他对医学的执着追求,对病患的感同身受,对抗疫的舍生忘死,鼓舞着万千中医人勇往直前。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袁洋洋:2月27日晚,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袁洋洋在加班后返回家中。2月28日凌晨4时余,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6岁。“战病疫,救苍生!”在袁洋洋心里,这应该是他作为医者的崇高使命,是他认同的义无反顾、英勇向前的奉献精神。

一颗心 写出大爱无疆的诗篇

  在中国战“疫”取得显著成效之时,海外疫情蔓延,牵动人心。一支支医疗专家组分享中国战“疫”经验,一批批医疗救治和防疫物资空运“出海”战“疫”,一个个互联网医院为全球线上问诊,一箱箱中药免费赠饮。中国为海外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送去“防疫汤”,吃下“定心丸”。战“疫”海外,中医师列队其中,大显身手。

  中国海外抗疫中医专家组:这群“中国逆行者”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无畏和担当精神,用实际行动为国际抗疫作出贡献,受到受援国政府和民众的欢迎和真情点赞。老挝、俄罗斯、菲律宾、津巴布韦、阿塞拜疆,中医专家不仅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带到了世界各地,还将中医药文化带到了海外。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在这场全球战疫中,传承数千年中国智慧、历久弥新的中医药,正在助力各国护佑生命,给世界带来中国温暖,贡献中国力量。

(dj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