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深度

传承中医药 是中医药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时间:2020-08-26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李磊 聂海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他在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时指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作为中医药专门人才的培养者、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创新者、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中医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中医药高校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传承中医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出贡献,在对接中医药行业提出的医疗、保健、教育、科技、文化、产业、国际交流“七位一体”发展格局上发挥独特的优势,是新时代中医药高校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优秀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传承中医药的重要根基

  人才是兴业之本,一大批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医,具有中医思维、掌握中医技能的卓越中医人才的成长,才是中医药事业兴旺发展的希望所在,是传承中医的基础所在。中医药高校要培养一批矢志于中医发展,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医的卓越人才。

  一是真学中医。在专业思想上,要有现身中医学的精神,笃定虔诚的心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学习内容上,重在学习研读中医经典,并善于回归经典诞生的时空,综合当时的社会因素和人文背景,以发生学的视角理解经典诞生的原旨;在学习方法上,要着眼于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在现代的医疗活动中彰显特色,体现中医药的生命活力。

  二是真懂中医。就是要懂得中医学术发展规律,准确把握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和人文科学属性;要懂得中医的思维方式,准确把握中医学其自身独特的认识自然规律、人类生命活动、疾病防治的思维方法、认知方式和治疗办法;要懂得中医诊疗法则,准确把握中医学治疗人类疾病、保护健康最重要的是指导人的生命活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是真信中医。就是要笃信中医学有其自身的学术体系、诊疗手段,有其现实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做到信念坚定,行动自觉。事实证明,中医学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其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更多健康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更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医药,希望为世界、为人类提供中医方案、中国方案。

  四是真用中医。就是要运用中医药思维指导医疗活动,尤其在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在治未病、解难病等方面,提高中药的使用率,让使用中医中药成为每个人的医疗习惯。

创新的中医药学术研究:传承中医药的必然选择

  正确看待和评价中医药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不足与局限,厘清中医药的精华与糟粕,既不能夜郎自大,自信心“爆棚”,也不能认为中医药一无是处地掉入文化自卑、甚至文化自弃的“谷底”,通过创新的中医药学术,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中医文化,科学地解读和诠释中医文化,是传承中医药的必然选择。中医药高校要发挥自身科研优势,加强对中医药自身的认识,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是指立足中医传统,结合健康服务业的现实需求,将中医文化思维、中医药传统知识转化为现代语言、思维和传播方式;创新性发展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础上的中医思想观念的提升超越。比如,要解决现代语言环境下,中医学的学科归属问题;现代教育背景下,院校式的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问题;现代社会组织下,医院式的中医药服务方式的问题;现代生活方式下,中医保健养生理念问题等。再比如,如何用现代话语诠释和解读中医的问题。当下,在中医遭到质疑,有时会使用“以现代医学解释中医”的思路来进行“自救”,但这一思路会使中医丧失“以中医解释中医”的能力,中医成了西方学术文化视野下的中医学术理论。在这种乱了自身解释系统的解释方式下,中医回应现代医学的挑战时,会失去一定的话语权,进而导致中医学术的思维方式、论说方式丧失。

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供给:传承中医药的核心要素

  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具有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等优势,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预防、医疗需求,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正因为中医药治病救人、预防保健的作用,使其成为目前为止,唯一仍然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传统科技,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体和活标本。传承中医药,其核心是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服务,解决健康问题,让人民群众在中医药的疗效中,对中医药从认知到认可,再到喜爱,从而影响其就医习惯。一是要围绕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提供中医药服务。有专家指出,中医在发展过程中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实现科学与文化、中医学和哲学的双重统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覆盖人类生命全过程的疗效确切的医学科学。但提供确切的针对生命出生、成长、壮年、衰老等全周期,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养生康复等健康全过程的服务项目,实现从“围绕疾病转”到“围绕健康转”,并具有大众化、可及性的特点,还需要中医药高校做艰苦的工作,引领示范。二是要面向中医药服务中的关键问题联合攻关。实践证明,中医在治难病、治未病方面具有优势,在多种因素致病的老年病、慢性病和疑难杂症等方面达到了现代医学无法达到的医治效果。中医药高校要发挥自身高水平人才多、科研实力强、临床资源丰富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联合攻关,用中医药手段,一个病种一个病种去攻克,造福人民群众。三是要突出中医特色。中医药高校要坚持在回归中医本原上下功夫,为人民群众提供真正的中医药服务,杜绝“名为中医,实非中医”的虚假繁荣。如生活中,个别中医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不运用文化思维指导临床实践,因此,要突出中医文化特色,用中医思维指导中医医疗保健。

精准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传承中医药的关键环节

  随着现代医学进入中国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中,中医思想、中医思维、中医文化受到一定冲击,中医文化赖以生存的公众基础越来越薄弱。因此,加大中医药在公众中的传播,提升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是传承中医药的关键环节。中医药高校及其附属医院是中医药具有原点意义、最具实用性呈现、最具权威性的阵地与窗口,具有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作用。

  首先,中医药高校要挖掘、整理、创新中医药文化,打造中医药文化研究、展示、传播的窗口和阵地。中医药高校要通过树立文化理念,形成自身办学理念,为中医文化注入精神灵魂;通过中医药博物馆、中医文化景观等场所建设,为中医文化提供物质载体;通过开展太极拳、五禽戏等保健体育活动,出版文化书籍,丰富中医文化展示方式;通过大医大师大家引领,培育中医人物,打造中医人文标志等,不断扩大中医药高校的中医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其次,中医药高校要遵循中医药自身规律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手段上下功夫。在培育传播主体上,要实现中医从业者人人都是中医文化使者。如组织中医药专家学者开展联合攻关,提高中医服务能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中医的价值;开展基层中医药人员培训,提高中医临床能力和诊疗水平,增强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宣讲专家队伍,科学解读中医,权威指导养生保健。在传播对象上,要区分不同人群开展公众中医药素养状况与需求调查研究,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其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如开展“大手拉小手”,在中小学生中扩大中医药的认知;制作中医主题影视剧,在成年人文化娱乐市场嵌入中医题材,传播中医价值观念等,扩大中医药的公众认知,从而巩固和扩大中医药的群众基础。在传播手段上,要创新载体和方式,使用新技术、新工具,由点到面,扩大中医文化传播的覆盖面。如开放中医药高校校园文化资源,开展校园开放日、博物馆日等活动,发挥科普基地的窗口作用;组织师生深入社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讲,指导健康保健活动;建立网上中医文化传播平台,发布权威声音等。

持续的中医药国际交流互动:传承中医药的重要途径

  我国政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全球发展,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跨文化交际和跨地域交流的时空边界不断扩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医药迎来了新的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医文化面临着本土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中医与其他医学的互补性与差异性等问题。中医药高校是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基地,是推动中医药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一是建设中医海外中心,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把中医作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是西方人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中国文化传播方式。我国多所中医药高校在海外建设了中医中心、中医孔子学院等,推动了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发挥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作用。二是扩大中医药留学生规模,培养中医文化交流使者。中医在海外的传播,催生了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医的热情。中医药高校应积极适应需要,通过留学生教育或者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开展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培养中医文化使者。三是开展中医翻译等问题研究,建设跨文化的交流人才队伍,扫清交流障碍。中医文化和中华文化能否走向世界,关键在于翻译策略是否科学可行,是否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多语种跨文化交流的人才队伍。要通过攻关,建立中医术语国际翻译标准,建设一支不仅懂得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同时通晓多国语言和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中医药高校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服务的五大职能,决定了其在中医药行业中的特殊地位,具有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要解决近代以来,中医药从被质疑到被边缘化,中医文化从自信到自卑、甚至自弃的问题,重新树立中医的自信,传承好中医药,中医药高校大有作为、大有可为。这是中医药高校的职责使然,更体现了中医药高校的使命与担当。(李磊 聂海洋 长春中医药大学)

(djt)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