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中药代茶饮对于改善体质和预防疾病具有现实意义,应研究发掘整理中医代茶饮组方规律。

中药代茶饮食品化研究思路

时间:2020-09-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辛宝

  中药代茶饮简称“药茶”,其为茶剂,是将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单味或复方中草药煎煮、冲泡,随即饮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代茶饮严格遵循中医“理、法、方、药”理论原则、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体系组方选药与茶叶(或不含茶叶)合制而成,以达疾病预防、病后防复、养生保健的目的。中药代茶饮经历2000多年历史长河的洗涤,其应用范围较广,因配方精简、饮服方便、药效充分、口感甘淡等优点,易被大众接纳。

  如何在研制、应用、推广上依据国家各项食品安全与卫生法规,将中药代茶饮的食品属性进一步厘清,使其在预防保健而非治疗上发挥作用,是中药代茶饮食品化研究的重点,也是关系到今后产业能否良性健康发展,并真正对百姓健康起到作用的重要课题。现就中药代茶饮食品化的思路进行概述。

  研究发掘整理中药代茶饮组方规律推进食品化

  中药代茶饮存在问题是多数组方仅以简单的药物叠加方法,只考虑单个药物的效用,而忽略配伍,缺乏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的支持。而大量经过常年验证简便效廉、配伍精到的小方,如气虚质常用的玉屏风散(黄芪、防风、白术)本身具有开发代茶饮的潜质,却因为法规要求而无法实现食品化。

  我们的研究课题确立“疫情防治”“气虚体质”“中医药”“免疫力”“代茶饮”等核心关键词,通过文献研究探析中药代茶饮组方规律,在经验方、协定方的基础上,在不改变配伍法则及规律的基础上,调换古今名方、验方中的药食物质组成,对中药代茶饮配方食品化,结合现代食品工艺,推进中药代茶饮“经方”“验方”食品化,总结出可有效干预气虚体质的中药代茶饮方,确保中医药研究不失中医本有的理论构架,守正创新。

  验证中药代茶饮组方是否可广泛应用于偏颇体质的日常保健和临床,可以通过文献研究(如对历代中医古籍中气虚证干预的中药代茶饮方、此次疫情过程中相关各省中医药指南中预防的食疗茶方),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数据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以文献计量和专家论证为基础,研究古今基于气虚质的抗疫抗感中药代茶饮组方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手段,基于数据发掘系统,将中药代茶饮方剂以“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进行集成,实现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的研究,探析中药代茶饮组方规律,总结出可有效改善体质的中药代茶饮方,同时结合药食两用目录和传统食养经验,探索中药代茶饮食品化配方。

  研究中药代茶饮改善体质和预防疾病具有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治未病”观念备受关注,中药代茶饮产业亦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及应用支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医药被重视并应用到此次抗疫工作的常态中,这一认知已经成为共识。在中医药防治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中药代茶饮“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作用也又一次得到关注。

  笔者统计,全国合计有18个省市区先后发布了中医药防治方案,其中黑龙江、江西、湖北、河南、贵州均在官方公布的防治方案中明确推荐中药代茶饮作为预防方应用。综合前期用于预防保健的中药代茶饮方剂中发现,多数方剂以“益气固表”作为组方之法。

  中药代茶饮研究属于基于中医学说的膳食干预

  中医体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医大师王琦通过对中国人群体质的研究,归纳了中国人群代表性的九种体质,可反映机体在发病前的一种潜在趋势和对疾病的易感性,每种体质都有其对应的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心理特征、常见表现、发病倾向及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特点。

  比如气虚质,其以反复感冒、老爱出汗、说话声音低、不爱运动等为主要特征,气虚质的群体其表现与现代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诊断依据有一定近似性,这类人群具有代表性,比如通过临床多组对照研究,遴选气虚质人群,对其应用食品性代茶饮配方的量、效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以中医气虚质人群服用代茶饮后的典型偏颇临床表现改善,气虚质体质评分的前后差异,生活方式评分及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等综合评价代茶饮食品化组方的功效,有助于形成全新的量效评价体系。笔者认为,调节体质的方法中最具优势的应属中药代茶饮,因为代茶饮的重点不是简单的理法方药,而是影响生活方式,即中医膳食是通过整体的膳食健康管理及干预达到保健目标的,这一应用机制亦值得验证及深入研究。应结合现代研究方法,以营养学、行为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等学科综合研究代茶饮应用机制,从而对特定体质的中医膳食干预的研究形成范式和样板,解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辛宝单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