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

践行校训精神 铺就中医药院校文化底色

时间:2020-09-11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刘波

□ 刘波 贵州中医药大学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既反映大学的办学特色,又体现大学的历史底蕴,更蕴含大学的价值理想,还昭示大学的凝聚能力,也彰明师生的精神风貌。

•中医药院校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传播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天然使命,构建并完善中医药院校校训精神的践行体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而中医药院校的校训凝结着独特的办学理念、育人风格,是中医药院校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育人功能的文化符号。如何发挥好中医药院校校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是中医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论题。

校训的本质是大学精神的浓缩

校训在大学文化系统中具有画龙点睛作用。自古以来,我国古代书院就将一些具有教诲意义的警示语制成匾额、悬之门楣,以达到规训和化育之用。

四百多年前,无锡东林书院一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闻名海内;康熙赐“学达性天”匾额于岳麓书院以鼓励青年士子,成为一代美谈;1906年,李瑞清为两江师范学堂确立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影响深远;1923年孙中山先生手书“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后被苏州大学承袭;梁启超先生以《周易》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鼓励清华学子,后成为清华大学校训,至今名贯中西。笔者认为,这些都可视为中国大学校训的萌芽和胚胎。

校训是大学精神之所在,既反映大学的办学特色,又体现大学的历史底蕴,更蕴含大学的价值理想,还昭示大学的凝聚能力,也彰明师生的精神风貌。一所大学如果没有校训,犹同孤儿之无家,断筝之无系,段木之无本,飘萍之无根。因此,即是在炮火纷飞的时代,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依然确立校训为“刚毅坚卓”,体现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指向和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彰显了力挽九州狂澜的执着信念。

大学校训也并非一成不变,1921年东南大学建立后,经过几次改变,终成今日“止于至善”。北京师范大学从京师大学堂算起,其校训经过演变,现为众所周知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大学的校训因其构词简洁、意境深远而在大学文化系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又因大学在社会中象征着知识的殿堂、进步的灯塔,校训对社会进步和国民性格涵养也会起到潜在的指引作用。人们对一所大学的认知,常常通过脍炙人口、颂声遍野的校训获得第一印象。

就中医药院校而言,中医药院校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传播与发扬中医药文化的天然使命,构建并完善中医药院校校训精神的践行体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院校的校训特征分析

笔者通过梳理我国24所本科中医药院校校训,发现有如下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从构词法来看,中医药院校基本沿用“四词八字”之法构造校训。20所中医药院校的校训均采用“四词八字”,如:成都中医药大学“厚德、博学、静思、笃行”,江西中医药大学“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等;另有4所采用“两词四字”,如:南京中医药大学“自信、敬业”等。这种构词法显示了汉字对仗的体式之美,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也是中国大学校训普遍采用的方式。

二是从内容分析来看,强调“厚德”“博学”“创新”。根据笔者的统计(仅代表个人观点),“厚德”出现了9次(另有“崇德”“进德”各1次),“博学”出现了7次(另有“笃学”“惟学”各1次),“创新”出现了7次(另有“拓新”“惟新”各1次),在80多家中医药校训词汇中,以上三个词以及与之意思相近的词占比高达33%。这反映了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阵,注重培养学生救死扶伤、大医精诚的医德,强调博采众家、熟读经典的功底,以及创新精神对发扬传统医学的重要性。此外,“继承”“求真”“笃行”“济世”“求实”“勤奋”“精诚”等词均出现3次以上。

大学通过一代又一代师生对大学校训精神的自觉践行,反过来又重塑大学的社会形象和文化形态。因此,中医药院校应在未来充分发挥校训的作用,使校训精神真正成为各自高校的精神胎记,进而发挥校训精神在大学治理中的独特功能。

构建中医药院校校训践行体系

构建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校训精神践行体系,是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中医药院校要把富有中医药特色的校训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不断传递校训内涵,使校训成为中医药院校文化的精神底色。

一是凸显特色意识,引发精神共鸣。各中医药院校校训是结合自身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不断挖掘、提炼、抽象出能代表院校精神的标志,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学校文化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医药院校要注重凸显特色意识,引导学生理解校训,深化学生对学校历史精神的理解,引发共鸣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对中医院校的热爱,对中医事业的专注。

二是营建校训标识,传递校训内涵。古代书院的校训或悬之门楣、或刻碑释义、或立于照壁,均在书院的显赫位置,以起到警示晓谕之用。中医药院校为了发挥校训作用,也可在校园显要位置修建校训石,或将其悬置于重要场合,成为学校最别致的文化风景线,对师生的精神起到润化和教诲功用。同时,也可把校训标识融入公文笺纸、校标路牌、日历书签、毕业证书、荣誉证书等,打造独具匠心的校训文化VI(Visual Identity)系统,传递丰富的校训文化内涵。

三是融入日常规范,成为共同信仰。要发挥中医院校长在传播校训中的重要作用,在重要场合、关键节点宣传校训,使其逐渐成为师生的共同的信仰。要开展“铭校训,知校史,育爱校之情”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大学生把校训精神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培养出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中医药人才,并贯穿于学生的一生。要将校训融入中医药院校的制度体系,形成彰显校训精神的制度文化。(刘波)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