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聚焦

用标准带动和支撑三七产业发展

时间:2020-10-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黄心

  以昆明理工大学、文山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等为主要完成单位,崔秀明、黄璐琦、刘良等为主要完成人的“《中医药-三七药材》等13项标准”项目获得2020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奖三等奖。

  研究团队针对三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前、产中、产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的支持下,系统地开展了三七的道地性研究、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质量控制技术及标准体系构建等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技成果,相关研究历时20余年,建立了支撑云南三七产业发展的标准化技术体系,推动了我国三七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医药行业中标准带动和支撑产业发展的成功范例。

建立三七多层次标准体系

  三七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不仅国内广泛使用,在亚洲和欧洲国家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目前三七种植面积50万亩,市场需求2000万公斤,年综合产值500亿元,年出口量200万公斤左右,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药材大品种。

  20年前,我国三七不仅种植规模小,产值低,更由于于缺乏相关标准、给国内外市场交易带来了巨大障碍;加之栽培过程中存在种植不规范,连作障碍严重、产地加工落后等生产问题,导致产品质量与国内外消费需求有较大差距。

  研究团队主导制定了2项ISO国际标准。项目申请单位牵头制定了《中医药-三七药材》《中医药-三七种子种苗》2项ISO国际标准。《中医药-三七药材》是我国主导制定的第一个中药材国际标准,对我国中药材进入国际标准领域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三七药材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研究团队主持制定了2项国家标准。2002年研究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成为我国最早获得原产地保护的中药材品种,《文山三七》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驰名商标,提升了文山三七品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团队还主持制定了《三七质量标准》等9项目系列地方标准,率先制定了2项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及饮片标准。

  相关研究在我国中药材大品种中率先制定建立了地方、国家和国际标准体系。

  在我国最早系统地研究了三七的道地性,阐明了三七道地性成因,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文山三七》国家标准,为我国中药材道地性研究及原产地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方法途径。

提升三七生产标准化水平

  针对中药材种植中普遍存在的连作障碍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土壤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三七连作障碍的核心要素理论,为其他中药材连作障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相关技术纳入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中。

  研究团队采用原产地不同土壤生态类型区建立了长期定位试验区,考察了不同轮作年限对三七存苗的影响,提出了连作导致土壤生态失衡是影响三七连作障碍的核心要素。提出三七必须建立严格的轮作制度,才能有效保障三七产量和质量。相关技术纳入项目制定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中。

  他们较早提出并实践了规范化栽培是控制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理念。建立了GAP规范种植技术体系,支撑相关企业基地提供国家GAP认证。进行了三七的产地适宜性分析,提出了三七生态适应性区划,在此区划的基础上,按目标产量的不同,提出了将三七生产区分为商品生产区、种子种苗生产区和商品生产与种子种苗生产交混区三种类型,指导三七生产进行有序划分。

  研究团队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成功了三七专用遮荫栽培技术,经过不断的改造及推广应用,相关技术纳入项目制定的国家和地方标准中,并且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成为三七种植区的主要栽培技术。产量比传统栽培提高17%,可亩增效益2500元以上。该技术在云南产区累计推广300余万亩,实现新增产值60亿,大幅度减少了种植三七对林业资源的依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保证了三七大面种植成为可能。被国内同行专家誉为三七种植历史上革命性的突破,成为荫生药用植物栽培管理成功范例。

  他们开展了三七产地加工技术研究,建立了三七产地加工技术体系。首次全面地分析了三七中皂苷、黄酮、多糖、三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与产地、采收期、规格有关;提出了以总皂苷含量、人参三醇型皂苷与人参二醇型皂苷的含量比值可作为道地三七的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三七和栽培三七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存在、分布情况,在三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中增加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限量指标,建立了能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三七药材质量控制体系;针对三七产地加工散、乱、差的生产实际,系统开展了三七药材干燥特性、清洗工艺、切片工艺、太阳能干燥工艺等工艺技术并纳入三七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中,提升了三七产地加工的标准化水平和加工能力,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黄心)

(GJM)

凡注明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中国中医药网”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中国中医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